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前教育是普及性教育,它是面向全體幼兒進行德、智、體、美、勞素質全面發展的教育,要使幼兒全面發展必須重視藝術教育。藝術教育是塑造全面、和諧、健康人格的必要手段,其中舞蹈教育是藝術教育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而舞蹈這一學科在于昭示人類對美的自然需求和審美欣賞,提高個人的藝術素質;傳播人類情感的信息,陶冶人類的情懷,提高社會的整體藝術境界。
關鍵詞: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素質培養
學前教育是普及性教育,它是面向全體幼兒進行德、智、體、美、勞素質全面發展的教育,要使幼兒全面發展必須重視藝術教育。藝術教育是塑造全面、和諧、健康人格的必要手段,其中舞蹈教育是藝術教育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素質教育的加強和重視,人們越來越看到舞蹈藝術在陶冶和美化人的情感思想,道德情操,以及在加強禮儀、優美體態、增進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運用舞蹈教學,切合實際的發揮其素質教育的功能,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依據學生情況,把握教學方向
學前教育的學生舞蹈基礎差異懸殊,絕大部分的學生幾乎屬于零起點,甚至從未接觸過舞蹈。所以在教學中不要在在學生面前太多地強調身體條件因素,以至于學生會產生自卑心理。另外,我們要明確,我們培養的是適應于幼兒園教學的幼兒教師,而不是舞蹈演員。所以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訓練課要根據這個教學目標展開。首先,基礎訓練部分,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基礎訓練,主要采用現代舞形體基礎訓練和中國古典舞身韻的練習。通過這些練習,使學生改變生活動作的常態,具有基本的舞蹈體態,學會在舞蹈中正確的呼吸、放松,學會“提”、“沉”,學會用身體語言來詮釋音樂。其次,幼兒舞蹈部分。幼兒舞蹈看似簡單,但包容性很大,涵蓋了所有的舞種,并且具有自己的動作規格與韻律,而且這才是她們將來就業時的必要技能,所以也是學前教育的學生必須掌握的部分。
二、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
學生的素質是存在著差異性的,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排除學生因不同的心理障礙而引起的不同層次學生的共鳴。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既要注重傳授知識時教學方法的研究,又要能夠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學法的指導。作為一名教師,首先在上課之前要做好學法的設計,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其次是課堂上要把學習的方法灌輸給學生,教師通過引導幫助學生,使他們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例如教藏族堆諧(踢踏舞),雖然我們膝部松弛小顫的基本動律已經明確,但還是要把掌握這一動律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作為重點訓練內容。需要在膝部和腳腕松弛顫動的情況下,大腿和小腿肌肉的一定程度的控制能力,才能保證這一均勻的顫動。在這一分析的前提下,學生就能掌握基本動律的能力。如同一把鑰匙,開好了,抓準了,其他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教學效率和質量相對而言也大大向前推進一步。這樣在課堂上就可以創設一種“研究”情景,讓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去考慮、去發現,并發表高見,以逐漸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盡快掌握學習方法。再次是課后輔導指點學法,指點學法的規律性。學習舞蹈的學生,通常是在已經獲得的舞蹈知識和已掌握的舞蹈技能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學習和掌握沒有接觸的舞蹈知識和舞蹈技能。已經掌握的是基礎,學習新知識就是目標。教師在傳授知識時,要把新知識真正納入學生已經掌握的概念體系中去,讓兩者之間有機結合起來,建立起必然的邏輯關系。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已掌握的素質能力系統的基礎上,充分發展新的素質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教”及“編”的能力
教學能力是教師最基本的能力,可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忽視了這方面的能力培養,結果造成有的學生雖然自身專業素質好,舞蹈感受力與表現力也不錯,卻總上不好課,無法適應幼兒舞蹈教學。究其原因,主要是組織教學能力較弱,在教學過程中缺乏應有的觀察、分析、指導能力和準確評估幼兒水準的能力。教學能力的培養,首先是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理解掌握舞蹈動作語言內涵的同時,培養教學口頭表達能力。有些學生自己能將舞蹈跳好,但是語言表達不夠,也就是教不明白。因此要做到能將自己的意思闡述的盡量簡潔、明了和準確,這就要求我們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社會實踐鍛煉等手段,促進學生思考,反復實踐,臻至成熟。其次,要指導學生正確地觀察分析鑒賞舞蹈動作,糾正錯誤的動作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自身動作要領掌握準確,具有自我糾錯能力和糾正他人之錯的舞蹈能力。這一點對今后從事舞蹈教育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教授學生舞蹈時要求教師能模仿出他們的錯誤,讓他們能直觀的看到自己錯誤才能很好的糾正。
幼兒舞蹈創編能力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須掌握且是幼兒園教師在日常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能。由于她們今后面對的舞蹈對象年齡偏小,所以必須避免舞蹈創作中的“成人化”,“專業化”的傾向。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這意味著舞蹈更加要注重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學生必須具備獨立編創舞蹈的能力,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也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我們要培養學生獨立編創舞蹈的興趣。興趣是人們力求知識、探求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當學生對舞蹈創編產生濃厚的興趣時,她會有高度的學習積極性,就會有堅強的毅力和忘我的學習精神。其次,我們應鼓勵學生勇敢的去創作。曾有位國際著名的舞蹈編導曾說“要想編好一個好作品,你必須先編一百個糟糕的作品”。在我們不斷的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大膽嘗試的同時,也是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這樣才能培養出“腦子靈活”的學生來。
總之,高職學前專業舞蹈教育,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程,同時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應對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進行激發,因材施教,創設最佳的教育氛圍和環境,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對自己的教育對象進行全面了解,使之成為全面發展的新世紀所需要的幼兒教師。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七臺河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