摘 要: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我國建筑行業進入高速建設階段。由于建筑市場的日益繁華,建筑材料也開始呈多樣性變化,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質量得以保證的前提條件,所以需要保證建筑材料的質量,做好材料的檢測與控制工作,從而使建筑的質量有所保障,使人們住的安心,也使企業能取得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文章分析了建筑材料范圍及質量檢測發展現狀,同時對建筑材料質量試驗的程度及方法進行了說明,并進一步對如何加強建筑材料的質量控制措施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建筑材料;質量檢測;質量控制
1 建筑材料范圍及質量檢測發展現狀
建筑材料按其在工程中的用途不同可分為建筑主體材料和裝修材料二種,建筑主體材料主要包括水泥和水泥制品、磚、瓦、混凝土、混凝土預制構件、切塊、墻體保溫材料、工業廢渣、摻工業廢渣的建筑材料及各種新型墻體材料等,這些材料主要為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時所用,而花崗巖、建筑陶瓷、石膏制品、吊頂材料、粉刷材料及其他新型飾面材料等則屬于建筑裝修材料,這些主要用于建筑物室內及外飾面所用。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控制工作自改革開放以來就進入了深入的改革,建立了以質量監督站為主的質量控制體制,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得以加強,但長期以來質量監督管理工作還是以人工的方式來完成,無論是填表、統計、文件處理及存放等一系列工作都是通過人工形式來完成,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勞動強度增加,同時工作效率低下,使管理工作也處于一個粗入的狀態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工程質量管理程度相繼開發和推廣,這樣檢測機構開始由純手工的工作方式開始向信息化的方式開始轉變,質量檢測檢驗管理系統的應用,不僅使檢測機構自身的檢測水平和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同時對建筑材料的檢測質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使工程材料的質量有了保障,對推動我國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 建筑材料質量試驗的程序和方法
2.1 確定檢測試驗項目
建筑施工現場需要建筑材料種類較多,所以應把好材料的進場關,對于需要進場的所有材料都需要進行檢測,材料的檢驗項目需要嚴格參照相關的標準進行,不同材料所需要進行檢測的項目也各有不同。
2.2 取樣試驗
對于材料進行檢測時需要進行取樣,取樣要嚴格按照標準來進行,相同一批材料要隨機對其不同部位取規定數量的樣品,取樣的數量、部位及取樣方法都需要嚴格按規定進行。材料進行試驗時,其數量、部位和方法都不允許出現偏差,否則將會影響到試驗的準確性,所以進行取樣時一定要選取好的樣品,保證一定的數量,同時運用科學的方法來進行取樣。
2.3 環境溫度與濕度
溫度和濕度對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響。故在標準中對材料養護、測試時的環境條件有明確的規定,只有嚴格遵守這些規定,試驗結果才具有可比性。如彈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SBS)等防水材料,其性能對環境溫度較為敏感,要求拉伸試驗時室溫須控制在23℃±2℃;如果取自同一母體的彈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SBS)樣品制成9組試件用作抗拉力(縱向)試驗,可先將9組試件平均分作3個大組,之后再按5℃為一個溫差等級分別作拉力試驗,其中1個大組試件在標準的23℃環境下試驗,另2個大組試件分別在28℃和18℃的環境下作拉力試驗,試驗過后分別計算出每一大組的3組試件抗拉強度平均值,結果發現在28℃環境下試驗的3組試件抗拉強度平均值比23℃標準溫度環境下的3組試件抗拉強度平均值低2.8%,而在18℃環境下試驗的3組試件抗拉強度平均值則比23℃標準溫度環境下的3組試件抗拉強度平均值高出3.5%。該試驗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環境溫度濕度對材料試驗的影響,因而要求試驗時必須將溫、濕度控制在規定范圍內。
2.4 試驗誤差
在試驗中許多時候由于試驗人員經驗及工作認真度等問題,會出現人為原因導致試驗結果出現誤差的可能,這主要體現在對鋼筋進行拉伸試驗時,對于需要測定伸長率的拉伸試驗,則一定需要將試件拉到斷裂時才能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但在部分試驗中有個別試驗人員只是把鋼筋拉到勁縮后即停止了,從而使試驗結果出現誤差,不符合標準規定,所以要試驗時一定要按照標準來進行,力求試驗結果的準確性,減少或是避免誤差出現。
2.5 數據處理
在進行試驗檢測時,即使是同一組試件在試驗結果上也會存在較大的離散性,從而導致試驗結果與標準存在著差異性,所以在試驗檢測時,要針對于不同材料對試驗結果數據進行取舍,每種材料的取舍方法都有明確的標準,所以在試驗中要特別注意,絕不能把數據簡單的進行相加計算。試驗結果數據有時會出現比預期的過高或過低,同一組試件中數據相差懸殊,或同一試件各項性能指標相互矛盾等異常現象,這需要認真對待,查明原因,并及時復試和復驗。
3 建筑材料的質量控制措施
3.1 材料進場前的質量控制
仔細閱讀工程設計文件、施工圖、施工合同、施工組織設計等與工程材料有關的文件,熟悉文件對材料品種、規格、型號、強度等級、生產廠家與商標等的規定和要求。
對材料信息進行充分掌握后,可以選擇優秀的供貨廠家來進行材料的選購,這樣可以充分的保證材料的質量、價格及供貨的及時性,對于提高工程的質量,控制工程的造價成本具有積極的意義。
3.2 材料進場的質量控制
對于需要進場的材料,應對其進行詳細檢查,確認其品種、型號、規格、強度及生產廠家等多方面的信息,同時與所要求的材料要進行相互比對,看其是否相互符合。看其需要進場的產器在生產編號、型號、規格、生產日期與其產品質量證明書是否相符,發現標識標注不清的材料可以要求廠家退貨或是進行重抽檢。對于進入現場的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和構件、配件等都需要有詳細的質量保證材料,同時合格證上要標明日期、批次和公章。
3.3 材料進場后的質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所有材料,在進入現場之前都需要進行提前檢測,檢測合格后才能進入施工現場。現場存放的所有成品和半成品材料都需要與工程所提交的材料無論在規格、型號、品種還是編號上都要嚴格保持一致,不能存放與工程無關的材料。同時在存放時必須分門別類的進行堆放,不能混雜在一起,還要有專人進行管理,以方便于使用和進行質量追蹤。
4 結束語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工程的質量。目前建筑材料市場魚龍混雜,存在著大量的偽劣產品,這些偽劣材料一旦被用到建筑工程上,則會導致質量事故的發生,對人民群眾的財產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所以加強對建筑材料質量的檢測和控制,嚴把進場驗收關,做好材料的選用、使用及存放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閆高峰.山西省工程質量檢測管理和今后發展方向探討[J].山西建筑,2010,36(10):214-215.
[2]何劍平.建筑材料質量控制的難點與對策[J].中國建材科技,2005(6).
[3]齊永順,張巖俊,魏顯峰.淺談建筑工程中材料質量的監理控制[J].房材與應用,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