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是按照一定的種植和養殖標準組織生產和管理的一種形式,對產品是否達到相關質量標準進行要求,同時對周邊的農業生產起到示范和帶動的作用。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在進行建設的時候也是有不同的等級的,等級上的不同,監督的主體就不同。進行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是非常有意義的,同時對農業的生產發展也是有很大的影響。要建設農業標準化示范區也是要滿足一些基本條件的,同時在建設的時候也是有一些基本的做法。
關鍵詞: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意義;形式
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對農業標準化是有一定的依賴,農業標準化是其基礎性工作。農業的標準化對農業的市場化、產業化、集約化和現代化發展都是有很重要的意義的。農業標準化生產將農業生產中的各個環節都進行了標準化體系的建立,同時在實施的時候也要按照各個環節的標準體系來進行,農業標準化將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進行了約束,同時在農業生產中將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應用,在科學技術發展成熟以后在進行推廣,這樣對于提高農業生產力效果是十分明顯的。農業生產中生產力水平得到提高,相應的也會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同時也會使農業在社會和生態效益上得到保證。使農業生產逐漸向高產、優質、高效的目標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改革,使農村的生產組織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原來的集體形式轉變到現在的農民自主種植的模式。農民在自主進行種植的時候,對農業技術的需求更高,為了更好的指導農民的生產,進行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可以更好的保證農民在生產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能使國家的農業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1 開展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重要意義
1.1 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開展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需要統一的組織,同時需要政府協調好各個部門,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在進行示范區建設的時候要選擇有利的地區,對地區的條件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在產品選擇上可以使一種產品也可以是一類產品。進行產品的種植要以市場作為導向,同時要保證種植出來的產品在以后的銷售效果。產品在選擇時一定要對潛在的市場進行調查,這樣才能更好的對農產品進行綜合化的管理,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1.2 提高農產品質量
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農產品在量上出現的供大于求的情況,這樣對于更好的保證農民的經濟效益是有著很大的影響。為了更好的發展農村經濟,同時促進農業的發展,可以提高農產品的質量,這樣可以實現農產品從量的增加向質的提高轉變。近年來,農民為了在產量方面得到提高,在農業生產中使用了大量的農藥和化肥,農藥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使農民的產量得到了提高,但是對農業生態環境質量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農產品中農藥和重金屬有害物質的殘留,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危害是非常大的,這樣也使得農產品在銷售方面出現了問題。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農產品的出口貿易也在增多,但是,由于農產品生產中使用了大量的農藥,導致很多的農產品購買合同被終止,甚至出現了索賠的情況。農產品的產量在不斷的增大的情況下,銷售效果是非常差的,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對身體健康情況越來越重視,同時對環境保護問題也越來越重視,為了更好地發展我國的農業,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是唯一的解決途徑,這不但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我國的農業,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我國的經濟,提高農產品的出口創匯能力。
2 示范區建立的基本條件
示范區所在地的政府要重視農業發展,同時也要重視農村經濟的發展,對農業標準化要有很高的認識,這樣進行示范區建設的時候才能更好的保證建設工作可以順利的進行。在對示范區進行建設的時候要有規劃,同時要有具體的目標,在相應的措施方面也要準備充分。示范區在進行建設的時候可以選擇一種農產品或者是一類農產品進行種植,在進行種植的時候要滿足專業化生產和規模化生產的要求,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綜合化的管理,示范區在建設中,要大力推廣農業科學技術。并與當地政府實施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農業科技園區、林業工程等有關項目結合。大力加強出口創匯優勢特色農產品的示范區建設。示范區建設以行政縣、農業企業或生產基地為單位。示范區應選擇在當地有代表性、區域性產業化優勢明顯、預期可取得重大經濟效益、科技含量高的示范項目區;示范區區域明確,并具有一定的生產規模。示范區農產品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序高,示范區應建立完善的農業標準體系、農業標準化信息服務體系和農業標準化技術推廣體系。示范區應有較好的農業標準化工作基礎,有專門機構和人員,有較強的科技推廣隊伍。
3 農業標準化建設面臨的形勢和主要任務
3.1 加快完善建設三個體系
一是建立農業標準體系。把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納入標準化管理軌道,逐步形成與國際接軌的國家農業標準化體系;二是建立農業監測體系,形成較為完善的農業生產資料、農副產品和農業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監測網安全質量絡;三是建立農產品質量評價體系。通過制訂和完善質量認證標準和產品評價標準,實施農業品牌戰略,扶持和培育優質農產品,創評出一批品質好、規模大、效益高的名牌農產品,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3.2 大力推廣農業標準化工作
要繼續推進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把農業產業化發展建立在科技創新和標準化管理的基礎之上,使農業生產向著安全、高效、優質、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
4 發展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生產的基本做法
4.1 建立健全農業標準化組織機構
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是一項具有示范性、公益性的工作,在創建過程中,依托優勢農產品主產區和農業大縣,以縣市為單位,緊緊依靠地方政府,發揮農業部門的作用,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科學規劃,增強推動基地建設的合力,并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導向、農戶投入為主體、龍頭企業投入為補充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4.2 實施龍頭企業與基地建設緊密對接
龍頭企業在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中發揮著主導帶動作用。實施示范區建設與龍頭企業緊密對接,有利于產加銷緊密結合,延長農業產業鏈條,強化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民增收。
4.3 以綜合保障體系建設推動基地建設
創建示范區建設,在操作層面,要建立健全和有效運行7個體系包括,以落實縣鄉村目標責任制為保障的組織管理體系;以實施標準化生產和質量可追溯制度為基礎的生產管理體系;以市場準入和監督檢查為手段的投入品管理體系;以農技推廣和農戶培訓為主要內容的技術服務體系;以綜合治理為方式的基礎設施和環境保護體系;以“品牌+公司+基地+農戶”為模式的產業化經營體系;以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質量、包裝標識為重點的監測監管體系。
5 結束語
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是為了更好的促進農業的發展,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發展農業科學技術。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在進行建設的時候可以對農業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都進行要求,同時為其他地區的種植提供依據,標準化示范區在進行建設的時候采用都是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這樣科學技術在應用成熟以后對農業的影響將是非常巨大的。同時,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就是為了更好地進行農業生產的帶頭作用,改善農業生產的現況。
參考文獻
[1]劍良,向軍.加快實施農業標準化[J].江蘇農村經濟,2001.
[2]趙常祥.應對入世挑戰 大力發展標準化農業[J].發展論壇,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