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橋梁施工技術的發展,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各種施工方法和工藝也在不斷創新,預計未來的橋梁建設將更注重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等方面的廣泛應用,同時對施工過程中的自動控制管理和質量管理也更加重視。文章重點以常見的幾種橋梁施工技術為例,探討其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以便更好的促進橋梁施工技術的發展,推動整個經濟的建設與發展。
關鍵詞:橋梁;技術問題;對策
前言
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對于某些橋梁結構而言,雖然在結構理論的分析和計算上都已不存在什么障礙,但橋梁設計者的設計意圖能否真正得以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施工技術,亦即橋梁高水平的設計需要更高水平的施工技術去實現。另一方面,橋梁施工技術的發展,為實現橋梁設計意圖提供了靈活多樣的手段,也為增大橋梁跨度、改善梁體線形以及應用新材料提供了充分的條件。建造橋梁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不同,在施工階段結構內力變化也不一樣,施工階段結構的這種內力變化反過來又對整個橋梁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設計與施工的完美結合必須要有與之適應的施工技術來保證,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從而推動橋梁建設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1 橋梁施工中常見的技術問題
通常情況下,橋梁施工技術直接影響著施工的質量,技術水平的好壞高低影響著整個施工的進度,為此,在施工中,我們必須重視施工技術,不斷增強其人員的專業技術知識與技能,從而減少施工質量問題的出現。但在現實生活中,有幾種常見的技術問題下面我們進行簡單的論述分析。
1.1 橋頭跳車問題
橋頭跳車問題是最基本的問題之一,主要原因是填土壓實度沒有按照標準進行施工,從而導致橋梁受力不均,長時間的碾壓和超負荷作用下,橋頭會發生沉降下沉的現象,這樣就很容易導致車輛在行駛的過程中因橋頭下沉而發生跳車。為此,在橋頭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填土壓實度的質量,改善施工技術以避免橋頭跳車現象的發生。
1.2 在施工過程中,有很多質量問題是由于人為的操作而導致發生的
尤其是在橋梁施工的過程中,當橋梁出現橋頭跳車的現象時,銜接過程中就要特別注意回填土的填土方式,盡量做到施工與相鄰施工的同步進行。在填筑的過程中要逐層的進行施工,不能在對臺背進行填土時直上直下進行。
1.3 橋梁與路基施工是剛性與柔性施工結合,因此兩者在銜接的過程中很容易導致沉降下沉現象的出現
這也是橋梁建設施工技術中的難點問題,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的出現,避免銜接過程中出現的下沉現象我們必須采用加長過度斷來緩解這一問題的出現。
1.4 如果伸縮縫的施工不到位,也可能造成橋頭跳車問題,一般處理伸縮縫的常規方法為:先在伸縮縫的位置填土或者砂,并進行壓實。等到整體瀝青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再將伸縮縫中的填土挖出,進行伸縮縫的施工。在攤鋪瀝青時,很可能由于伸縮縫中的填土不實造成攤鋪機跳動或者懸導梁問題。
2 提高橋梁施工技術的措施
2.1 橋梁施工中的混凝土技術
2.1.1 混凝土攪拌
橋梁施工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多數為鋼纖維混凝土,所以在進行攪拌時,要確保鋼纖維在混凝土中均勻分布,所以在利用鋼纖維混凝土在橋梁表面的施工中,一般情況下會選用反錐式或是強制式攪拌機等機械攪拌手段來進行攪拌,從而使鋼纖維得以充分的攪拌,均勻分布。在鋼纖維混凝土的攪拌過程中,其投料一般情況下分按水泥、粗集料、鋼纖維等順序進行,同時鋼纖維還需要分三次進行投入,在各種料攪拌均勻后才可進行加攪拌,攪拌時間以三分鐘左右為宜。
2.1.2 澆筑與振搗
鋼纖維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會出現接頭的情況,所以在澆筑過程中要盡量控制好接頭時的澆筑,做好接頭處的過渡,以至于接頭處不會突顯出來,同時在澆筑過程中在持續進行,澆筑過程中間不能間斷。對鋼纖維混凝土進行振搗時,為了確保鋼纖維的分布均勻性,則需要選用平板振動器,同時在用振搗棒進行振搗時,需要把鋼纖維縱向種橋頭集束排列,從而做到邊角混凝土的嚴密性,和便于對板體之間的收縮應力、溫度應力和荷載之間的傳遞。
2.2 橋梁過渡段的施工技術
2.2.1 合理選擇路堤填料
在進行路堤回填施工中,填料的選擇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路堤的施工質量。對于選擇的土壤要對其性質進行試驗對比,在液限和塑性方面進行檢測,選擇最優的土壤。選擇的土壤要具有良好的壓實度,在壓實機具的作用下,可以達到標準的壓實度。此外,還要考慮到選材的場地,為了節省工程造價,降低工程成本,盡量的選擇離施工場地近的地方,選擇砂類土或者是滲水性能好的土壤。只有合理的選擇路堤填料,才能為路堤的施工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2.2.2 提高壓實強度
應該認識到,臺背路堤填土和錐坡填土一起進行,并按照設計寬度一次性完成填土,在分層填筑時,每一層的壓實厚度不能超過15cm。正確的施工順序是:卸土、灑水、推土機平整、人工平整、壓路機碾壓、檢測壓實度。在壓路機的碾壓過程中,既要確保壓實度符合要求,又注意保護臺身。
2.3 橋梁施工的路基排水技術
路基排水對于建筑橋梁施工而言有著很重要影響作用,一般情況下,很多路基質量問題的出現都和水侵蝕有關,為此,在整個施工中,我們必須重視排水,建立科學合理的排水體系,這樣才能更好的協調于農田水利的建設,保護自然環境。
橋梁路基排水主要涉及到幾個方面:
一是地面排水。一般來講,地面排水有很多種,其中截水溝、邊溝、急流槽和地表排水管等是比較常見的地面排水結構,通常采用混凝土預制板技術進行排水,首先鋪設一層防護,普遍采取漿砌片石加固方式。目前而言,橋梁排水采取水網地段路基的方式,針對以往而言有了進一步的改善與提高,兩側的溝渠設置更是提高了橋梁路基的質量。
二是路面排水。顧名思義,就是將表層橋梁路面中的積水迅速的排除,避免積水過多而滲入橋梁,路面排水一般采用兩種方式:一種就是集中排水;另一種則是分散排水。前者是將混凝土預制板或者沙袋固定在路的一側進行集中排水作業方式,后者分散式排水多在地勢平坦的西北地區進行排水。除了對橋梁的路肩進行硬化并加固路基邊坡以外,還要避免由于邊坡植物的生長而遮擋橫向排水出路,主要通過設置排水溝、硬化路肩等方式解決。
2.4 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技術
有關橋梁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技術管理工作,是一項十分細致的工作,同時也是橋梁施工技術良好實施的保證。在橋梁施工中,現場涉及到多工種的協調作業、建設時間長、材料及設備投入大等特點,因此安全管理工作不容忽視。
3 結束語
隨著對橋梁施工技術研究的深入,施工中各項技術水平都得以不同程度的提高,對橋梁的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確保了橋梁在使用過程中功能性的發揮。雖然在施工中還存在著部分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但相信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及對施工技術研究力度的加大,橋梁施工技術將不斷的得以完善及提高,從而打造出優質的橋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