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媽媽給我報了寫作班,非常榮幸在寫作班里認識了胡岸青。
我和胡岸青雖然來自不同的學校,但我們有許多相同之處——同是女生,同是10歲,同是四年級學生,而且也是每個星期六下午來上寫作課。
第一次上寫作課,我就被胡岸青那種專心致志的精神深深吸引了。要知道,我們小學生最怕的是什么?就是寫作文,一遇到作文課就頭疼。第一次寫作課,老師布置的作文是記一次活動,盡管老師反復講了寫作的方法,但我們自己動筆時,我還是絞盡腦汁也寫不出來。好幾個同學也是草草糊幾句文不對題或不著邊際的話就交差了。結果可想而知,不是退回來重寫,就是補充修改。而胡岸青則不同,她不但能寫得出來,而且還寫得長,寫得深,寫得好。當她把作文交給老師后,老師看了幾句就面露喜色,頻頻點頭。看完后,老師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大聲地對我們說:“你們看看,胡岸青同學寫了800多字,而且內容豐富,結構緊湊,層次分明,語言也很生動。”停頓一會老師又說:“這篇作文推薦給報刊,準能發表。”
后來才知道,胡岸青已經有三篇作文被報刊發表了,我問她作文怎么寫得那么好,她說她二年級就報了寫作班,比我整整早一年,跟老師學了不少寫作方法,另外,她還喜歡看書,她說一些好的課外書可以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她把她曾經看過的一些書推薦給我看,比如,《安徒生童話》,楊紅櫻的《笑貓日記》,鄭淵潔的《皮皮魯》系列叢書等。有一次上寫作課,老師著重講了觀察——如何觀察植物、觀察動物、觀察人物……下了課后,胡岸青馬上沖出門外,跑到一棵山茶樹前,一邊仔細地上下望著,一邊在本子上記著什么。我好奇地走近一看,才知道她在認真觀察山茶樹,把山茶樹的根、莖、葉、花——寫下來,此情此景,我對她別提有多敬佩了。
眨眼間,一個學期過去了,當新的學期——也就是四年級下學期開學時,媽媽又接著給我報了寫作班,我以為胡岸青不會再上寫作班了,因為大部分學生學到她那樣程度就不學了,就自以為學好了。沒想到,在寫作班里我又看見了胡岸青,上課時她依然那么認真,寫作文時依然那么聚精會神。她說,學習貴在堅持,千萬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更不能因為有點進步就沾沾自喜固步自封。
她說她的作文,離真正好的作文還差得很遠呢。瞧,胡岸青這種不驕不躁努力上進的精神,不正是我們每個人需要學習的嗎?
成績來自勤奮,收獲來自耕耘。有次上寫作課時,突然有個穿著藍色長衣的男人走進教室,手里拿著一個包裹,說是老師的快件。老師接過打開一看,是一個紅彤彤的獲獎證書;再翻開證書,“哇——”老師突然變成了一個小孩子似的,大聲驚叫起來:“胡岸青獲獎了,胡岸青作文獲獎了!”我們大家一下子圍到老師身旁爭搶證書看——果然是胡岸青的獲獎證書,她寫的《從小事做起》作文,在第二屆“雪花杯”全國作文大賽中榮獲二等獎,獲獎證書還是從北京寄來的呢。頓時,我們每個人的雙眼,無不流露出羨慕和崇敬的神情。
怎么樣,胡岸青是不是一個小能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