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重點內容是對部門預算進行改革,在預算體系中,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重要的組成部分。部門預算改革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的,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才能找到更好地解決措施,促使行政事業單位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部門預算;行政事業;會計核算
行政事業單位在不斷發展過程中要進行改革,現行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核算方法要求對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內容進行改革,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獲得更好的發展。在進行部門預算改革的時候會遇到很多的問題,要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才能更好的促進部門預算和會計核算相協調,保證部門預算改革能夠順利進行。
1 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會計核算辦法不明確
為了更好的推行部門預算,財政部發布了相關法規,要求事業單位對支出核算內容進行修改,在事業支出科目下要設置二級明細科目,并且在二級明細科目下要設三級明細科目,這樣在進行核算的時候能夠更好了解企業的經營活動內容。在進行核算的時候,基本支出科目只要對事業單位在正常的運轉和日常工作中所發生的支出,項目支出是對特定的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財政部在發布相關的法規的時候只要針對的是事業單位,在實際的工作中,行政單位在核算明細科目方面也是要進行重新劃分的。在對支出項目進行明細科目設置的時候出現了不符合實際的情況,這樣在進行會計核算的時候方法不明確的問題。
1.2 項目支出的核算規定與會計制度的規定有沖突
行政事業單位在出現項目支出的時候應該使用使用支出或者是經費支出科目來進行核算,這樣是為了更好地體現預算單位在支出方面的特殊性,進行這樣的操作是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的撥出轉款科目在核算內容上是非常相近的,同時,也和行政單位的會計制度中的經費支出和撥出經費科目下的專項支出在核算內容方面是非常類似的。在進行核算的時候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的,既然設置了新的核算科目,對于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以前的核算科目是否要進行保留就成為了要先進行解決的問題。將其他科目下的二級科目進行取消,這樣在進行核算的時候是否會出現很多的問題,都是要進行解決的。
1.3 財政困難地區存在的問題
在對經常性專項支出要劃分為基本支出還是項目支出的范圍是一個在以前很難進行劃分的問題,但是,根據新的規定,已經將原來屬于基本支出的經常性專項支出劃分為了項目支出。但是在一些財政比較貧困的地區,在進行核算的時候還是會將經常性專項業務支出計入基本支出范圍,進行這樣操作的原因主要是以內這些地區的行政事業單位在日常公用經費預算定額標準是比較低的,出現了不能滿足預算單位正常需要的情況,同時,相關的部門是允許預算單位用預算安排的經常性專項業務支出結余部分來彌補日常公用經費出現不足的情況的。在進行會計核算的時候,如果將經常性專項業務支出劃分到項目支出范圍內,那么是不能進行費用調整的。
財政貧困的地區經常會出現過多債務的問題,通常存在的歷史遺留問題也是債務金額數量過大的問題。為了更好的保證社會穩定發展,在進行部門預算的時候,要將部分資金用于償還債務,在進行核算的時候將其劃分到項目支出的范圍內,對于部分已經入賬但是沒有進行還清的債務,這部分支出如果在歸入項目支出中進行核算,就會導致充分記賬的情況出現。
在財政困難的地區,經費會出現比較緊張的情況,這樣就會導致預算單位出現金額不等的歷年欠外單位日常公用經費的情況,這種問題主要體現在預收代管費的中小學中,慢慢就會出現隱性負債的情況。在進行報銷的時候也是會出現一定的問題的,在報銷不是本預算年度的日常公用經費時,在進行處理時候如果將其作為本年度的支出,就會和部門預算原則出現一定的沖突,如果將其計入下個年度的基本支出,又不能更好的體現權責發生制原則,這樣就會導致下個年度的預算出現超支的情況。
在進行預算制定的時候,經常會出現預算下達時間過完的問題,出現這樣的問題,會導致財政收支出現矛盾,同時也是使部門預算在編制和審核方面出現過程比較復雜的情況。在進行預算年度目標制定的時候,存在著正式預算下達時間過晚的問題,同時在進行預算制定的時候經常會出現沒有參照的情況。這樣就會導致正式下達部門預算的時候出現支出不一致的情況。在正式預算下達以后,部門還要對這期間的支出情況進行整理,然后對其你進行分類,在分類完成以后還要對部門預算的口徑進行賬務調整,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是會對部門預算帶來一定的影響的,部門預算和會計核算在口徑上出現不一致的情況,也會導致行政事業單位在管理上出現一些問題。
2 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改革與會計核算協調的建議
2.1 部門預算分類口徑與具體會計核算辦法的協調
在進行部門預算的時候要對基本支出分類和科目設置進行調整,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部門預算和會計核算在口徑上是一致的,在進行更改的時候,也要對相關的明細科目進行調整,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口徑一致。
將行政事業單位的基本建設財務收支納入行政事業單位經費會計賬統一核算。實行部門預算后,對基本建設與事業或行政經費的會計核算設置兩套賬進行單獨核算不符合預算管理的要求,而且將預算單位的基本建設撥款和自籌基建款分別核算也不利于資金的統籌安排。同時,編制兩套會計報表也不能完整地反映部門預算執行和資金使用情況。在現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中增設以下科目對基本建設收支進行核算:一是設置資產類科目“在建工程”,核算單位進行基本建設發生的實際支出;二是設置收入類科目“撥入基建款”,核算單位收到財政撥入的基建專款;三是在支出類科目中把“結轉自籌基建”改為“基本建設支出”,核算年度內完成的基建項目的全部支出;四是增設凈資產類科目“基建結余”;五是在會計報表中增設基建投資明細表,詳細反映預算單位基本建設收支情況。
2.2 其他問題與具體會計核算辦法的協調
經常性轉項業務支出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歸類,原則上歸入項目支出范圍,同時也允許根據實際情況將其歸入基本支出范圍。對于解除的已納入會計賬戶內核算的債務,仍然按照原核算口徑進行核算在對部門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時,提取相關數據進行統計。由于現行預算會計實行的是收付實現制,預算單位報銷以前年度的日常公用經費時,仍然將其計入預算年度的基本支出。同時“寅吃卯糧”形成的隱性負債屬于預算單位債務范疇,必須對其進行嚴格監控。下達部門預算時間與預算年度開始時間的協調。在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切實建立部門預算的標準周期預算編制制度,盡可能做到在預算年度開始時就正式下達部門預算,以確保預算的嚴格執行同時減少會計核算的賬務調整。部門預算執行情況分析表與會計信息的協調。在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報表中增加部門預算執行情況分析表,該表以部門預算下達的具體項目和數據為參照,根據會計核算資料填列實際執行數據,實行電算化的單位在會計報表系統中設置自動取數功能,未實行電算化的單位仍然采用手工操作進行對比,對差異較大的項目進行分析說明。該表同其他會計信息資料一起定期向單位負責人和政府有關部門報送。
3 結束語
部門預算進行改革能夠使其更好的和會計核算相結合,這樣能夠更好地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在以后的發展中獲得更好地成績,同時也能更好的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