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電網建設的不斷進行,電網結構發生了較大的改變,電網在運行過程中一些安全問題時常會發生,導致這些問題發生的因素較多,但在變電運行中由于人為原因所導致的事故占有較大的比例,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管理工作的缺失。文章分析了電網變電運行的現狀,并進一步對電網的管理模式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電網變電運行;管理模式;創新
前言
隨著電網規模的不斷擴大,變電站的數量呈不斷增加的趨勢,變電運行的工作量也不斷的增加。變電站內運行的設備較多,設備在長時間運行過程中發生異常和故障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時變電人員長期與這些設備打交道,枯燥乏味,時間一長思想上容易出現松懈,而且變電運行人員都較為分散,很難進行集中的管理,所以一旦發生變電事故,則會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人員的傷亡,給社會帶來不穩定的因素。所以在變電運行中,人是保證運行安全和穩定性的直接因素。同時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帶動下,各種新技術和新設備開始在變電站中進行應用,這就對運行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掌握新技術,同時還要對新設備的結構、原理、操作及檢修方法有詳細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運行的安全,所以針對于變電運行的情況,加強變電運行管理是當務之急。
1 電網變電運行的現狀
目前隨著電網的不斷建設,我國的電網結構已初具規模化。在當前我國的電網運行過程中,主要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其一,電網的規模龐大,不僅有密集的輸電線路,同時變電站為了適應發展,也呈密集型分布,電網已開始向高電壓方向發展。
其二,設備的可靠性提高,特別是一次性設備不僅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同時整體小型化和緊湊化。
其三,設備的更加先進。技術開始向數字化、微機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其四;開始向信息化管理方向發展,在信息化技術的帶動下,企業更注重于信息化建設,不僅使各項業務得以規范和實現高效率,同時也加強了企業資源的整合能力。
其五,得到了移動通信、交通運輸等社會資源的大力支持,使電力生產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這種大背景下,變電運行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斷的發生著變革,不僅需要不斷的轉變管理理念,同時需要使資源達到最優化的配置,從而使變電運行管理水平得以不斷的提升。
2 電網變電運行的主要管理模式
目前在我國電網的變電運行管理中,其應用較為廣泛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種,即有人值班的管理模式、無人值班管理模式和集中控制、分點操作的管理模式。這三種管理模式都各有利弊。有人值班管理模式是較為傳統的管理模式,其可以對現場情況進行及時的了解,對突出事故的反應較為及時,但需要的人員較多,對于目前變電運行人員的短缺的情況下,不適應當前的需要。而無人管理模式是近幾年才開始進行嘗試的模式,通過監控、巡視和維護來對設備的運行方式及現場的安全狀況進行有效的控制。無人值班管理模式由于人員對現場的了解不足,所以對事故的應急反應相對較慢。但從當前電網建設的發展來看,變電運行過程中實現集約化無人值班的管理模式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集中控制、分點操作”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解放人力資源,對電網變電運行中的人力資源管理效果顯著,同時,一定程度上適應了智能化電網電站運行的發展趨勢,逐步成為國內電網變電運行的主要管理模式。但無論哪一種管理模式都是針對于電網的規模、意志力和運行環境而言的,需要根據相關的匹配條件來進行選擇。
3 “集中監控、分點操作”模式的應用
3.1 不同電壓等級變電站的值班模式
因為變電站在電網運行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變電站所采用的技術、設備狀況對電網運行產生的影響也不同,決定了其實施無人值班管理模式的條件也是不同的,采用“集中監控,分點操作”的管理模式時,首先要對變電站的值班方式進行確定,經過研究分析,以500kV和220kV變電站為例,二者所采用的無人值班方式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對于500kV變電站適合建設單獨的監控中心,實施集中監控、集控運行,采取變電站少人值班的管理模式;而對于220kV變電站而言,可以建設區域性監控中心,進行集中監控,分點操作,采取變電站無人值班的管理模式。
3.2 無人值班電網變電調度發令方式
不管是怎樣的運行方式,電網運行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是調度命令,因此要盡可能的減少命令在傳輸過程中的環節。如果依然采用“轉發令”的方式,很容易就會造成監控中心的責任加大,導致其管理幅度受到限制,降低了“集中監控、分點操作”管理模式的效果。所以,對于500kV變電站而言,實施集中控制管理后,受一次設備遙控操作的影響,出現操作的現場就成為500kV集控站,因此,“命令到集控站”是最佳的選擇方式。但是對于220kV及以下變電所而言,布局遙控操作的條件,主要采用現場操作的模式,所以采用命令先到指揮中心,再到現場的模式比較合適。
4 創新型電網電站運行管理模式
無人值班管理模式由于使人與設備之間產生了時空距離,對設備現場的了解及處理相對較弱,而在無人值班管理模式中實現遙控操作功能則有效的彌補了由于距離所產生的問題。不僅減輕了運行人員體力上的辛苦,同時也使人與設備之間的距離感消失。遙控功能的實現是“集中監控、分點操作”管理模式的有效手段,并且還需要在系統的功能上有所改進。在變電運行中,因為有自動化設備的基礎,所以使得聯網通訊與自動化之間形成了一種默契,將更加有利于創新型電網運行管理模式的應用。
4.1 集控站遙控操作
根據集控站的職責,對操作進行分工,主要包括對電網經濟運行方式的調整操作。無人值班管理模式實施的基礎技術條件就是集控站的遙控功能,根據現階段的技術條件及無人值班工作的進展來看,從各方面已經具備實施無人值班的管理條件。據相關資料,一些單位已經有了多年的實施經驗。隨著區域電網變電運行綜合控制功能的完善,集控操作的智能化、數字化必然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4.2 直接遙控操作
在電網變電運行實施集控操作管理模式后,要對應急處理進行研究。調度遙控操作,是調度員直接通過調度臺對現場設備進行遙控操作。這種方式把調度發令和運行操作進行了整合,使得執行速度大大提高。但在執行操作的時候要考慮到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對于緊急電網事故或異常,要具備高速的響應速度。第二,在電網變電正常運行時,受變電運行和調度運行對電網的關注及專業性差異的影響,調度遙控操作不適合大規模的采用。
5 結束語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在電網運行中,逐漸實現了無人值班的管理模式,有效的降低了人員和設備的投入,提高了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而隨著無人值班模式的推行,在運行中需要對以往的管理模式進行改善,加強人員與設備之間的通訊聯系。所以采用了集中監控,分點操作的管理模式,能夠強化人員和設備之間的聯系,提高運行管理的效率。電網建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所以要提高管理水平,根據電網建設的現狀以及技術發展水平,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保證變電運行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趙亮.現代化變電所(站)運行全書[M].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1999. [2]黃益莊.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技術[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