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是射頻識別技術與互聯網結合而成的新型網絡,這種新型網絡的資源尋址需求方式和互聯網有著共通點。物聯網的資源尋址是為了以確保物品的相關信息能夠被高效、準確尋址。現在的物聯網尋址還是在初級階段,就是主要依靠互聯網的搜索物品功能。
關鍵詞:互聯網;物聯網;契合點;發展
一、物聯網及相關技術概述
物聯網運用的核心技術是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技術。通過RFID技術可以實現讓不接觸的信息能夠得到識別,這是當前很熱門的一個技術。該技術最初的應用是在軍事方面,二戰的聯軍和德軍的戰斗機區別度不夠,往往造成誤傷。美國學者致力于研究出能夠更好的識別盟軍和敵軍的技術,才產生了RFID技術。現在的RFID技術不僅能運用在軍事領域,也廣泛的應用在工業、商業等眾多領域,其適用范圍有了很大的擴展。比如,在超市里進行購物的條形碼,也是運用這一技術,大大的減輕了售貨員的工作量。
隨著互聯網技術在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的泛化,也給RFID技術提供了一個新契機。RFID技術能為互聯網化走向大眾提供很多技術的支持,同樣,互聯網的發展也為RFID技術不斷拓展和深入。兩者的結合,能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
而物聯網這一概念的核心就是RFID技術與互聯網的結合。這種新型的網絡模式能為人生提供更為人性化的服務。比如物品與人的交流,物品與物品的智能化交流等形式。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的洗衣機可能會根據不同衣服的面料而自動的調節水溫,自動的控制洗滌的時間;我們汽車如果發現司機飲酒,將自動關閉引擎。這些人性化的服務會隨著物聯網的發展真正的進入人們的生活,真正的讓科技為人服務。
二、物聯網的特質
1.物聯網能實現物品自動化的全程跟蹤。物聯網能為在物流供應鏈中對物品進行跟蹤和追溯,這種特質能提高物流的工作效率。我們知道,物流快捷性和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兩個因素。物聯網的應用,能提高物流的快捷性。同時,因為全程跟蹤物品,也會大大的降低物品丟失的概率。這種功能更具有現實的意義,比互聯網在物流的應用方面有更現實的功能。
2.物聯網資源的分級結構特點。物聯網資源的分級結構特點有著和互聯網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很多不同。其中物聯網資源的未和性和分散性是區別于互聯網的最大特點。孔寧在他的博士論文《物聯網資源尋址關鍵技術研究》中提到:“未知性會導致具有該特性的物聯網資源名稱不能直接作為基于分級式尋址算法的資源尋址系統的輸入,分散性會導致具有該特性的物聯網資源名稱不能直接作為物聯網資源尋址系統的輸入”。這些資源分級結構的特點,也決定了物聯網尋址有著自身不同于互聯網尋址的特點。
3.物聯網尋址在保護隱私方面更穩定。物聯網在尋址的時候是針對物品真實信息的準確定義,在高效的同時,有著更安全的特征。它需要從尋址的保密性、完整性等多方面著手,也有著更好的安全機制。
4.物聯網有極大的商業可能性。現階段對物聯網的研究,就要集中在物聯網的核心技術和物聯網的應用性等方面。但是總的來說,物聯網的商業價值還沒有完全挖掘出來,它的商業價值的開發,還停留在初級階段。之所以說停留在初級階段就是因為它的商業價值還主要體現在電子商務業務和電信業務方面,更多的商業領域還沒有真正走向用戶。我們前文中提到的,能根據衣服面料改變水溫和洗滌時間的洗衣機,以及能發機司機飲酒自動關閉引擎的洗車等等還只是在設想階段。這些技術真正的進入普通人的生活,并且得到商業推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然也有更多的商業價值的可能性。
三、物聯網與互聯網的契合
1.在信息傳遞應用方面。我們知道物聯網在對物體的感知方面有著全面的特點,它能感知人工智能物品的全方位的動態。比如PC、手機、傳感器、攝像頭等等。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它能感知的信息將更為豐富和本質,比如物體的濕度、溫度、材質、密度等等。
信息的感知是為了能更好的進行信息的傳遞,在物聯網信息的傳遞中,無線網絡普及的提高,提高了物聯網信息傳遞的效率。同時,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也為互聯網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當前的網絡普及雖然大大的提高,但是還不能滿足物聯網發展的需要。要在我國的城鎮化過程中,提高鄉鎮的網絡普及率,這樣無論對互聯網的發展還是物聯網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2.信息收集方式有共通點。我們知道,互聯網是通過一個開放的方式,把人工收集起來的關于咨詢的具體信息,放在一個全球都開放的窗口上面,這是互聯網網的特點。而物聯網是自動化的收集物品的信息,實現物與物的交流,以及物與人的交流。形象的說,物聯網在信息收集方面和互聯網有很多共通點,物聯網更像是一個局域網,它是一個被局限了外延的互聯網。
3.物聯網和互聯網一樣,它們的安全都存在安全隱患。物聯網和互聯網都需要很多的安全保護。對于互聯網的安全保護,這是大眾比較熟知的,每個網民都基本會用“360”、“瑞星”、“金山”等等常見的一些殺毒軟件,對網絡安全也有一定的常識。
但是物聯網的安全問題,同樣和互聯網一樣,不容忽視,甚至有著更強的安全需要。因為物聯網比互聯網的實用性更強,更深入人的生活,在這個意義上,它必須有更強自身安全意識和安全應急措施。物聯網的安全系統,有八個尺度和標準:“讀取控制,隱私保護,用戶認證,不可抵賴性,數據保密性,通訊層安全,數據完整性,隨時可用性”。這一點和互聯網是相通的。由此可見,物聯網和互聯網在安全方面,有著同樣的需求。
四、結語
物聯網和互聯網盡管有著不同的特點,兩者的應用范圍也不相同,但是兩者仍有很多相通性。在信息資源的收集和傳遞方面以及它們各自的安全系統的需要方面,都存在著契合點。
【參考文獻】
[1]朱洪波.楊龍祥.物聯網的技術思想與應用策略研究[J].通信學報,2010(31)
[2]李航.物聯網的關鍵技術及其應用前景[J].中國科技論壇,2011(01)
[3]沈蘇彬.范曲立.物聯網的體系結構與相關技術研究[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9)
【作者單位:周口市社會勞動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