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能源開發技術的不斷進步,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也被認為是世界各國人民發展本國經濟所追求的理想方式。探礦工程技術作為國民經濟建設先行官的地質工作重要組成部分,其與低碳經濟密切相關,為了低碳經濟在我國能夠得到長遠、持續的發展,文章主要圍繞探礦工程技術及其發展和低碳經濟的發展進行闡述。
關鍵詞:探礦工程技術;低碳經濟;發展模式
1 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和特點
如今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資源和環境約束程度也大幅度提高,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共同發展,使得我國能源消耗越來越嚴重,資源也越來越短缺。為了能夠降低經濟發展對能源和自然資源的過渡依靠,我國必須普及低碳經濟意識,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的途徑。
1.1 低碳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就是在實際中運用低碳理論組織經濟活動,并且將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為低碳型的經濟發展模式,低碳型經濟發展模式就是以三低三高為基礎,三低主要是指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三高主要是指高效能、高效率和高效益,以低碳發展為主要發展方向,以節能減排為主要發展方式的綠色經濟發展模式。
低碳發展主要是指在保證經濟社會健康、快速和可持續發展的條件下最大限度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在確保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不變的前提下,通過改善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增加碳匯等措施,不僅可以減少碳排放總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碳單位排放量,因此,為了保證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以低碳發展為低碳經濟發展的方向。
節能減排主要是指為了更好的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減少能源消費和增加可再生能源與清潔能源的措施。通過節能減排,一方面可以節約能源,另一方面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總之,節能減排是實現經濟低碳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式。
1.2 低碳經濟發展模式更重視節能
節能優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國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主要特點。一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提高是以資源的大量浪費和生態的巨大破壞為代價的。據統計,我國能源系統效率為33.3%,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低了10個百分點,而相應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重工產業中的電力、鋼鐵、有色、石化、建材、化工等生產能耗比國際先進水平高40個百分點,總之我國的資源浪費程度較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潛能是巨大的,因此,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成為低碳經濟發展的首要措施。
1.3 低碳經濟是一種新的產業革命
低碳經濟的本質是通過提高效率,轉變能源結構,發展低碳技術、產品和服務,在確保經濟穩定持續增長的同時消減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從而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效果。低碳經濟的發展,涉及到經濟、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有助于加快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步伐,也有助于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可以說,發展低碳經濟的意義十分深遠。
2 探礦工程技術與低碳經濟
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離不開技術的支持,無論是低碳發展還是節能減排都需要以技術支持為核心,為了更好的發展低碳經濟,必須首先對探礦工程技術進行深度研究。
一方面應該盡量開發利用低碳潔凈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量。這就需要大力發展潔凈能源并且加強潔凈能源在實際中的應用,從而最大限度地替代石油、煤炭等傳統的化石燃料。
另一方面應該對排放在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集中封存,從而最大限度的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探礦工程技術在二氧化碳的控制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與低碳經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2.1 探礦工程通過鉆探的方法,不僅找出一些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還能夠發現其他新型潔凈能源,例如核能和地熱能,新能源的開發代替傳統能源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直接的動力源泉,并且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對環境等造成污染。
2.2 探礦工程技術不僅是直接服務于低碳經濟,其服務范圍和應用領域也在逐步擴大,例如碳儲存井的鉆鑿和封存、礦井瓦斯抽采、地熱能的勘探開發利用等。
2.3 通過技術和專家人員的不斷研究和探索,探礦工程技術本身也得到了較大程度的發展,探礦工程技術水平的提高和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對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環境保護的加強都起著重要作用。
3 探礦工程技術在能源勘探中的應用
3.1 鉆探工程技術在地熱能中的作用
地熱能是近幾年新挖掘出來的可再生能源,對于地熱能的運用只有地表溫泉可以被直接利用,其它都需要進行大量的鉆探工作。例如,重慶市的地熱能源儲存量和占地面積是全國面積的四分之一, 已探明的經濟型地熱資源總量折合1.15*10t標準煤。已鉆鑿的地熱井數有73口,井深在1000~3000m之間。重慶市地熱資源主要用于生活、溫泉洗浴、房產開發、酒店及休閑娛樂等方面,截止2010年,全省地熱資源開采量為67364.63萬m3/a。
3.2 鉆探工程技術在干熱巖熱能中的作用
鉆探技術在干熱巖熱能的勘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開發和勘探過程中,首先通過深井將壓水注入低下2000~6000m的巖石,是鉆探設備滲透進入巖層縫隙并且吸收地熱能量,然后為了使取出的水和氣溫達到150~200度,將巖石裂縫中的高溫水和氣提取到地面,最后通過熱交換地面循環裝置用于發電。
3.3 鉆探技術在核能開發中的應用
到目前為止,核能是我國一種最高效清潔能源,核能是在九十年代初被發現的,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一種可以大規模和集中利用的能源,在很多領域都可以代替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礦產,現階段核能在我國主要的用途是發電。核能之所以能夠高效開發,主要是應用了鈾礦的勘探開發技術,自從核能開發掌握了利用鈾礦勘探開發方法后,受到了我國及全世界發達國家的高度重視。為了能夠在技術日益更新的環境中適應,我國加大了這方面的投入,并加大了鈾礦勘探的力度。
3.4 鉆探技術在天然氣中的作用
天然氣水合物的勘探與開采,需要高精尖的鉆探取樣技術和復雜的開采技術才能順利實現和完成,經過多年的研究和精心準備,2008年10月18日我國第一口陸地永久凍土帶天然氣水合物科學鉆探孔DK-1井在海拔4200m的青海木里地區正式開鉆,該孔在鉆探取樣過程中,在133.5~135.5m、142.9~147.7m、165.3~165.5m三個層段發現了天然氣水合物。在此基礎上,2009年又在同一地區實施了DK-2、DK-3及DK-4鉆孔,并取得了天然氣水合物樣品。在鉆進的過程中,采用了大直徑快速取樣和地溫泥漿護孔技術,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4 結束語
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追求的一種理想模式,人類社會在面臨眾多環境破壞和能源資源緊張的問題時,可持續發展便成為了人類最為關注的主題,因此,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也將進一步被人們深度挖掘。而探礦工程技術與低碳經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在開發低碳潔凈能源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過程中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家也應加強對探礦工程技術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顏純文.我國非開挖行業現狀與展望[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10,(10):56-60.
[2]耿建國,等.煤礦瓦斯抽排井套管強度校核計算方法探討[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10,(10):78-81.
[3]張金昌.地質巖心鉆探技術及其在資源勘探中的應用[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09,(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