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統籌供電企業人力、技術、裝備資源,有效利用社會資源,實施輸、變、配電專業一體化管理,全面深化狀態檢修,實現資源集約化、組織扁平化、業務專業化、管理精益化,已成為電網發展的必由之路。推行輸、變、配電專業一體化管理可全面提升生產效率、效益,顯著提高供電可靠性,實現資源集約化、組織扁平化、業務專業化、管理精益化并實現“1+1+1>3”的管理效果。
關鍵詞:供電企業;運維一體化;管理
1 供電企業輸、變、配電運維一體化管理提出的背景
1.1 原有管理模式難以適應電網發展要求
輸、變、配電管理模式直接關系到電力企業安全生產、效率質量和員工隊伍和諧穩定。進入“十二五”后,在電網規模飛速發展和生產精益化管理的宏觀形勢下,供電企業延用多年的營配分離、輸配電管理分開、變電運檢分離的管理模式模式逐漸暴露出不適應電網發展和生產精益化管理需求的弊端。
1.2 輸、變、配電運維一體化管理是三集五大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當前三集五大的大背景之下,統籌電力企業人力、技術、裝備資源,有效利用社會資源,實施輸、變、配電運維一體化管理,全面深化狀態檢修,實現資源集約化、組織扁平化、業務專業化、管理精益化,已成為公司發展和電網發展的必由之路。
1.3 SG186系統上線提供了強有力的后臺
PMS系統和GIS系統的上線為輸、變、配電運維一體化管理提供了平臺,進一步優化輸、變、配電相關業務流程,整合相關性銷功能,可實現各類圖層的精細展現及設備點的精確定位、控制和拓撲分析、潮流計算、理論線損精確計算、智能巡檢定位跟蹤、車輛搶修管理等功能,增強對電網設備的資產管理、運行管理和監管能力,提高供電可靠性和電能質量,縮短搶修時間,提高服務滿意度,更好滿足用電客戶對電網“安全、可靠、優質、高效、經濟運行”的現代化要求,這些都為輸、變、配電運維一體化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為輸、變、配電運維一體化的全面展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 供電企業輸、變、配電運維一體化管理的內涵
所謂輸、變、配電運維一體化管理是指電力系統中輸、變、配電實行專業化檢修和運維一體化相結合的生產工作組織模式,即整合輸、變、配電現場操作、設備巡視、運行類維護及維護類檢修業務重組整體。
供電企業輸、變、配電運維一體化管理的內涵就是以強化輸、變、配電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提高供電可靠性為主線,以生產精益化為重點,以技術管理創新為支撐,精簡規范組織架構,創新生產管理方式,優化調整業務流程,統籌配置生產資源,做強、做精核心輸、變、配電運檢業務,積極拓展外包檢修業務,實現輸、變、配電設備運行和檢修“雙向融合”構建集約化、扁平化、專業化的輸、變、配電運維一體化體系。
3 供電企業輸、變、配電運維一體化管理的做法
3.1 建立輸、變、配電運維一體化管理模型
以高科技為支撐,深入開發和應用SG186系統,建立完整、成熟的電網模型,包括輸電、變電、配電設備,提供對輸、變、配電一次、二次設備和相關設備附件的統一管理。電網模型的設計支持對物理設備生命周期的管理和對電網功能位置點的生命周期的管理要求,以電網設備管理為核心,同時涵蓋生產運行中輸電、變電、配電設備臺賬維護、缺陷管理、兩票應用等各項工作。覆蓋供電企業各級單位,實現輸電、變電、配電等全過程的生產管理業務應用,全面提升電網生產運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為生產指揮提供決策支持。
3.2 人盡其才,實施運維一體化管理
著眼于解決當前管理困境和提升輸、變、配電運維一體化管理質量,深入剖析以往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充分調研現有人員隊伍結構和工作承載力,總結提煉出以提升輸、變、配電運維管理質量、作業執行能力和隊伍凝聚力為目標的運維一體化管理模式,實現輸、變、配電運維業務及人員的優化整合,進而通過管理模式嬗變提高專業管理質量和隊伍凝聚力。抓好專業技術及安全管理,主動適應電網裝備技術進步,積極開展前沿知識培訓,在各相關專業內部打造一批技術領軍人才、培養一批操作技術能手、形成一個具有較強戰斗力的團隊,實現所有輸、變、配電運維人員均能在工作中獨擋一面,均能正確處置電網異常狀況。著力營造一個安全、和諧、溫暖的氛圍,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中青年員工挑大梁,老職工當好參謀、做好助手,上下同欲,形成一個相互關愛、同謀發展、積極向上,具有廣泛感染力的專業工作環境。
3.3 加強超前管控,實現檢修專業化
全面深化狀態檢修,建立按電壓等級、按輸、變、配電設備類型由各專業承擔電網設備運維檢修任務的生產體系,實現資源集約化、組織扁平化、業務專業化、管理精益化。
抓好設備管理,將原來的搶修處理轉變為設備超前管理。加大設備管理力度,降低設備故障率,減少設備搶修次數,降低安全風險。通過季度、月度的設備安全隱患排查匯總情況查找設備薄弱環節,按照輕重緩急,根據缺陷、隱患分類制定整改措施,對由于設備老化、裝置性違章等原因引起的暫時無法解決的隱患,納入年度大修技改儲備項目。
3.4 狠抓現場管理,開展輸、變、配電現場標準化作業
開展現場標準化作業,突出對作業現場的全過程、全方位管理和控制,加強監督考核和培訓,確保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穩步提高。一是提高了計劃剛性管理水平。實行標準化作業,工作前要完成作業風險分析及控制表、作業指導書(卡)的編制,突出作業前期計劃和準備,確保了現場作業的有序進行。同時,加強計劃的綜合平衡管理,提高了臨時工作、計劃工作變更的審批門檻,杜絕工作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有效控制了非計劃停電;提高人員業務素質。現場標準化作業指導書集安全管理、技術參數、檢修工藝等于一體,起到了工具書的作用同時加強對重要設備的專業巡視和帶電檢測、在線監測;科學制定生產計劃,合理安排工作任務,盡可能減少現場的檢修工作,對部分確需開展的現場工作,做好前期準備,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執行,確保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到位,嚴格控制現場作業關鍵環節,嚴格進行作業危險點預控。
3.5 開展聯合巡檢,縮短由“巡”到“檢”的周期
樹立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將隱患、缺陷消失在萌芽狀態,若有缺陷,不需要停電的缺陷力爭第一時間現場直接處理,部分需要停電的缺陷根據其性質分類,緊急缺陷通過電力調控中心調整運行方式,當場辦理停電手續進行消缺,普通缺陷結合春秋檢計劃、大修技改工程等或者辦理正常的停電手續進行消缺。根據需要對極端天氣、高(中)考保電、節假日保電、迎峰度夏等特殊時期聯合巡檢計劃;相關專業按所轄設備進行聯合巡檢;對發現的缺陷分類,按照缺陷性質分類進行消缺,最后再組織驗收。通過聯合巡檢,進一步縮減了由 “巡”到“檢”的環節和周期,提高了生產效率、效益,實現了管理環節的簡化,同時提高了供電可靠性。
3.6 加強安全教育,強化技能培訓
加強教育,抓好轉崗人員安全、技術培訓,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輸、變、配電相關員工提高安全意識、樹立大局觀念。結合崗位工作,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要求,組織員工集中精力學習掌握安全規程和管理制度,進一步提高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對崗位和專業變動的員工,上崗前重新組織《安規》考試,重點抓好工作負責人、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許可人“三種人”及新入職員工的《安規》考試,確保培訓覆蓋率100%、考試合格率100%,考試不合格者一律不準上崗。強化技能培訓,規范各專業人員的安全行為,進一步提高員工安全風險辨識防范能力和自我防護意識,防止違章作業,防范安全事故。
4 供電企業輸、變、配電運維一體化管理的實施效果
4.1 社會效益
過實行輸、變、配電運維一體化管理,進一步落實、提高了設備精益化管理水平,提高了供電優質服務水平,推行實行輸、變、配電一體化運維管理、聯合巡檢和現場標準化作業,使檢修施工按計劃完成,確保檢修質量,縮短停電時間,延長檢修周期,提高了供電可靠性,同時保持了安全生產的良好局面,為地方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可靠保障,提高了公司的優質服務水平,在客戶中樹立了良好的公司形象。
4.2 經濟效益
實現了“1+1+1>3”即與原輸、變、配電運維管理相互分離的管理模式相比,新模式實現了輸、變、配電設備運維檢修、搶修時間最短化、效率最高化、成本的最小化,統籌配置了人力和生產資源,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運維成本,實現了資源的集約化,解決了公司生產派車困擾,原本需要派兩到三次輛車的任務現在有機會一次性完成,節約了成本,合理利用了資源實現了人、財、物的有效統一,顯著提高了用工效率,杜絕了客戶不必要停電,縮短了停電檢修時間,每年年大約增供電量300萬kWh;每年節約用車大約380車次,僅此一項每節約運維成本76000元左右。
4.3 管理效益
推行輸、變、配電運維一體化管理,可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大檢修”體系建設的各項成果,為狀態檢修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有助于實現輸、變、配電專業資源集約化、組織扁平化、業務專業化、管理精益化。實施一體化管理進一步理順了工作流程,積極做到每個環節有人負責,量化、細化、標準化輸、變、配電檢修各環節,每項工作嚴格按照工作標準化要求操作實現了人員、設備、環境和管理的有機結合;規范了檢修現場標準化管理水平,確保輸、變、配電作業全過程的安全和質量處于“可控、能控、在控”狀態,有力地確保了電網的安全穩定可靠運行。
參考文獻
[1]張彩友,丁一岷,馮華.關于開展變電設備運維一體化的認識與思考[J].浙江電力,2011,(03).
[2]鮑景寬,時殿軍,王月景.供電企業檢修作業卓越化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1).
作者簡介:江興(1968,10-),國網山東聊城供電公司基建部從事技術經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