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研究TC4鈦合金不同原始坯料對精鍛棒材顯微組織的影響,為合理制定精鍛坯料鍛造工藝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TC4鈦合金;精鍛棒材;顯微組織
TC4鈦合金的名義成分是Ti-6Al-4V,是航空航天等重要用途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鈦合金,其精鍛棒材是航空發動機壓氣機轉子和靜子葉片的主要用材,因此,精鍛棒材的質量對航空發動機的質量和壽命起著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坯料對TC4鈦合金精鍛棒材顯微組織的影響。試驗共選用四種不同原始組織的坯料,精鍛工藝采用相同工藝參數(同一變形溫度、相同變形量),隨后通過對比分析原始坯料顯微組織對精鍛棒材顯微組織的影響,確定了合格的精鍛棒坯的顯微組織類型,為合理制定精鍛坯料鍛造工藝提供了依據。
1 試驗過程及結果
1.1 原始坯料
從圖1~圖4可見,未進行熱處理的熱鍛態顯微組織為等軸α+β轉組織;經1020℃/保1.5h爐冷的熱處理后,顯微組織為粗大的魏氏組織,片狀α的厚度很大;1020℃/保1.5h空冷的熱處理后,高倍組織為魏氏組織,片狀α的厚度較爐冷后的小;1020℃/保1.5h水冷后,高倍組織為魏氏組織,片狀α的厚度與前兩種熱處理后的組織比較更為細小,為細小的針狀馬氏體組織,這是由于水冷時合金發生了馬氏體轉變。
1.2 精鍛機鍛造后組織
四種不同原始組織的坯料,在960℃由?準70mm鍛至?準27mm的棒材,變形量為85%,其同一橫截面的各部位的組織見圖5~8。從圖5可見,原始顯微組織為等軸α+β轉組織,經精鍛85%變形后,精鍛棒材高倍組織仍為等軸α+β轉組織,且等軸α尺寸有所細化。
從圖6可見,經1020℃/1.5h爐冷熱處理后原始顯微組織為粗大的片狀組織的?準70mm坯料經精鍛機85%的變形后,坯料原始組織中粗大的晶界已經破碎,初生α為扭曲的拉長α。
從圖7可見,經1020℃/1.5h空冷熱處理后原始顯微組織為片狀組織的?準70mm坯料經精鍛機85%的變形后,棒材心部高倍組織為條狀α+等軸α+β轉,邊部高倍組織為扭曲α+β轉、1/2R處高倍組織為等軸α+β轉。由此可見,精鍛機的變形方式存在不均勻性,若坯料組織很粗大,很難得到均勻的組織。
從圖8可見,經1020℃/1.5h水冷熱處理后原始顯微組織為針狀馬氏體的?準70mm坯料經精鍛機85%的變形后,高倍組織為等軸α+β轉,初生α球化的很好。
2 結果與討論
對四種不同原始高倍組織的坯料,經精鍛機變形,通過觀察顯微組織可以得出如下結果:
原始高倍組織為等軸α+β轉的坯料,按現行的精鍛工藝變形后,精鍛棒材仍為等軸α+β轉組織,棒材橫斷面上各處組織較均勻。 原始組織為片狀α組織或針狀α組織的坯料, 按現行的精鍛工藝變形后,精鍛棒材橫斷面上的組織,與原始坯料組織中片狀組織片層尺寸有關。細小的片狀組織經過精鍛充分變形,會得到較好的等軸α+β轉組織,組織的均勻性較好。原始高倍組織中片層的厚度越小,得到的精鍛棒材高倍組織越細,組織的均勻性越好,而片層厚度大的原始坯料高倍組織,經過精鍛變形,組織有所細化,但有長條α存在。
由此可見:通過以上試驗,按現行的精鍛工藝,精鍛棒材要獲得均勻的等軸α+β轉組織,必須嚴格控制精鍛坯料的組織。將坯料的組織控制成兩相區加工組織或細小的片狀組織,然后經過精鍛充分變形,即可得到理想的等軸α+β轉組織。
3 結束語
3.1 精鍛機的變形方式存在不均勻性,若坯料組織為粗大魏氏組織,變形量較大時,組織有所細化,但有長條α存在,也很難得到均勻的組織。
3.2 原始片層組織的厚度越小,得到的精鍛棒材顯微組織越細,組織的均勻性越好。
3.3 均勻的兩相區加工組織或細小的片狀組織,經過精鍛充分變形后,可得到理想的等軸α+β轉組織。
參考文獻
[1]李青云,等.稀有金屬加工手冊[C].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85.
[2]寧興龍,譯.鈦合金半成品加工[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1996.
[3]孫建科,等.我國船用鈦合金研究、應用與發展[J].金屬學報,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