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現代企業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就必須要提高其自身的科技水平,不斷增強其競爭力,這樣才能立足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要想獲得發展,就要不斷的進行創新,吸引其更多的先進技術與知識,最終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減少企業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但從長遠的發展機制來看,只注重創新遠遠還是不夠的,還要建立相應的創新管理機制,科學的進行人力資源的管理與調配,做到\"以人為本\",不斷吸納更多的創新型人才,與企業的組織有機結合在一起,推動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
關鍵詞:創新型人力資源;人力資源流動;博弈論;評價機制
1 引言
創新型人力資源主要是指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兩個方面的內容。創新精神,就是要求我們要不斷的開拓視野,敢于打破原有的陳舊思想,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注入新的思想與活力。創新能力,要求我們要不斷的加強創新實踐水平,不能將創新只停留于思想之中,要不斷的給予實踐,從中發現新的問題時再給予更好的指導與糾正。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我們要不斷的完善創新型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以人為本,不斷的推動其社會與經濟的發展進步,這也將是未來各個國家綜合競爭的主要因素之一。
影響創新型人才建立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產業結構的調整、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的整體發展趨勢、人員的競爭情況以及人力資源結構的調整等方面。就目前中國的發展趨勢而言,要想整體的發展經濟,就必須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不能將人力資源集中也不能將其分散,要做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評價模式,客觀的以事實為依據進行綜合的評價,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充分利用人才的力量,推動一個企業以及地區的經濟發展,采用科學的計算方式正確的評估人才,用博弈論來進行分析,通過評價機制更好的建立人力資源管理。
2 創新型人力資源流動現狀和評價機制
2.1 我國創新型人力資源流動的現狀
目前,國家間的人力資源流動趨勢存在不平衡的問題,基本上是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從社會和政治不穩定的國家流向社會相對穩定、政治氣候寬松的國家。我國曾經長期執行一整套由國家進行統一計劃、培養、使用的人力資源制度,隨著社會發展,其弊端日益顯現,單一的制度和方法較大程度上壓制了單位和人力資源的積極性,造成人力資源群體結構不合理。在1977年9月,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根據世界發展的新形勢,指出了人力資源流動的思想。市場法則決定了人力資源流動的方向。作為創新性人力資源的主力軍,科技人力資源的發展為國民經濟、文化的大發展貢獻重要力量。在《國家中長期科技人力資源發展規劃(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要確立市場在科技人力資源流動和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健全科技人力資源流動和利益保障機制。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和規范化、專業化人力資源市場的建設,為科技人力資源流動提供良好的服務。要根據國家和地區產業發展需求,優化科技人力資源隊伍的結構和布局,形成各類科技人力資源銜接有序、梯次配備的合理結構。要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進科技人力資源供需之間結構性矛盾的解決。加大政策引導力度,消除制約科技人力資源合理流動的障礙,推動科技人力資源深入基層創新創業,提供科技人力資源支持來促進新農村建設和企業發展。另外,早在2004年8月,我國就正式施行《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這一辦法的實施對中國吸引國際人力資源起到促進作用。
2.2 創新型人力資源流動的評價機制
創新型人力資源流動相對的則是常規人才的流動,它主要是指人們缺乏主動創新的精神,思維觀念相對較保守,一般情況下是受到利益的驅使而行為上的一種流動方式。然而創新型人力資源流動是人們主觀上的一種改變,他們勇于創新,敢于挑戰新的事物,主動去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人要想全面的發展與進步,就要不斷的進行創新。利用創新的思維觀念來指導實踐,只有這樣才能推動事物的發展,而且全面發展也是為了更好的完善自己,人力資源的流動是自然一種最大化的資源分配方式。簡言之,創新型人才是一種追求個性自由,獨立發展,可流動的一種積極向上的行為。利用創新型人力資源流動的評價機制可以更加客觀公平公正的加以引導企業以及個人的發展,而不是將其捆綁在一個位置上,不能得到良好的發揮。這種評價機制可以更加完善人力資源的管理,真正的做到人才的合理利用。
3 博弈論和勝任力模型
3.1 博弈論在人力資源中的運用
對于企業而言,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就必須獲得更大的動力與活力,人力資源作為企業的重要發展機制,要不斷的進行完善與加強。很多企業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而忽略對于人才的培養與支持,因機制、文化不同,從而缺乏凝聚力和核心創造力,這樣就很容易導致人才的大量流失,進而影響企業的發展。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要進行不斷的深化來完善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在企業人資中利用博弈論理論,主要指在平等的對局中各自利用對方的策略變換自己的對抗策略,達到取勝的目的。將優秀的人才吸引到企業內部管理層之中,合理的分配人才的使用情況,避免人資的重置與浪費等現象的發展,進而調動其積極性。
3.2 創新型人力資源評價方式
顧名思義,評價機制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智力型;二是非智力型。兩者在整個機制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人,作為人力資源的主體,必須以誠信為根本,嚴禁抄襲與編造各種虛假信息,最終將導致工作的難以順利開展。創新型人力資源管理的建立正式將人才進行合理的利用與分配,充分做到了重視人才的目的。
4 結束語
人力資源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發揮著決定性意義。培養創新型人力資源,要使其成為具有國際競爭意識的人力資源,以全球性眼光審視人力資源培養的標準、內容、層次和機制,使之具有國際適應能力。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居世界第一,研發人員總量居世界第二。在創新型人力資源流動中過程中,作為各級管理部門、企業人事單位應該堅持以下基本原則:①在人力資源流動時要堅持激勵原則。通過激勵可以激發創新型人力資源的正確動機,調動其積極性。②最大限度地實現公平和公正。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和待遇留人的原則,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資源資源,從而激發整個社會的活力;③要創新地運用協調原則。按照人力資源知識以及結構原理,在使用和管理時,要充分考慮個體能力范圍的能級對應,同時還要考慮人力資源群體的能級組合的協調狀況。發揮人力資源的整體效益,建立新的考核標準和正常的考核程序,實行動態管理,打破固定身份和終身制。努力創造舒心寬松的生活工作環境,在人力資源流動的過程中具有不俗的吸引力。
參考文獻
[1]張孝義,楊靜萍.創新人才影響因素及培養策略[J].黃山學院學報,2010(1).
[2]郭世田. 當代中國創新型人才發展問題研究[D].山東:山東大學,2012.
[3]羅蕭. 知識型企業人力資源流動研究[D].廣州:廣東工業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