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舞臺表演事業的不斷發展,服裝設計逐漸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尤其是現代舞臺表演中的服裝設計更是具有了特殊的形態美。在整個服裝設計當中,這種形態美是由服裝自身帶有的獨特性質和功能所決定的,是一種不同于普通服裝的形態表現形式,它是將整體同局部之間進行完美的融合,或修形,或夸張,并且充分融匯了符號元素,使服裝具有更加強勢的張力。
關鍵詞:舞臺表演;服裝設計;形態美法則
在整個舞臺表演服裝設計中,形態美法則使服裝在形式、結構等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例如,服裝的整體舞臺表現效果更加完整,將服裝的局部性同舞臺的整體性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在視覺上給觀眾呈現出更加刺激和帶有張力的服裝設計等等,這不僅給現代舞臺表演增加了很多新鮮的元素,同時也使舞臺表演中服裝設計的整體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由此可見,形態美法則在舞臺表演服裝設計中的重要地位。
一、整體與局部相協調的法則
現代舞臺表演的服裝設計中,在形態美法則的作用之下,使服裝設計具有了更加協調的表現形式。一方面,從服裝設計的整體看來,舞臺服裝具有了更加集約的特點,這種集約的特點尤其是表現在色彩的疊加方面,將簡單的色彩進行合理的分配與組合,并且保證選用色彩時能夠將色彩同舞臺的整體性達到統一,以獨特的服裝設計效果來增加舞臺表演的水平,將舞蹈的主題和情景更加全面的渲染出來。
另一方面,舞臺表演中的服裝設計在追求與舞臺達到整體統一的同時,也更加注重對局部效果的強調。這種局部性主要體現在服裝自身的設計上,在整體舞臺效果的大背景之下,盡可能的賦予服裝更加完整的局部性,使服裝具有特色,能夠給觀眾帶來更加刺激的視覺效果,并且將舞臺表演的主旨和內涵通過一種更加獨特的形態美展現出來[1]。
但是,這種整體上的集約性和局部的強化性是不能夠等同的,也不能只是單純的注重對整體或者是局部的追求,若過分注重整體的集約性,就會削弱局部服裝設計的作用,影響整個舞臺表演的效果,反之,若只是單純的重視對局部服裝設計效果的追求,又會喧賓奪主,失去舞臺表演的藝術表現力。因此,應該更好的實現整體的集約性和局部的強調性二者之間的統一。
二、或修形,或夸張原則
所謂的修形,是指在服裝的裝飾下,使形體能夠呈現出更加類型化的趨勢,同時注重不同性別的不同體表特征。而夸張同修形相反,是指通過服裝的裝飾,使形體改變原有的形態,而以更加“大”、“圓”和“方”等形式呈現一種夸張的效果。
在舞臺表演中,通常要避免缺乏傾向性的輪廓造型,更不能平和無奇,而是應該使服裝帶有強烈的感染力,要么以修形來對形體進行塑造,要么以夸張來增加服裝的表現力。但是,不論是修形還是夸張,都是通過對服裝的外形進行改變,進而使形體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的一種舞臺表演服裝設計。也就是說,在進行舞臺表演服裝設計時,應該將修形和夸張兩種不同的設計風格以更加完整的形式展現在舞臺表演中[2]。
修形與夸張是在形態美原則的作用之下,產生的兩種不同設計風格,二者既統一于舞臺表演的整體,又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和表達方式,但是都能夠將形體的輪廓價值以不同的方式展現出來,使表演者的形體藝術能夠同舞臺表演藝術相結合,并且同時作用于舞臺表演的整體當中。
三、充分融匯符號元素的原則
舞臺表演始終都是一種帶有民族性質,并且旨在體現民族風情的藝術表現形式。伴隨著舞臺表演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符號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地位也逐漸凸顯出來,成為形態美法則中不可缺少的藝術載體。
因此,在進行舞臺表演服裝設計時,應該注重對符號元素的融匯,以符號元素中強烈的民族特色和意義來統一于舞臺表演的主題,達到服裝同舞臺之間最佳的結合,以帶有強烈符號元素的服裝來進一步增強舞臺表演的效果,同時又將舞臺表演中所蘊含的主題和價值通過符號元素體現出來,實現二者之間的相互促進和相互影響。因此,在舞臺表演中應該更加注重對符號元素的運用,促進舞臺效果和服裝設計的最佳統一。
四、增強張力的原則
近年來,舞臺表演的形式逐漸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并且在服裝設計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些紛繁復雜的舞臺表演和琳瑯滿目的服裝使人們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視覺疲勞,加之人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要求精神釋放的需求不斷加大,這就對舞臺表演中服裝設計的張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舞臺表演本身就是動態性的藝術表達方式,表演者在動態中將各種不同的形體姿態和服裝道具等表演元素融合在一起,進而達到對張力的詮釋。
因此,若想要增加舞臺表演中服裝的張力性,就應該充分把握形態美原則,設計出張力性較強的服裝,并加以隊形、姿態和色彩等方面的搭配和運用,使整個舞臺表演展現出強烈的張力,以滿足受眾需求[3]。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現代舞臺表演中,服裝設計應該始終把握形態美的原則,包括整體與局部相協調、或修形,或夸張、充分運用符號元素和加強張力等幾個方面,使整個舞臺表演能夠呈現出更加具有活力和激情的效果,給觀眾帶來更好的舞臺表演。
【注釋】
[1]鄭丹蘅.我國現代運動會開幕式大型團體操表演服裝的演變及發展趨勢初探[J].華南師范大學,2010(22):109-121
[2]趙偉月.淺析中國二十一世紀初的表演服裝[J].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11(16):94-104
[3]鄭丹蘅,齊占霞.我國大型團體操表演服裝的演變及發展趨勢[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5(05):68-89
【作者單位: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