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和電網改造的不斷進行,電力企業不斷的加強自身的管理和建設,以保證人們對電能不斷增長的需求。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與電網調度工作的好壞具有直接關系,所以在電網運行過程中,調度系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對電網調度系統的組成進行了說明,并對影響電網設計自動化系統運行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同時對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安全運行的具體的措施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功能;結構
前言
經濟的發展,使各行各業對電能的需求量不斷的增加,如何保證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保證電能供給的穩定性是當前大家普遍關注的重要問題。電網調度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著電網是否能安全穩定的運行。所以在電力企業中,加強電網調度工作的安全運行管理,不僅能保證電網的安全運行,同時也能避免由于調度出錯所造成的巨大損失。目前隨著科學技術水平不斷發展,電網調度系統已普遍實現了自動化,自動化在電網調度系統的綜合運行,有效的保證了電網的安全、優質、高效的運行,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調度運行管理的水平。但隨著電網調度工作量的不斷增加,其自動化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及工作復雜性也隨之不斷的增加,這就對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運行的安全狀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與之適應的監督管理機制才能有效的保證系統運行的穩定,提高運行的效率。
1 電力調度自動化主要功能
隨著計算機、網絡和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力調度已基本實現自動化,自動化的實現,有效的提高了對電網運行情況監控的效率,同時對于保證電網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由于運用了成熟的現代化技術,所以基不僅具較高的實時性,同時其功能也很強大,如數據采集、信息處理、統計計算、遙控、報警處理、安全管理、實時數據庫管理、歷史庫管理、歷史趨勢、報表生成與打印、畫面編輯與顯示、Web瀏覽、多媒體語音報警、事件順序記錄、事故追憶、調度員培訓模擬等眾多的功能,同時在節點上采用雙機熱備用,當運行的設備出現問題時,在這臺機器上運行的所有數據都會自動平滑到另一臺服務器上,從而使系統保持穩定的運行狀態。系統在運行時,對于出現故障的部位可以實現手動或是自動的切除,從而使系統處于正常的運行狀態下。在當前調度自動化監控和管理中,其核心主是要調度主站的監控和管理,通過對主站調度的監控和管理,可以對電網運行的狀態、變電站內的RTU之間的關系進行有效的分析,從而實現對整個網絡的優化管理,使其處到最佳運行狀態。
2 調度自動化中存在的問題
2.1 自動化系統的缺陷
2.1.1 產品設計或工程施工環節不當,埋下安全隱患。隨著調度自動化系統的應用,變電站開始推廣無人值班模式,這樣就有不少變電站進行了改造,但每個變電站的環境都有所不同,所以在確定改造方案上要針對各自變電站的特點,控制好施工的質量,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減少施工中安全隱患的發生,避免事故的產生。
2.1.2 調度自動化系統告警種類繁多,功能齊全。在實際運行當中,由于調度自動化系統告警信息多,所以會在一些時候會有多報一些無用的告警信息的產生,這系統的安全運行帶來隱患。
2.1.3 裝置老化影響系統運行率和安全可靠性。自動化遠動裝置在運行過程中對周圍環境有較高的要求,同時還需要不間斷的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遠動裝置由于運行的時間長,而且存在著超負荷運行的狀況,設備的老化速度加快,但受資金及檢修期限的影響,還無法及時進行更換,所以設備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
2.2 自動化系統的管理問題
2.2.1 無人值班模式的應用,不可避免地帶來了管理方式上的變化。如在無人值班變電站進行的不少影響遠方實時數據的檢修工作,許可人在現場,與調度、集控和遠動人員互不溝通;又如在部分單位,調度員角色錯位,出現調度員在調度端計算機上直接遙控,充當操作人員角色的現象。這些都給安全調度、監控帶來隱患,其根源均在于管理不到位,存在著漏洞。
2.2.2 以技術裝備來代替現場管理。不少單位不注重安全基礎工作,不注重現場管理,自恃設備性能優良,數據長期不做備份,缺乏反事故措施,以技術裝備來代替現場管理,掩蓋安全隱患。
3 加強調度自動化的管理措施
3.1 加大技改投入
對自動化運行設備日常檢查和管理工作中發現的共性問題,應迅速制定防范措施。同時,通過技術改造減少設備自身缺陷,使新技術在生產應用中逐漸成熟起來。對遠動裝置,應在設備采購環節上把好質量關,選用設計周密合理的產品和方案;把好施工關,在投運之前還要把好竣工驗收關。運行期間盡量改善設備環境,堅持設備巡檢制度。遠動通道應采用不同介質的雙通道結構,實現主輔通道自動切換及通道異常報警功能,同時改進調度端失步廠站顯示方式,將其與其它正常變電站區分開來。
3.2 加強運行管理
通過完善運行值班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密切監視自動化系統的運行狀況、機房溫濕度變化、設備健康狀況等,并登記在運行日志里。對調度自動化系統的核心--遠動機房,除保證溫濕度及衛生條件外,還應改變人機混雜的狀況,設置操作間,將設備與工作人員隔開,以保證機房的運行環境及運行設備的安全穩定性。調度自動化系統不要輕易對外提供接口,也不要不經殺毒就輕易拷入外來程序。系統與MIS之間宜采用經國家安全部門認證的物理隔離裝置。加強對現場作業過程的檢查和監督,發現并及時處理動態過程中的安全隱患,明確調度、遠動、集控人員各自的職責,實現由人為控制向制度控制的轉變。
3.3 提升系統安全防護能力
3.3.1 硬件故障。對于硬件的故障,要求各有關單位應制定安全應急措施和故障恢復措施,對關鍵數據做好備份并妥善存放;及時升級防病毒軟件及安裝操作系統漏洞修補程序;加強對電子郵件的管理;在關鍵部位配備攻擊監測與告警設施,提高安全防護的主動性。
3.3.2 盜用、偷竊。為了有效的防止盜用、偷竊的現象發生,則需要建立健全分級負責的安全防護責任制,從而將安全防護責任具體到每一個部門及每一個單位,再細分到每一個人,從而實現整個網絡系統的安全。
3.4 加強人員培訓
自動化系統的應用,對員工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企業應開展多種培訓課程,充實員工自身的知識結構,使其業務水平得以提升,同時員工有機會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對自動化系統的操作水平,對調度工作的安全進行奠定基礎。
4 結束語
目前在經濟的快速發展下,我國的電力供應形勢一直處于較緊張的狀態,這就需要保證電網的安全性,從而保證對電能的正常供應。所以需要對電網的安全實現全程的監控,因此,做好電力調度系統的自動化管理和維護,從而避免安全隱患的發生,保證電力企業的生產安全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姚建國,高宗和,楊志宏.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發展趨勢展望[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7(13).
[2]李振國,岳航.海勃灣城區配電網自動化系統實施方案探討[J].內蒙古電力技術,2004(2).
[3]劉雅臻.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應用及發展趨勢探析[J].科技與生活,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