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農業大省,自然災害對其農業生產乃至經濟和社會發展也具有更明顯的影響。目前河南正處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的特殊階段,農業保險的經營環境也在發生很大的變化,農險的功能和作用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延伸。分析河南省農業自然災害和農險的開展現狀,可以加深對農業重要性的認識,也可以對農閑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
一、農業風險的類型
河南省的農民在生產生活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和風險很多,不過通過浙江大學張躍華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學顧海英教授在2011年對河南省內7個地區11個鄉村662戶居民組織的農村農業風險問卷調查可以看出:自然風險在農戶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僅列第四。這主要是因為目前絕大多數農戶還處于分散的小規模生產條件,對于較小的風險,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利用調整種植結構的方式來進行風險分散。但是對于系統性很強的風險,農戶的這種能力將會變得十分弱小,成本會很高,從而也就不需要社會化的分散方式了。不過在農業生產中,自然災害仍舊是困擾農民的首要問題。
二、主要自然災害類型
農業生產的特征決定了其生產過程容易受到各種自然災害的侵襲。從歷史上來看,冰雹、干旱、暴雨、洪澇、病蟲害大風、霜凍等均對河南省農業生產造成過相當大的損失。從統計數據分析,河南省農作物受災的類型比較集中,以干旱、洪澇和病蟲害這三種因素為主。
三、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程度
從歷年全省農作物的受災情況來看,河南省農業歷年遭受自然災害的損失相當嚴重,其中最嚴重的2000年,幾乎有一半的播種面積收到影響。
四、發展農業保險的意義與必要性
農業保險作為保險的一種,同樣具有保險的基本職能,即分散農業經營風險和對農業風險損失實行經濟補償;以及兩個派生功能,即防災防損失職能和融資職能。而現代農業發展賦予了農業保險新的功能,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和了解農業保險,使它對河南省的農業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穩定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總體來說,河南省目前仍處于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過程中,農業受自然影響仍比較大,遭受自然災害也比較嚴重。雖然在這樣的情況下,河南的農業生產依舊取得了突出成就,但由于缺乏一種有效的風險轉移和管理機制,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始終處于高度不確定狀態。尤其是在城市化、工業化高速發展的今天,農業生產一方面長期面臨著耕地不斷減少的壓力,另一方面工業化發展已經把農產品納入產業鏈條,需要農產品充足穩定的供給,但是在近兩年由于食品價格的不斷上漲引發通貨膨脹的情況下,農產品供給以及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所要面臨的頭等問題。
(二)防范農村金融風險,改善農業經營環境
農業保險作為農村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障農村金融風險,增強農村金融服務可以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通過信貸與保險的結合,農業保險可以為農業資金融通起到配套保障作用,從而保證了金融資產安全,使農村金融體系更加健全和完善。也可以提高農村金融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使金融企業的信貸資金得以有效利用。對于農業經營者來說,有了保險的保障,農業生產趨于穩定,經營者的收益保障程度得以提高。同時由于其信貸地位的改善,可以較容易地取得貸款,有利于降低農業資金融通成本,改善農業經營環境,促進了生產規模的擴大,也提高了集約化的水平。
(三)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社區穩定
河南既是農業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多數農業人口仍然以農業作為其主要職業。很多貧困地區是因災致貧,如果他們災前有了農業保險,就可以保證受災之年通過保險補償來收回成本,災民災后自救和恢復生產的能力也會大大提高,不會影響接下來的生產,農業收益和收入也就不會總處于大幅度的波動狀態。
農業保險也是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發展農業保險有利于促進農村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事業的進步。通過開展農業保險,一方面,保證了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使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成為可能;另一方面,從事農業保險的公司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健全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經辦、代辦農民社會養老保險,充分發揮保險公司的技術優勢,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農民養老和醫療社會保障水平。
五、河南省農業保險發展的歷程和現狀
我國近代農業保險已有70多年的發展歷史。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政府經營險種逐步轉向商業化運作,業務隨即呈下滑趨勢。1991年以后,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為減輕農業保險的虧損,開始轉變經營方式,開展委托地方政府代辦、發展合作農業保險等多種經營模式的試點工作。但這些試點模式因為缺少適用法律和資金支持等多種原因,最后基本都停止了。多年來政府所給予農業保險的唯一優惠政策就是免征保險機構的營業稅。
河南省農業保險具有與我國農業險大體一致的發展歷程。自1982年開始以人保河南省分公司為主辦理農業保險業務,隨后險種及業務規模都在不斷擴大,主要涉及種植業和養殖業,相繼開辦了小麥種植成本保險、果樹保險、林木火災保險、大牲畜保險等險種。但在1993年以后,由于農業保險發展受到諸多因素限制,賠付率高居不下,經營長期虧損,農業保險業務也逐步萎縮。1996年,由于各保險公司開始商業化轉型,國家對屬于政策性險種的農業保險也不再有任何補貼。農業保險的商業化運營,使經營農業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風險業務集中,再加上賠付率較高,從而形成了“小保小賠,大保大賠,不保不賠”的現象。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年“三農”問題重視程度的不斷加大,農業保險的發展也開始得到各方面的關注。隨著《河南省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方案》的推出,人保財險河南省分公司開始承辦奶牛和肉雞保險,中華聯合保險河南省分公司承辦煙葉保險。同時規定試點地區市縣級財政部門對試點險種進行保費補貼。目前,隨著試點地區農業保險的開展,河南省政策性農業保險將會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