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哥出門往南洋,一路行程路頭長,阿哥到了南洋后,書信趕快寫回鄉,免得老妹掛心腸?!币皇壮錆M濃郁客家氣息,悠揚悅耳的客家山歌從“永定土樓民俗文化村”——洪坑村中古榕樹下傳來。是誰在那兒唱著動聽的客家山歌呢?
我循聲來到了村中古榕樹邊,只見足有百來個游客呈月牙狀圍著一位七、八十歲的老頭。這位老人中等身材,臉色紅潤,看起來精神矍鑠,寬大額頭上頭發倒梳回去,油光發亮。大鼻頭,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看起來特別和善的樣子,他穿著橘黃色對襟套服,左胸前赫然印著“永定客家旅游公司”綠色標識,左手拿著小竹板,右手拿著大竹板,興致勃勃地邊唱邊敲。噢!他就是“傳說”中的永定客家土樓“山歌大王”——李天生爺爺。
趁著李爺爺表演休息的空當,我徑直走上前去,主動向李天生爺爺說明了來意。李爺爺待人和藹可親,沒有一點兒架子,當他得知了我的來由后,便滔滔不絕地講起了往事:“我從小在客家農村跟一些放牛老人學唱山歌,出名后于1956年冬進京參加全國首屆農村文藝調演,在中南海為毛主席演唱客家山歌《金豐大山不尋常》。2000年底,世界客屬第16屆懇親大會在龍巖召開,在大型交響詩《土樓回響》中擔任了樂曲的山歌竹板歌唱演員,此后隨著《土樓回響》在全國各地演出,甚至演到了美國、日本等國家,都獲得了好評。2011年我還為央視電視劇《下南洋》配唱主題曲呢……”說起往事來,李爺爺臉上洋溢著笑容,滿臉的皺紋舒坦多了,似乎變得年輕許多了。
說得興起,李爺爺從口袋里掏出一副備用的竹板,現場教我怎樣打竹板。我按照李爺爺教的手法,顧得左手,忘了右手,忙得不可開交,惹得李爺爺笑哈哈。李爺爺語重心長地說:“好孩子!爺爺老嘍!現在學唱客家山歌的人少之又少,難得你喜歡,這副竹板爺爺就送給你,希望你能認真學習?!蔽腋吲d地說:“謝謝李爺爺,我一定會認真學的。您放心吧!”李爺爺滿意地點了點頭,接著又去為游客們演唱客家山歌了。
告別了李天生爺爺,手里拿著他送的那一副竹板,覺得沉甸甸的,這分明是一種責任,一種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