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數字化測繪技術也得到了飛速發展,和傳統的測繪技術相比,數字化測繪技術更符合當前時代的發展要求。文章著重探討了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地形測量中的運用。
關鍵詞:地形測量;數字化;測繪技術
1 地形測量中數字化方法的優點
為滿足城市規劃建設的高精度要求,能夠更好地開發土地、劃撥土地以及利用土地,這就要求城市建設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使用大部分測繪單位通常使用的地面數字測圖的方法。使用這種測圖方法可以得到精準度比較高的大比例尺,滿足城建部門和城管部門的工作要求。
1.1 野外測圖
1.1.1 數字測圖與傳統平板測圖精度對比。在傳統平板測圖中,主要有六種誤差會給地面點平面位置的誤差造成嚴重的影響,它們是圖根點的展繪誤差M展、清繪時所造成的誤差M清、地形圖上地物點的刺點誤差M刺、測定她物點的距離誤差M距、測定地物點的方向誤差M向以及繪圖誤差M繪。因為受到上述誤差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選擇使用普通平板的測圖方法,所得出的結果就會是另一種情況,即在地形圖上的地面點的平面位置的誤差就比較大。
在使用數字測圖方法時,展點的測得并不是人為的,而是由計算機全程控制的,這樣圖根點和地物點的展繪之間可以說沒有誤差存在,就可以不予計算,所以這種測量方法的準確性相對來說就比較高。而其余的M距、M向的判斷依據就是全站儀的標稱精度和測量照準誤差。在進行觀測時,必須要將棱鏡不到位的情況考慮進去,所以一般情況下數據記錄是在照準之后才進行的,這樣安排就能夠使實際測得這個點的平面位置的精確度比圖根的誤差還小,大大提升了測量的精確度。
1.1.2 數字化碎部測量工作中的優點
采用這種作業方法的優點主要有四個:(1)在對村莊進行測量時,大部分情況下,房屋的高度是無法測量的,只能測量房屋前面的兩個點。而在使用了這種測量方法之后,就可以實現測量寬度的目的,跑點人員僅一次測量就能夠得到圖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對于地形狀況比較復雜的地區,在測繪時跑點就可以選擇比較近的地點,不必在按照順序進行跑點。這是因為繪圖員只要在草圖上注明要到達的地點,僅需要一遍就可以完成跑點,節省了大量時間,也大大提高了測繪員的工作效率。(3)在測量山區時,通常情況下,跑點員在一站僅能夠看到一部分。但是如果達到了山上之后,跑點員在本站沒有看到,這時繪圖員就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能夠通過采用有效的措施,如在山下定向、支站的方法對跑點員實行作業進行必要的指導,這樣就增加整個作業過程的靈活性。(4)當取得了原始的地形草圖之后,這就為室內編輯工作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條件,因為草圖實質上非常接近地形圖的原形,并且通過繪圖人員,編輯人員可以對實地恃況有一個充分的了解。
1.2 控制與圖根測量
由于GPS技術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再加上使用全站儀的人越來越多,使得控制網布設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明顯提高,并且形式也變得更加靈活多樣。目前,隨著現代先進測繪儀器使用范圍的不斷擴大,控制測量工作的技術和方法也得到了不斷更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3 地形圖的分幅
一般地形圖按照5050進行分幅,或者是按照4050分幅。為實現坐標自動分幅的目的,可以通過AUTOCAD2006的自動分幅功能來實現,另外,這項功能還可以使幅接臺表自動生成,還使填寫每幅圖左上角的結合表變得更加方便。對于地圖工具里而形成的AUTOCAD2006的圖框模版的圖廓,如果能夠將其中有關測量員、測繪單位以及用圖單位等信息完善好,就為咀后再次調用省去了很多麻煩。
1.4 成果圖輸出
等到圖幅分好以及圖廓整飾完成以后,測量的結果就能夠打印輸出來了。在打印完第一幅圖后,要認真檢查打印圖框的大小,檢查工具可以選擇網格尺,最好不要超過0.3mm。如果超過了這個數值,則需要通過繪圖儀進行校準,然后重新設置。在打印過程中,還要對進紙情況進行抽查以確保產品不會出現質量問題。
2 數字化地形測量的作業模式
地面數字測圖系統的模式主要有數字測記法模式和電子平板模式兩種模式。
2.1 數字測記法
數字測記法模式主要有室內成圖和野外測記兩種模式,即選擇全站儀作為測量工具,用電子手簿進行記錄,另外,草圖由人工完成,還配有編碼系統。通過電子手簿可以將野外測量數據直接傳輸到計算機中,然后再借肋成圖軟件,最后要根據參考的草圖和編碼系統編輯成圖。
對于電子手簿的使用問題,可以選擇使用全站儀原配套的電子手簿,還可以選擇使用專門記錄的手簿,也可以直接利用全站儀的存儲功能進行記錄。另外,還有很多種類的測記法成圖軟件。
2.2 電子平板法
電子平板模式主要有野外測繪、實時顯示以及現場編輯成圖三種模式。所謂電子平板測量,就是把全站儀和便攜機進行聯機,這個便攜機安裝有成圖軟件。全站儀在測站上對地形點進行實際測量,計算機屏幕能夠在現場實時地顯示圖形和點位,在符合測圖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將編輯和測量的數據進行存盤。采用這樣的測量方法,現場就等于有了一張平板儀測繪的地形圖。
3 數字化地形測繪常見問題
3.1 作業方式的選擇
數字化測繪比較常用的設備主要有全站儀和電子手簿兩種。全站儀具有很多功能,例如測高差、測邊、集測角以及測距等。電子手簿也有多種功能,例如,記錄測量數據、編碼、反映地貌等。在電子手薄輸入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就可以實現利用對講機使測站與棱鏡間進行聯系的目的。當測站照準目標后,然后操作電子手簿就可以使全站儀進行數據的測取,得到數據結果后,就可以告知棱鏡作業員跑向下一站點,可以大大提高測站觀測的速度以及增加數字化測圖的測程。
3.2 數字化地形測繪的誤差問題
數字化測繪時,采用的測距工具是精確度非常高的全站儀和電子手簿,并且沒有展點誤差。對于計算、數據傳輸以及測量的問題,都是由計算機完成的,也不會出現人為的錯誤。又因為事實上碎部點已經滿足了圖根點水平的要求,所以測量的成果質量是由描述的誤差大小決定的。
測量成果質量的描述問題和作業員對地形表達方法的認識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編輯出現錯誤的原因是記錄的問題,但是因為地形的復雜性,很難徹底避免這類問題。這類問題會對測量成果的使用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數字化成圖完成后制圖輸出必須要進行實地檢查,這樣可以發現編輯出現的錯誤并及時地改正,在解決編輯錯誤的前提下就可以把棱鏡位置的正確性問題作為影響測量成果的重要原因,這也是數字化測圖作業員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4 數字化地形測繪應注意事項
4.1 測圖單元應盡量將自然分界作為劃分的標準,例如道路、河流等,這樣就可以減少接邊的問題,也有助于地形圖的施測。
4.2 應盡量對測量到的點進行實測,測量的工具不要用皮尺。因為用全站儀所測量的速度比較遠,用皮尺進行測量達不到測量的要求。另外,還可以增加測量的精確度。
4.3 因為在數字測圖時,有很多工作都是通過計算機上完成的,因此,每個單位必須要解決如何加強檢核的問題,尤其是針對遠離業點地點的測區,更應采取必要的措施。
4.4 應該測量同一類的地物,這樣可以省去很多麻煩,并且還有利于測站上的觀測人員快速地輸入字母和數字。當然,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可以靈活地選用測量方法。
4.5 在測量等高線時,不僅要測量特性線,而且要多測量一些加密的點,這樣可以為以后計算機建模做準備,還可以更真實地反映地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