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分析了鐵路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管理體制不健全、施工人員整體水平比較低、質量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識不高等問題,結合鐵路工程施工的特點闡述了改進建議和具體措施,提高鐵路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高效性。
關鍵詞:鐵路;施工管理;對策
1 管理現狀
1.1 好的一面
1.1.1 大規模、高標準、任務難度大。依據國務院頒發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的要求,至2020年我國要建成長達10萬km的鐵路營業里程,其中1.2km用作客運專線,繁忙干線應客貨各走一線,復線率與電化率均都要在50%以上。此次制定的中長期鐵路網發展計劃,在規模跟標準上是我國前所未有。因此我國鐵路部門應從建設理念、技術標準、項目質量、過程管理、技術設施、施工組織等不同方面,都提出新的要求。參與建設的鐵路管理人員其應具有參加高標準鐵路建設工作的經驗,其建設能力與管理水平都要經得起考驗。經鐵路總公司獲批后,大規模建設活動正式開展并逐漸進入關鍵階段,尤其是當第一批標準高、質量優以及速度快的客運專線開始動工后,鐵路建設也進入了新的高潮期。
1.1.2 投資多,參與單位多。《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提出對新建鐵路分類投資建設,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或通過鐵路發展基金參與鐵路投融資,從而實現多方式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融資觀念的提出,意味著鐵路建設的準入門檻變的更低,更多的社會資金融入使得建設過程更加的輕松,同時由于利益性關系,建設過程被更多的社會群體所關注、監督,工程建設質量得到有效的保障。
1.1.3 后期維護管理到位。今年來鐵路運營單位加大了對鐵路基礎設施、線路的維護保養、改建等方面的力度,日養護、周巡檢、月巡檢、季度聯檢等等檢查保養方式,不僅保證了線路運營的安全,同時大大增加了線路的使用壽命。
1.2 不好的一面
鐵路建設管理不符合新時期的要求。當前鐵路建設的特征是大規模、高標準,因此建設隊伍要擁有更高的技術水平與管理水平,以往的管理模式,包括管理理念、措施及管理工具等都無法滿足當前的需求。鐵路建設管理模式目前正處在轉型時期,由以聽從計劃指令和服從行政管理為主轉化為以市場化運作為主,目前鐵路建設在總體格局上已經初步形成市場化運作,但在歷史因素影響下,有實力參與鐵路建設招標和中標的企業都是原鐵路部門的下屬單位,其中包括有勘測、設計、施工以及監理等類,這些企業的實力往往不能滿足新時期下鐵路建設的需求,限制了鐵路建設的發展速度及其建設水平的提升。
2 重點分析出現不好一面的原因
2.1 缺乏完善的管理體制
我國進入大規模、高標準鐵路建設的時間較短,對相關項目的研究也不夠深入,在鐵路建設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體制。完善的管理體制要求鐵路建設的管理機構和管理部門都做到分工明確,管理人員各司其職,但實際上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裁減管理人員人數,從而導致管理人員一人肩負數職的現象,使有的管理工作缺乏落實力度,造成管理效果下降。
2.2 施工人員整體水平不高
鐵路建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施工人員的工種不一,因此施工人員的職業素質與技術水平直接影響整體工程質量。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鐵路施工對施工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的要求在不斷提高,施工人員需要通過不斷學習充實自己。而現在鐵路建設中職業素質較高的人才并不多,懂技術、懂管理以及懂法律的復合型人才更為緊缺,進而加大了管理難度、增多了管理成本、管理效果也受到影響。
2.3 質量管理力度不足
鐵路建設大規模展開后,部分企業為獲取競爭優勢,一味追求建設速度,而不重視建設質量控制,使得工程出現不合格、不安全的情況。一方面,鐵路建設施工人員數量眾多,難以對全體人員實行嚴格管理,部分人員違規操作會影響工程整體質量。另一方面,鐵路建設施工使用的建設材料種類多、數量大,很難實行嚴格控制。
2.4 施工人員安全意識低,職責不明確
鐵路建設的特點是施工點多、線長、人員分散,施工人員如果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識,極易出現安全問題。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也會因此受到影響,甚至會導致企業聲譽下降,直接影響到企業長遠發展。鐵路建設管理必須要重視工程安全控制。雖然制訂了關于鐵路建設的安全管理規章與安全責任制度,但在實際實行過程中,會出現層層減弱的問題,施工現場往往缺乏完善的制度約束,施工人員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識。要杜絕安全事故出現,就應在施工現場加強管理,并重視施工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培養工作,將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消除。
3 改善當前管理狀況的措施
3.1 重視方式創新
當前我國鐵路管理正在進行體制改革,同時其市場化進程也在不斷加快,鐵路建設的投資形式日漸多元化,參與建設的企業之間以及企業和政府之間的關系在不斷變化。鐵路建設呈現出大規模、高標準的特性,而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其的需求。鐵路建設對信息技術的需求加大,信息技術能虛擬的呈現各類技術在鐵路建設中的開發與應用,因此大規模線性工程可使用其虛擬建設的全過程,因此鐵路建設應重視信息技術在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3.2 實行責任體系
項目法人負責制目前正在鐵路建設中不斷推行,但有的項目公司只是負責局部項目,其并沒有全程參與前期論證與決策工作。參與建設工作的公司還未將責、權、利很好的結合起來。我國鐵路建設急需形成“政府引導、業主負責、市場運作以及依法管理”的局面。
3.3 合理制定工期目標
隨著客運專線對列車速度的要求進一步提高,此類鐵路對運營后的指標控制也更加嚴格,因此必須要合理制定工期目標。目前施工中的客運專線制定的工期指標大多比較緊張,加大了工程質量與投資的控制難度。因此制定合理工期目標,在目前缺乏高標準、高技術及成熟關鍵技術的現狀下,顯得非常重要。
3.4 建立完善的鐵路建設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
目前傳統的鐵路設計和施工以及養護已經不適應在高速鐵路中應用,高速鐵路在質量和技術等方面對傳統鐵路的設計與施工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鐵路建設階段就應建立完善的鐵路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并制定合適的技術條件與質量驗收標準,盡快形成技術標準設計規范,確保工程質量滿足設計技術標準的要求。同時加速建設技術檢測系統,將經驗型施工轉變為技術型施工。
3.5 健全項目定價機制
我國鐵路建設目前其定價機制發展不健全,尤其多條大規模、高標準客運專線建設后,其定價機制變得日漸不適應。我國鐵路定價機制應按照“控制量、市場定位、競爭費”的方向實行改革,并以“量價分離”和“工程實體性消耗與施工措施性消耗分離”的要求,在國家宏觀調控的領導下,制定出健全的鐵路建設定價機制和評估模式。
3.6 完善人才培養體系
鐵路建設的熱潮不斷掀起,參與鐵路建設管理的施工人員不管是數量還是質量都不能滿足現階段的需求,懂技術、懂管理、懂法律的復合型人才更是緊缺。管理人才的缺少將成為限制鐵路建設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為了改善這種狀況,鐵路建設部門應在加大現有人才分析的基礎上,實行激勵機制,并重視人才培養工作。
4 結束語
鐵路建設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施工管理是鐵路管理的重點部分,將直接影響管理的整體效果,應重點對待。對鐵路建設施工管理進行不斷優化,并重視管理效果提升,對鐵路管理與施工企業而言都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劉龍才.關于我國建筑施工企業質量管理的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1(12).
[2]張春洪.建筑施工管理創新研究[J].中國城市經濟,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