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的企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企業在發展的時候,是離不開會計信息的支持的。企業的會計工作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也要進行發展,這樣才能更好的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幫助。會計工作要對企業發生的經濟事項進行反映,然后向企業的管理者提供經營決策的信息,是企業管理者進行經濟決策的重要依據。企業在發展中要依靠會計工作提供的信息,因此,會計信息的準確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現在會計信息經常出現失真的情況,這樣就使得企業的經營決策受到了影響,針對會計信息出現失真的情況進行分析,一定要找到解決的措施。
關鍵詞:企業發展;會計信息失真;原因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會計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會計工作對企業的經營發展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會計工作在企業中,不僅僅要編制出會計報表,同時要將企業的經營情況以會計信息進行反映,為企業管理者進行經營決策提供依據。會計信息對企業的發展情況非常的了解,同時可以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情況進行正確的預測,這也是企業發展中管理者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會計信息是對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的反映,會計信息出現失真的情況就會使得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在進行經營決策的時候做出錯誤的決定,這樣就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情況。因此,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同時要確保會計信息的準確性,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的經營者做出正確的經營決策,使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1 會計信息失真產生的原因
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出現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主要是在信息生成的過程中產生的會計信息失真。會計信息失真從原因上進行分析,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內部的人為因素導致的,一個是外部客觀原因導致的。在這兩種原因共同作用下,會計信息出現失真的情況就會出現。會計信息出現失真的情況在內部原因上主要與會計信息存在著利益關系的生產者有關,主要是會計信息的制造者或者是企業的負責人員和其他一些利益相關的人員。會計信息在生成的過程中受到利益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這樣就使得會計信息的相關人員對會計信息施加影響。會計人員提供的會計信息不僅僅要提供給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同時也是要對外進行發布的,這個過程中,很多的股東和潛在投資人員對企業的經營情況進行了解,因此,會計信息對企業的融資也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同時會計信息也要提供給企業的債權人,債權人在看到企業的經營情況以后對企業的償債能力也能更好的進行分析,因此,會計信息對企業的經營影響是非常大的。很多企業的負責人為了企業的利益就會制造出一些虛假的會計信息,為了達到目的,企業的負責人會向會計工作人員進行施壓,這樣對企業的發展是有利的,但是對于企業的債權人和投資人來說是非常的不公平的,企業的負責人對會計信息進行干預,就會使會計信息失去真實性。
我國在企業的會計法規上是有一定的規定的,很多的小企業可以不進行會計部門的設置,企業的會計工作可以由一些代理機構來進行代理。其他的企業要設立專門的會計機構,對企業的經濟事項進行核算,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要在內部進行會計工作,這樣也就為會計信息出現虛假提供了便利條件。在會計信息生成的過程中,很多的企業管理人員為了更好的對會計信息進行控制,就在會計信息形成的過程中對會計信息進行干預,在這個過程中會計信息也出現了真假難辨的情況,同時在進行治理的時候也出現了新的問題。
會計信息的規范性要在一定的法律環境下進行實現,會計工作是一項非常嚴謹的工作,在工作的時候技術性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因此,一定要在一定的法律環境中實現會計工作。會計法規一定要符合會計信息發展的客觀環境,會計工作在實行的時候要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其工作進行約束。會計法律法規在制定的過程中一定要具備嚴謹性,同時要將會計信息失真情況進行控制,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會計法律法規在制定的過程中,嚴謹性不夠就會導致會計信息出現失真的情況,同時會計工作在進行的時候也會出現鉆法律漏洞的情況,這樣就會使得會計信息出現真假難辨的情況。
會計信息在生成的過程中是要有相關的部門進行監督管理的,監督管理部門在對會計工作進行監督的時候一定要保證監督的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在監督過程中要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很多的監督管理人員在進行監督的時候度出現的問題都是不管不問的,這是縱容會計信息違規操作的出現,同時在監督的時候監督的力度也是非常輕的,這樣就為會計虛假信息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會計信息出現混亂的情況,就會導致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情況受到影響,同時也會影響企業在市場中的發展情況。會計信息失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對經濟秩序有著很大的影響。
2 對會計信息失真進行治理的措施
針對于會計信息失真所產生的內部因素及外部因素進行分析,消除會計信息失真產生的內部動因,就是割斷會計信息與會計信息產生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從會計信息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作用來看,要做到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目前有的企業為了保證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允許企業按財產的市場價格進行帳項調整,當有關管理部門需要企業的會計信息時,盡量不直接采用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而是由管理部門按一定的要求對企業的帳簿記錄進行調整。這種做法相當于管理部門成為會計信息的部分生產者,并以此割斷會計信息與企業內部有關人員之間的利益關系。雖然這種做法并不能完全避免會計信息失真的產生,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會計信息失真所造成的危害。同時要改變有助于會計信息失真產生的外部環境,主要是加強會計法制建設、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和道德素質及規范和治理經濟秩序。雖然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杜絕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發生,但可以對會計信息失真現象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降低會計信息失真造成的損失。
加強會計信息的法律建設,在法制上對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進行強化。這是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措施。在會計法規的制定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與會計信息有一定利益關系的人員對會計信息的影響,制定相應的措施對其行為加以限制。如現在試行中的會計人員委派制,就是降低這種影響的嘗試。在確認制造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責任者時,應將考慮的重點集中在會計信息失真的利益獲得者身上,從根源上防止有關人員通過會計信息失真謀取利益。我國會計法將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責任歸咎于會計人員,沒有找準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根源,治理效果并不理想。會計法在這方面則有了很大改進,明確了企業負責人對會計信息失真所承擔的責任,這樣就可以大大降低企業負責人對會計信息質量的不利影響,并促使其加強企業會計工作的管理。加大對會計信息失真治理時的執法力度,我國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普遍存在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有關部門執法不力。由于有些部門對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檢查不夠,處罰不力,致使許多會計信息失真既未能充分暴露,造假者也未受到應有的處罰,從而導致會計信息造假行為愈演愈烈。
3 結束語
隨著我國企業發展進程的加快,在企業的經營發展過程中,會計信息的真偽將直接影響著企業的正常經營發展需要,影響企業經營者的正確決策,同時,會計信息失真,還會對企業的經濟利益造成一定的,所以不論是會計人員、企業經營者、上級監督管理部門等都需要在工作中對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進行詳細的分析和了解,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使企業的會計信息得以保持真實性,促進我國的經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文錦.再論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對策[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