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面了解現階段電力信息通信的發展背景,在ICT技術先進發展成果的指導下,深入研究電力信息通信在新型的運轉模式中的作用,構建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體系的框架。對目前該體系在發展過程中運行、狀態和問題進行綜合,以獲取在實際領域里的技術,解決關鍵性的問題。
關鍵詞:運維體系;信息通信網絡;ICT技術
電力企業開展風險評估、安全防護工作已有多年,并從中取得一定的經驗。通信信息網絡是電力系統中重要的一張實體網絡,為建造國家一流電網以及發展國際一流企業提供了保證。隨著電子信息的發展,電子信息通信網絡日漸智能化。而與此同時,電力企業為滿足客戶需求,提升安全生產水平,對電力信息的運維體系做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其總體定位的的轉變。本文綜合目前智能電網的發展狀況,提出了以資源融合為基礎、以規范流程為框和以綜合評價為核心的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體系并就其在實際應用中的狀態來進行深入的探討與分析。
1 電力信息通信運維的發展背景
隨著電力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的穩步推進,電力信息系統建設進入迅猛發展階段,信息系統運行維護的復雜程度也迅速增加。電力通信網絡基于光纖、無線、電力線載波等多種技術體制,包括數據傳輸、電話、視頻會議、電力專用業務等多個專業網絡。電網的快速發展與通信規模的擴大,安全可靠保障信息系統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成了發展中的關鍵,因此對信息系統的運行維護管理工作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在此種情況下催生了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體系的建立。電力公司需要一個規范的信息平臺,加強對信息運維人員及其運維工作的綜合管理。
2 電力信息通信運維的發展現狀
2.1 電力信息通信網絡缺乏全面統一的資源管理。由于通信與信息專業資源模型的局限性,影響了信息通信融合的進展,信息通信網中的可靠性與運維管理效率還要進行更深層次的加強。
2.2 通信方式存在偏差。由于通信方式的多樣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的難度。通信和信息資源的利用率低,成為電力信息運維發展的瓶頸。
2.3 監測系統性能不足。現階段電網信息和通信監測系統的孤立性,在測得數據上,無法對信息通信運維有整體的監測與評估,存在不能確認的故障點、無法判斷故障通道、電網運行水平不明等問題。
3 電力信息通信運維的相關理論
3.1 內涵。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是時代催生的新型、功能型的運行模式,其是在結合現代技術成果,以電網安全標準和企業經營管理標準為準則,達到公司生產方式、管理方式與管理制度有效結合的目標。
3.2 目標。集中信息系統運維管理性能;整合運維管理資源,制定科學有序的管理流程與規章制度;設計科學合理的一體化運維組織機構與職責分工。實現運維一體化的全方位高效率運行。構架一體化運維體系是為了滿足電力信息通信網絡運行維護的要求,創造出各項組織管理要素的集合體。運維體系由運維管理體系和運維能力體系構成。運維管理體系包括運維體制、管理模式、組織建設、資源配置、運維流程與網絡管理的構架,其共同致力于電力工作的順利進行。
3.3 趨勢。智能電網是國際電力工業積極應對挑戰的選擇。為推動其在生活中的研發與應用,實現模式的創新,需要謀劃電力信息通信網絡的融合,走安全、有效、節能的道路。
4 電力信息通信運維有效的管理措施
4.1 轉化資源模型。在透徹掌握通訊資源分類與定義規則的前提下,以支撐電力業務為指導,從物理和業務兩方面著手,實現新型模型的轉化。電力企業的信息系統建設已經持續了近十年,但是進展不是很大,這要求企業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從信息系統的原數據模型出發,描述在信息系統建設的初始階段中信息資源模型的重要性。首先提出電力管理信息系統的信息模型,根據企業發展狀況對資源進行初步的整合。其次結合信息系統的建設進行模式的調整,使其能全面反應出電力運行狀態。然后從中發現和總結規律,增加對資源模型的有效運用率。
4.2 融合檢測數據。信息、通信檢測的孤立性使整體數據融合的難度增高;在一般分布式的系統中,隨著單個主體傳感器數量的增加,控制程序也越來越復雜化。因此,為了達到數據檢測的準確性,就必須實現其融合,在電力工作中進行多層次、多方面的處理。而進行數據融合的主要目的是在不丟失原始警報主要信息的前提下減少警報數量,并為企業提供全面性的數據資料。對此,首先應研究接口集成技術、實時監測數據展示和推送方式以及物聯網智能標簽接入技術,實現通信資源標識與定位。而目前電力企業建立的信息系統一級部署,有利于我們對于數據源的掌握。在此基礎上進行相關數據之間的聯系,分析信息通信網在特定的時間段里的特征,結合網絡的地域性和典型性進行綜合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大數據量的不足之處,為安全管理員提供高質量的檢測信息,實現信息通信網絡可測、可視、可管的目標。
4.3 配置預警設備。電力通信網中的各個設備應用各自的網管系統,造成網管分散在各個機房,造成不能及時發現處理故障的隱患;另一方面,網管人員不能從全局角度來分析全網的運行情況,無法實現對全網運行質量的科學評估,也不能進行全網的宏觀調控。針對此種情況,需要相關人員從報警檢測規則定義、報警信息關聯性分析、應用系統接口等方面深入探討,利用模擬代理的方式有效解決新增系統中需要加入的代碼。調整預警系統的體系結構,管理擴充內容,以使得電力的評測適應于不同管理場合,加大電力信息的安全保障。
4.4 建立相關體制信息體制。其目標是為了降低創新活動的協調成本和企業創新網絡的組織形式和信息體制隨著網絡的不同成長階段而演化與變遷。其信息體制為:信息分散化體制下的獨立分布式創新、信息同化體制下的網絡一體化的創新模式和信息包裹下的模塊化創新3種模式。在網絡化的組織形式中,信息的規范度和分散度決定信息體制的選擇,信息體制的相對效率取決予制度環境、組織環境性質舜口信息存在特征,不同的信息體制具有不同的交易費用。對于企業創新網絡的研究應該更多地著眼于網絡結點間的相互聯系與信息的傳遞,分析企業創新網絡的信息體制及其演在這種信息同化制存在兩個信息處理層次,即網絡層次和組織單元層:獨立的組織單元信息處理能力較強。通過在該層次對系統環境的特質性參數觀察傳遞給網絡層次在信息上將更有效率,任務單元的互補性水平的系統性信息的共享與交流更有必要。在這種信息體制中,每個企業只負責加工和其任務有關的特質性參數信息而協調不同企業行動決策所需的信息完全由創新合作網絡為中介加以協調,網絡中存在基于網絡信息聯結的水平方向的信息同化,共享環境的系統性參數化機理,信息體制的選擇影響企業創新網絡的信息處理。
綜上所述,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體系,是在資源模型、智能告警、運行狀態評估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的技術,其運行模式的建立,在運行過程中的管理方法以及在體制改革中的措施,需要我們在實際的摸索中不斷總結經驗。在深入探討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體系的前提下,結合現階段的發展狀況,分析出最適宜的發展方向與發展策略,以保證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在實際應用中運行的連貫性。
參考文獻
[1]吳陽.淺談制作網標準化網絡運維體系的建設[J].視聽界:廣播電視技術,2013(01).
[2]梁云,妖繼明,劉建波.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體系探討[J].價值工程,2012(03).
[3]姚穎穎,梁晉春,郭沛寧,宮銘豪,沈陽.廣電融合業務綜合結算體系探討[J].廣播電視信息,2013(04).
[4]曹惠彬.國家電網公司“十二五”通信網絡規劃綜述[J].電力系統通信,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