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電力工程建設中,進行政策處理就是以對外聯絡的方式,通過協調的方式,或者采用必要的經濟手段獲得政策性的補償。政策處理是否到位,關乎到電力工程建設的質量和進度,所以在操作中要掌握好“度”。文章針對電力工程建設中的國家政策應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電力工程項目;工程建設;國家政策
近些年來,國民經濟發展迅速,電力工程建設不斷擴大,工期之緊迫,工作質量要求之高,已經給電力工程項目建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在進行工程項目建設當中,要涉及到各種與工程項目建設存在著必要聯系的部門,工程項目需要土地的審批與規劃,對于城市建設的影響以及通信、環境保護等等,都需要經過各個相關部門的審批才能夠使工程順利進行。那么,是否能夠良好地應用國家政策來完善工程計劃,對于提高工程進度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說,從國家政策的應用效果,就可以衡量電力工程建設項目開展狀況。
1 電力工程建設受阻因素
1.1 地方保護意識日漸加強
電力工程建設在線路通道的選擇上出現困難,主要是受到地方保護意識的影響。在1999年實施的《土地管理法》中,對于耕地保護具有明確的規定,其中要求對于我國的每一寸土地都要格外珍惜,并合理開發利用。經過了10多年的發展,耕地保護制度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諸多的益處。然而土地作為一項生產要素,也應該參與到市場競爭中來,合理規劃、合理利用,而不是一味地保護并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在耕地保護政策的影響下,地方部門以及本地居民以種種理由而提出補償要求,小到占用土地,妨礙交通,達到制約地區經濟發展,各種審批都成為了一道門檻,從而對于電力工程建設的順利完成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一些大型的電力工程建設由于占地面積大,工期長,就不得不遵循地方的要求,不斷地更改工程設計。在電力工程建設中,線路通道選擇困難已經成為了施工中的普遍現象。以工程占地面積大為理由,地方會提出工程影響到土地耕作等等理由,以獲得經濟經濟上的補償。基于各種地方原因,使得電力工程建設屢次擱置,不但使工程造價提高了,而且還影響到了經濟發展。
1.2 環境保護意識增強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漸提高,相應地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居住環境被廣為關注。電力工程建設由于建筑物的跨越比較大,尤其是架空線路,使居住地的人們對于電力工程產生了排斥心理。因此,在線路工程的設計之前,要進行實地勘探,盡量避免跨越居民房或者是人群聚居地。即便是如此,地區居民也會以架空線路會產生電磁波,危害到人體為理由要求有所經濟補償。電力工程線路的布設主要是為了解決當地用電難的問題,特別是偏遠地區,要架設這樣的線路跨越民房或者是建筑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往往會因為居民或者是當地有關部門的阻攔,將原本10~20km長的線路,就會因此而不斷地延長,而且會為本地區的居民供電帶來一定的影響。
1.3 涉及山區林業的時候,審批手續辦理過于繁瑣
電力工程建設所在地理位置多為山區林地。從地區經濟角度來講,這里的山地、林業、農耕都是經濟發展的主要渠道。如果這類區域中進行電力工程建設,就必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地區經濟。特別是架空線路,其所經過的路徑都要將妨礙線路延伸的樹木砍伐、修剪,給工程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另外,國家《森林法》中對于電力線路通過山林就有明確的規定,需要通過審批之后,才可以施工,并且不可以影響到地方經濟。但是,電力工程建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就很容易因為操作不當而與當地有關部門產生矛盾。比如,在線路越過林木上空的時候,為了保證線路安全,需要砍伐一些樹木,這就需要辦理林木砍伐許可證。如果此時因沒有履行程序而誤將國家保護的樹種砍伐,就會觸犯法律。
2 電力工程建設的政策處理
土地是受到國家保護的稀缺資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逐漸增強,使電力工程施工建設面臨著挑戰。隨著《物權法》的出臺,其中對于無權和相鄰權都有明確的規定,這對于電力工程建設來講,意味著政策補償費用大幅度提升。處理好工程施工與政策處理之間的矛盾,成為了亟待決絕的問題。
2.1 強化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宣傳力度
電力工程建設過程中,環節復雜,涉及到各部門、各單位以及區域限制條件等等,會形成多重的矛盾關系。要使電力工程建設順利進行,就要處理好相互之間的矛盾關系,尤其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只有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才能保證工程建設順利進行。當有制約施工項目的問題出現的時候,針對實際情況,要合理地進行政治思想工作,與政府部門之間協調配合。當有問題出現的時候,要能夠做出準確的判斷,以宏觀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做到循序漸進,將妨礙工程建設的問題消滅在萌芽中。在與有關政府進行合作的時候,要針對當前,著眼于長遠,用高瞻遠矚的眼光來客觀地處理問題。在遵循大方向的前提條件下,積極參與,配合引導。在對外聯絡的過程中,要以相互尊重的心態進行政策處理工作。針對與地方部門以及與群眾之間所產生的矛盾沖突,要在政府的統一協調下,大力宣傳電力建設的重要性,特別是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從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有序展開,使人民群眾了解到電力工程建設的重要性。
2.2 強化電力工程施工隊伍建設,注重人才培養
提高電力工程施工隊伍的人員素質,是做好施工政策處理工作的重點。要定期地對施工隊伍進行專業技術和專業素質培訓,培養一批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必要的時候,可以采取激勵機制,將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以充分地發揮工程建設人員的主觀能動性。
2.3 制定合理的補償標準
在電力工程建設過程中,對于當地的環境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那么,給予必要的補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補償標準沒有確立下來,并且沒有建立起科學合理的逐級管理模式,導致工程開工之后,出現混亂不堪的局面。施工單位在開工之前,要做好實地調查工作,比如線路所要進過的地域特點、鄉村名稱,包括桿塔所處位置是否已經妨礙了當地民的正常生活等等,都要明確記錄,并且羅列出清單,這樣,就可以提前做好工作,避免工程施工了因所引起矛盾糾紛而影響工程進度。政策處理的補償費用要靈活多樣,避免單一化。根據工程的實際需要,制定出合理的補償計劃,以便于執行的時候有規可循。
2.4 政府要高度重視電力工程建設
對于電力工程建設,鑒于其具有跨地域的特殊性,就需要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給予配合。與此同時,有關的法律法規要逐步地完善,特別是補償標準問題,要在遵循有關規定前提條件下,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不斷地定期修訂。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電力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工程浩大,工期長,會對于工程周圍的環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對于所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都要采用政策處理的方式來解決。政策處理的效果與工程是否能夠順利進行息息相關。那么,針對矛盾就需要做好協調工作,調整好各方面之間的關系,以利于和諧社會建設。
參考文獻
[1]胡禮軍.農村電網建設政策處理工作探討[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7).
[2]張家勇.建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的行政補償法律制度研究[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