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一些大型的紙面石膏板的生產過程中,板材的翻轉和合片機構是兩個非常重要的設備。文章簡單介紹了中國紙面石膏板生產過程中使用很普遍的機械翻轉和合片設備,具體介紹了每個裝置的結構特點和結構形式。
關鍵詞:板材翻轉;合片機構;紙面石膏板
紙面石膏板具有環保、質量輕和功能繁多的優勢而被廣泛應用在民用建筑和商業建筑中,現在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普遍和重要的裝飾材料。現在國內的紙面石膏板生產產業正在蓬勃發展,生產線的速度也在不斷的提升,而且許多重要設備的設計思想正在不斷的更新,本文將結合以下三點內容為大家分析介紹板材翻轉和合片結構的不同方式。
1 轉籠式的應用
這種結構是參考木工的板材翻轉技術設計而成的一種技術,現在應用在鄭州某個石膏板的
生產線中,這個結構如下圖所示。
轉籠式翻轉設備實現了360°的連續翻轉工作,并且分成6組翻轉叉,每個小組進入一組板材的時候,翻轉設備就會停留在60°的位置等候材料的進入。因為轉籠翻轉設備工作過程省去了“翻板到接板”的重復工作步驟,所以生產的動作相對很簡單,而且工作的幅度很小,但是穩定性能非常高。板材翻轉之后,2組材料的翻轉距離控制的也非常到位,很好的保護了濕板。轉籠式翻轉設備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驅動裝置選用了交流伺服減速電機,充分發揮了交流伺服電機的過載能力強、控制精度準確、低速運轉穩定和反映時間快等幾大優點。這樣的設備機構配置非常簡單,中心轉軸和減速電機相互連接,打破了傳統濕板的翻轉形式,節約了橫向輸送的空間。但是轉籠式翻轉結構對板材進入的位置要求非常高,要不然接近轉籠翻轉中心的板材邊緣部分很容易破損。
2 翻板臂和接板臂組合形式
這種形式的翻轉設備應用是最為廣泛的一種。結構如圖所示:
翻轉臂可以看成是以三個固定點為支撐基礎,構成的兩個四連桿結構套,接板臂的工作性質和翻板臂相同。兩個臂都是通過連桿的長度,在AB和OA之間形成一條直線,并且OB的距離最長的時候,翻板臂和接板臂的實際翻轉角度和板材進入的水平面形成一個鈍角和銳角,濕板會自由落在接板臂上,經過這樣的工作過程實現板材的翻轉。與此同時,目前國內的所有生產線中,三控成品板的合片裝置也是采用的這個形式。這個設備結構的主要特點是:翻板臂和接板臂在下降和上升的過程中,會進行一個變速的運動過程,板材的翻轉回落和交接的速度變化非常穩定,可以非常好的保護板材的質量。但是對于翻板臂和接板臂的節奏配合程度要求很高。除此之外,這個結構的零部件數量很多,所以在絞接點的磨損程度會非常頻繁,在使用的時候設備維護的費用和工作量會很巨大。
3 彎鉤式
這種翻轉形式主要用在成品板的合片當中,代替了上述第二種“翻板臂到接板臂”的組合形式結構。主要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
這種結構形式的工作原理是非常典型的“曲柄-滑塊”的結構模式。滑塊處的主要部件包括上滑道和下滑道,還有滑塊。滑塊主要由鏈輪盤和導向輪兩個部分組成,鏈輪盤和翻板彎鉤連接在一起,就成為了這個彎鉤結構模式。這個結構的工作原理是:電機通過減速機的減速以后,雙方都會輸出相應的動力,然后驅動兩個短臂的旋轉工作,短臂旋轉工作帶動長臂產生相應的位移,鏈輪盤和導向輪在雙排鏈條和下滑道的控制下沿著板材運行的方向進行移動,與此同時還圍繞自身的中心進行旋轉,以此帶動了翻板彎鉤同時擺動的情況,將第一張進入設備的板材翻轉和勾起,板材在輸送帶的摩擦作用下繼續前進,一直到滑落,直到和正在運行的第二張板材進行重疊的時候,由此實現了兩張板材的合片工作。短臂從起始的位置旋轉超過180°的時候,翻板彎鉤和滑塊就會進行復位工作。
這樣的機構設備代替了原來的“翻板臂到接板臂”的工作形式,相對于“翻板臂到接板臂”工作模式,“曲柄-滑塊”的工作模式的最大優點是:第一點:因為翻轉過來的板材是順著彎鉤曲面滑下去的,很好的避免了“摔板”的現象,將板材生產過程中出現破損的幾率降到最低。第二點:設備對兩張板材寬度方向的間隙尺寸的適應程度要求的非常寬泛,相對來說對于板材的適應性能非常強。第三點:板材在運行的過程中,不存在兩張板材的停頓等待、整合對齊和合片上升回落的復雜過程,將設備的機械效率提升到最高。由此可見,石膏板翻轉和合片結構的設計一直在不斷的完善和改進當中。并且改進的模式越來越簡練,工作性能越來越強,使得成本消耗的材料數量越來越低。
4 結束語
通過上述材料的總結和分析,我們知道了三種不同設備生產材料的過程和具體步驟,更清晰的了解到了板材翻轉和合片的工作原理,相比較三種生產模式,各有優勢和缺陷。同樣值得說明的是,上述材料中出現的三種設備機構的制動部分都是采用機械的配置,比如說摩擦盤和離合器等。隨著高科技變頻器的開發和使用,一些生產廠家已經使用變頻器制動,使得設備的維護工作變得比以前方面很多。
參考文獻
[1]馮菊蓮.石膏紙板與紙面石膏板技術性能關系探討[J].新型建筑材料,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