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海拔的升高,空氣密度降低,使高壓電氣設備的運行溫度增加,對于高海拔地區設備的適用性選擇、改造,勞動保護、電力供給等關鍵技術帶有很強的技術性、探索性及挑戰性。只有做好高海拔設備的適用性選擇及適用性改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黑溝礦“三低”條件下的各種技術難題,滿足礦石開采的需要。文章通過對酒鋼鏡鐵山礦中的設備應用的探討,對于礦場的設備在節能以及海拔的適應性等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鐵山礦;高效節能設備;適應性
1 概述
酒鋼鏡鐵山礦位于甘肅省嘉峪關市西南部祁連山、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祁豐鄉境內,位于東經98°03′,北緯39°22′,礦區居于北南十里峪谷之間,平均海拔高2640m,最高海拔3850米,屬大陸干寒氣候 ,年最高氣溫20.5℃,最低氣溫-37.3℃,結凍期長達7個月之久,冬季土壤凍結深度1.4m,年降雨量84mm,年蒸發量2371.5mm,最大風速12.5m/s,氣壓較低,平均550mmHg以下。如何在鏡鐵山礦黑溝礦區“三低”(低溫、低壓、低氧)條件下,使用、維護生產設備,成為酒鋼幾代人的夢想,1966年,鏡鐵山礦黑溝礦區開始初步設計,設計規模為年產原礦300萬t,露天開采。設計完成后,因為沒有能夠適應高海拔的采礦設備致使停建。隨著采礦設備的不斷發展,1999年開始建設,2002年投入生產。對于高海拔地區設備的適用性選擇、改造,勞動保護、電力供給等關鍵技術帶有很強的技術性、探索性及挑戰性。只有做好高海拔設備的適用性選擇及適用性改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黑溝礦“三低”條件下的各種技術難題,滿足酒鋼集團對黑溝礦年450萬噸礦石的需要。
2 高海拔、超低溫環境對供電設備及機械設備的影響
2.1 高海拔、超低溫環境對電氣設備的影響
高海拔對電氣設備的影響主要為電氣絕緣降低、電氣設備溫升提高,海拔升高,氣壓降低,空氣的絕緣強度減小,使電氣的絕緣降低,同時,隨著海拔的升高,空氣密度降低,使高壓電氣設備的運行溫度增加,雖然高海拔低溫可補償部分升溫,但總體影響較大。
(1)低氣壓時的低空氣密度使空氣電介電強度、空氣冷卻效應及弧隙空氣介質強度降低,從而引起電氣設備絕緣耐壓降低,同時,由空氣冷卻的電工產品和電氣設備的零部件溫升增高,使其在空氣中滅弧能力降低。
(2)低氣溫及溫差變化大,主要引起電氣產品密封損壞、電氣元件機械變形或殼體開裂。
(3)低氣溫、高海拔環境因氣壓低使電氣設備的弧光放電壓降低。
(4)高海拔、低溫環境尤其對露天礦大型移動設備的供電電纜提出更換要求,較低溫時礦用移動電纜喪失柔韌性、變得硬、脆、一旦移動,電纜外皮極易破裂、電纜失去外絕緣保護層,絕緣勢必降低,容易發生短路故障。
2.2 高海拔、超低溫環境對機械設備的影響
(1)使大型內燃發動機熱平衡機理喪失,由于受黑溝高海拔、低氣壓影響,礦山大型設備TEREX3307、TR50、TR100等大型設備的內燃發動機因高海拔、低氣壓影響,內燃發動機氣缸內充氣量減少,空氣充量系數降低,可燃混合氣體過濃,導致燃燒效果差、后燃現象加劇,熱負荷增加,同時由于冷卻風流量減少,冷卻水沸點降低,導致散熱能力降低,熱負荷進一步增加。后果:柴油單耗增加、設備功率降低、發動機壽命減少。
(2)高海拔、低溫、低氣壓使內燃發動機功率下降、起動困難、故障率增加、耐用性能下降。
(3)高海拔、低溫、低氣壓使發動機傳動部分及液壓部分潤滑油粘增大,尤其冬天,潤滑油容易結塊,起動極其困難,最常見事故為斷軸、軸承抱死、軸承座開裂、接觸器因起動電流大粘連、燒毀,過熱甚至燒毀、發動機磨損加劇、液壓閥失控等。
(4)高海拔、低溫對黑溝采場設備最主要、也是影響安全的最重要的影響為低溫環境使電鏟鋼絲繩柔韌性變差、卷筒提繩困難、冬天極易發生鋼絲繩斷絲、掉槽,甚至斷繩現象,容易發生人身及設備安全事故。
3 采場設備現狀及適用性研究、改造
由于作業現場及產能要求,設備逐步更新為大型高效的采礦設備。從建設初期使用液壓挖掘機,內燃空壓機,風動鑿巖機更新為4m3電動挖掘機,電動空壓機,電動KY-250牙輪鉆機,隨著產能增加不斷增加,有先后補充了10m3電動挖掘機,KY-310電動牙輪鉆機及100t自卸礦車。設備的大型化,一方面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一方面降低了能源消耗,更重要的是為貧富兼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黑溝礦區探明的低品位礦石8300萬噸,為了全部回收這些礦石,鏡鐵山礦采用大鏟采富礦,小鏟采貧礦的配礦方法確保了原礦品位的穩定性,更好的利用了鐵礦石資源。在設備更新補充過程中,鏡鐵山礦充分考慮了裝備的先進行,合理性以及低溫、高海拔的適應性。主要措施:
3.1 高海拔、低溫環境電氣設備選用、改造原則
(1)由于高海拔對低壓設備影響較小,在低壓設備選型時,為降低成本,低壓設備可選用與平原地區相同標準的低壓設備。
(2)選用高原型高壓電氣設備,同時增加爬電間隙,提高耐壓等級。如將6KV等級斷路器、隔離開關更換為10KV耐壓等級。
(3)選用免維護、成套性好、自動化程度高及組合式電氣設備,免受外界凝露、污穢、高海拔影響。
(4)繼電保護設備選微機保護、避免因低溫環境造成DL、GL電磁式繼電器機械變形、油絲失效,進而影響保護定值及時效。
3.2 高海拔、低溫環境機械設備選用、改造原則
(1)為了滿足高海拔設備的機械性能,在主要受力部件制造時加入錳、鉬金屬,增加部件的強度和韌性,防止低溫環境下“冷脆”現象。
(2)由于海拔高,環境溫度較低,空壓機在冬季由于潤滑油粘度大,空壓機無法正常啟動,將風冷式空壓機改造為水冷式空壓機。
(3)由于海拔高,氣壓低,空氣流動性較差,致使電機內部散熱不好。在高海拔選用電機時,對于大轉矩的交流電機,電機容量一般比平原增加20%以上。對于直流電動機,要求加裝強制冷卻裝置。
(4)采用無油鋼絲繩,改進導向裝置,避免夾繩、斷繩現象。
(5)超低溫焊接時采用帳篷保溫或氣焊加熱措施,防止脫焊或焊接本體開裂。
3.3 高海拔、低溫環境內燃設備改造措施
(1)由于海拔高,空氣中氧氣含量較低,造成內燃設備發動機冒黑煙,在發動機內部容易產生積碳,加劇發動機磨損。可通過調整發動機供油量延長了發動機使用壽命,降低了燃油消耗。以海拔2600米為基準,海拔高度每增加300米,發動機供油量降低4%。
(2)在原發動機基礎上增加增壓設施、以維持現有功率。
(3)采用增壓發動機,功率按海拔每升高1000米,增加10%-15%,同時對供油、進氣、排氣設施加裝預熱(伴熱帶)及保溫設施。
(4)改進增壓器,合理改造發動機進、排氣管、調整發動機冷卻系統,保證燃燒充分,降低排氣溫度,同時調節發動供油時間。
(5)增加空氣濾清器數量,一方面減少空氣污染,另一方面使空氣濾清器額定容量大于發動機額定吸氣量,以改進發動機進氣條件。
(6)穿衣、戴帽原則,對重點部位冬天采取穿衣、戴帽方法,保持設備、設施溫度,防止液壓油、潤滑凝結、設備無法起運或堵轉。
4 結束語
鏡鐵山礦黑溝礦從2002年投產以后設備、電氣故障頻繁、年產量50萬噸至2012年采剝總量1000多萬噸,一方面得益生產組織,另一方面利益于堅持不懈的設備適用研究及設備改造,目前,黑溝設備月故障率降低至1.2‰以下,為鏡鐵山礦年產1000萬噸鐵礦石打好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