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編輯工作既要對作者負責、對讀者負責,又要對出版社負責,還要對國家的文化產業負責,可謂責任重大。因此,編輯應正視自身價值,培養工作能力。這種能力是多方面的,文章對此進行了相關總結。
關鍵詞:圖書編輯;工作;能力
1 溝通能力
編輯工作離不開組織活動,需要各環節通力合作、配合,在組織活動中,有效溝通是保證組織間高效運作、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編輯工作離不開溝通。
首先,要做好與作者之間的溝通。作者不僅是編輯實現圖書選題策劃的源泉,好的作者還能夠幫助圖書進行宣傳與推廣,幫助出版社順利實施出版計劃。其次,要做好與設計人員的溝通。因為圖書的裝幀設計對圖書銷售影響很大,而編輯對圖書的內容很了解,為了將書的內容、思想融入到整體設計中,需要編輯與設計者進行有效地溝通。目的是使圖書在上市后,能夠通過圖書的整體設計,在短時間內吸引讀者。再次,要做好與營銷人員的溝通。圖書出版的服務對象是讀者,一本書想要到達讀者手中,一定要經過營銷渠道,編輯有必要配合營銷人員對圖書進行宣傳,并且在定價、出版數量、出版周期、成本控制過程中,與相關人員溝通,以便確定圖書的市場定位。
2 選題策劃能力
圖書選題策劃貫穿于圖書組稿、編輯、設計、印刷、宣傳及發行各個環節。而編輯是圖書選題策劃的主要提出者、執行者和實現者,因此,選題策劃能力是編輯必須具備的能力。編輯要能夠制定出書規劃,包括圖書對應的讀者對象、其內容的編排結構、作者的選擇及對其寫作上的要求、圖書的裝禎設計思想、營銷宣傳方案等。編輯工作具有極大的創造性,成功的選題策劃會給圖書帶來活力,體現編輯和出版社的風格,突出圖書整體思想,提升圖書質量和水準。如果只有作者的勞動而沒有編輯的構思,編輯工作就成了只是技術性的加工整理工作,在今天圖書出版市場的激烈競爭中,是很難生存的。
編輯要實現選題策劃能力,首先,應該培養精品意識。圖書的出版一定要有精品意識,要出就出有份量的。其次,培養品牌意識。圖書的雙效益始終是出版社追求的不變目標。在注意力稀缺和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中,一定要堅持走品牌化道路。再次,培養創新能力。創新是圖書選題策劃的靈魂。選題策劃的創新不僅是內容的創新,還是功能的創新、載體的創新、流程的創新。
3 信息采集能力
編輯的工作始于選題的策劃,而選題的策劃工作又往往始于信息的采集。通過對讀者需求、市場前景、自身條件等諸多因素的考量,加上編輯的工作經驗,在對采集信息的分類整理、綜合研究的基礎上,編輯工作邁出了第一步。信息采集包括:(1)對讀者信息的采集。(2)對國內外圖書出版物市場有關信息的采集。(3)對其他出版社相關圖書選題、出版信息的采集。(4)對各學科、專業、行業最新發展動態的采集。(5)對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的信息、重大活動和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信息的采集。(6)對作者隊伍信息的采集。(7)對發行信息的采集。
編輯應具備信息采集的能力,對于編輯來說,信息是選題之源,是編輯工作的第一步。編輯在圖書選題策劃之初,就應該認真整理分析和選題內容相關的信息,并確保信息的真實、準確和完整,以達到編輯工作順利開展之目的。
4 審稿能力
編輯加工能力是一門需要多學科知識的復雜工作,是每個編輯都必須具備的基本功。其職能包括完成對書稿的審讀評價,提出完整的書稿修改方案,確認書稿質量并收定稿,撰寫審讀報告;進而對書稿做文字加工和技術處理,使之達到出版要求、保證出版質量,進行交排版制作,并負責統改校樣。
編輯加工的內容從以往傳統的文字內容為主,以文帶圖,正文中有少量插圖,已經進化到以圖帶文,圖文并茂的時代。圖書形式的進化也更新了編輯加工的概念。從只進行文字加工、版式設計,擴展到包含書稿的文字、插圖處理,圖文的版式處理等書稿后期處理的各個環節。而且編輯更肩負著對書稿內容的把關、導向的把關、學術的把關等更高層次的使命。
5 營銷策劃能力
俗話說:“酒好也怕巷子深?!眻D書內容價值的實現和編輯創造性勞動的實現,都要通過其市場價值的實現來體現。編輯應該培養圖書的市場營銷策劃能力,應該加強服務意識,負起推廣、傳播的職責。圖書營銷意識應貫穿于圖書出版的全過程,這是為了保證經濟效益必須要做的工作。
編輯工作和營銷工作一體化是出版產業化和市場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出版業今后的發展方向。編輯營銷可以采取送樣書、座談、調研、開首發式等活動。營銷策劃的主要內容,是在進行科學、嚴謹的市場分析和論證的前提下,預測選題方案實施的成功率,疏通各種銷售渠道,收集各渠道的反饋信息,從而確定圖書市場的容量與空間,落實圖書印量,并對銷售環節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分析,制定規避風險的方案。
6 宣傳能力
由于編輯對圖書內容和裝幀的了解遠勝于發行人員,所以肩負圖書的宣傳工作義不容辭。宣傳包括對經銷商的宣傳、對讀者的宣傳、對本社發行人員的指導、網上宣傳、書評等等。根據不同的對象,宣傳的側重點也會有所不同。經銷商關心圖書定位、特色、亮點、渠道等方面的信息;而讀者更關注圖書內容、涵蓋信息、知識的容量等方面的信息。書評需要針對不同的讀者,提綱挈領,充分展示圖書亮點。
編輯可以通過新書發布會、新書預告、作者簽名售書、撰寫圖書評論、提供贈品、制定折扣等方式幫助發行人員促銷。
7 知識儲備能力
編輯一切工作的完成均要建立在自身專而博的知識儲備基礎之上。編輯工作的創造性、技術性要求編輯人員必須具備與其職業相適應的知識結構。這種知識結構應該專而博,專是指編輯人員應及時了解和掌握出版行業的發展規律、出版政策,對出版專業領域里的研究熱點以及相關代表性學術研究人員有較深入地了解,對出版物產品的未來熱點、熱銷走向有較準確的預測,對選題操作的全過程有全面的考慮和統籌安排;博是指對專業知識以外的知識要有所涉獵,要有一定的外語知識、現代漢語知識、古漢語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和美學知識等。
這些專而博的知識儲備要靠編輯持之以恒的學習獲得。活到老,學到老,編輯要培養學習研究意識,一方面,出版一個領域學習一個領域,學習一個領域掌握一個領域,通過出版實踐儲備知識;另一方面,要多讀書、多看報、向作者讀者學習,關注時事熱點、向國內外同行業學習。編輯知識的儲備可以為以后的選題策劃創造條件、提供保障。
8 主題出版能力
編輯工作要有責任意識。責任意識是編輯工作的前提。貫徹黨的方針政策、確定編輯方針、制定出版計劃、審核稿件、組織作者完成寫作方案,保證公益性圖書、主題出版物的出版,是編輯職責的重中之重。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和出版產業化時期,國家對主流媒體的要求越來越高,期望越來越大,出版產業面臨的新環境、新問題也越來越多。編輯往往表現出責任意識不強,監督、把關作用發揮得不夠,這是當前出版社編輯業務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編輯要深知自己的責任,做到于工作瑣碎中思想不陷于瑣碎,時刻保持頭腦的清醒,成為出版一線工作中的把關者和引路人。
編輯在工作中需要具備和培養的能力還有很多,比如競爭能力、成本核算能力、寫作能力等等,需要每個編輯在工作中細細體會,此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