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簡要介紹了國產手機市場現狀,對目前國內主要手機廠商的發展策略進行了分析,并展望了國產手機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 國產手機 廠商 市場 趨勢
一、引言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報告,201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9.186億部,占全球手機總出貨量的50.1%,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首次超過功能手機。2013年我國將會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3.012億部,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上占有32.8%的份額。在智能手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國產手機廠商紛紛加快搶占市場的步伐。
二、2013年國產手機市場現狀
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方面,2013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9882.8萬部,同比增長136.6%,上市的智能手機新機型總共有517款,同比增長75.9%,占同期上市新機型總量的77%[1]。市場研究機構易觀國際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三星依舊在第一季度排名榜首,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達到17.3%。聯想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13.1%。酷派份額為10.3%,華為份額為10.1%,中興通訊為6.9%。蘋果僅排名第六位,市場份額為6.4%。OPPO排名第十,市場份額為2.9%。
三、國內廠商概況
1. 華為:全力進軍中高端市場。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全球第二大通信設備供應商。2011年,華為做出戰略調整,開始從電信運營商網絡向消費者領域延伸。在公司戰略推動下,華為手機從ODM白牌向自有品牌轉變,陸續推出自有品牌產品。
從目前的產品銷量、市場份額上來看,華為已經躋身于全球手機廠商前列。據華為年報顯示,2012年,華為終端實現全球銷售收入48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0%。全年整體發貨量1.27億臺,其中智能手機發貨量3200萬臺,同比增長60%。根據Gartner的數據顯示,2013年第一季度,華為全球手機銷量為1111萬部,位列第六,智能手機方面華為銷量為933萬部,僅次于三星、蘋果和LG。
2. 聯想:與英特爾合作高端智能手機。據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2013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聯想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13.1%,僅排在三星的17.3%之后。2012年第四季度,聯想集團中國區智能手機業務實現了首次盈利,但隨著中低端手機產品競爭愈發激烈,如何往高端市場發展,獲取更多利潤,成為了聯想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聯想試圖通過與英特爾結成聯盟,邁向中高端手機市場。2012年5月,聯想推出了全球首款搭載英特爾x86處理器的智能手機K800。但據IDC研究數據稱,K800出貨量只有2萬部。2013年5月,聯想發布K900,內置2GHz主頻的英特爾Atom Z2580雙核四線程處理器,為與英特爾合作的第二款機型。
3. 中興:雙品牌戰略。2012年10月,中興實施雙品牌戰略,推出獨立于現有品牌產品的新品牌Nubia(中文名:努比亞),定位國內中高端市場,發布高配手機Nubia Z5,16G和32G兩個版本分別定價為3456元和7890元,遠高于中興手機的平均價位。據IDC報告顯示,2012年第四季度中興智能手機發貨量躋身全球第五。2013年,中興分別于CES和MWC的發布會上,發布了高端智能機Grand S和Grand Memo,分別售價3390元和2688元。
4. 小米:互聯網營銷戰略提升市場占有率。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于2010年4月正式成立,旗下擁有三大核心業務:小米手機、MIUI手機操作系統和手機實名社區米聊。其中,小米手機是其主要產品。小米科技的戰略是通過硬件的低價高質迅速占領市場,帶動軟件與服務達到盈利。近年來,小米手機發展迅速。根據小米科技提供的數據顯示,小米手機目前銷售總量已經超過1500萬臺,2013年上半年銷量達750萬臺。2013年4月,小米科技同時發布了四款新產品,包括:小米2增強版2S和小米2青春版2A兩款手機、最新版MIUI V5手機系統及小米盒子手機配件。
5. 酷派:與運營商合作鞏固中低端市場。酷派(Coolpad)是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簡稱“宇龍通信公司”)的手機品牌。酷派的產品路線以雙模雙待技術為主要特征,銷售渠道以運營商定制為主。酷派2013年的新產品仍然圍繞著運營商的需求定制,在千元左右定制機市場搶占市場份額,并通過自建電子商務平臺,開拓新業務模式。2013年上半年,酷派與三大運營商合作,推出了幾款新產品春雷MAX 7295、炫影8720、9070+XO以及酷派5950。
四、國產手機發展趨勢
1. 國產手機逐漸邁向中高端市場。目前,智能手機市場蘋果和三星拿走了所有的利潤,根據市場調查機構Canaccord Genuity的報告,2013年第一季度,蘋果占據全球智能手機市場57%的利潤,三星占43%。二者在2012年全年則拿走行業共計103%的利潤,這一數值說明其他手機廠商在智能手機業務上均虧損。由此,國產廠商如華為、聯想均將目光瞄向了中高端市場,加大高端手機在產品結構中的比重,希望借此增加利潤。
2. 低端市場出貨量將猛增。一方面,國產新品推出的速度較快,產品研發周期縮短,有力提升了產品競爭力;另一方面,運營商對千元智能手機市場的強力推廣,使得國產品牌憑借價格戰取得了競爭優勢;再有隨著整個智能手機的價格下降,性能提升,三四級、四五級城市甚至農村市場的快速啟動,從功能機到智能機轉換的那部分人群對于入門智能機的需求會導致低端智能機出貨量的進一步放大。
3. 社會化營銷渠道日益重要。面對著蘋果三星等洋品牌的競爭,國產手機廠商盈利空間受到很大擠壓。受此影響,各家手機廠商已經采取相應策略,嘗試開辟新的銷售渠道。華為、中興、聯想、酷派等,原本主要的銷售渠道均為運營商定制模式。然而運營商渠道雖可帶來規模增長,但利潤率低下;相反,社會渠道雖規模不大,但利潤率相對高,且相比前者對手機自身品牌的提升幫助較大。由此,各大廠商積極開拓社會銷售渠道。其中,作為中國用戶的主要購買方式之一的B2C電商渠道,受到各大手機廠商的關注,各大廠商均加大了電商平臺的推廣力度,華為和酷派還運營了自有的華為、酷派商城。
4. 注重研發和產品用戶體驗,塑造品牌形象。目前,消費者對國產手機仍抱有“低端”、“廉價”的印象,這種有銷量、無品牌的尷尬現象是國產手機廠商面臨的共同境遇。一味地打硬件戰、打價格戰很難持續發展,而國際品牌特別是蘋果的“深度定制硬件+軟件”模式,是國產手機未來所應發展的重點。目前國產手機廠商都在品牌建設和營銷渠道上進行了大量投入,產品的研發和差異化也取得了一定進展。處理器方面,華為開始在產品中應用海思開發的四核處理器K3V2,聯想則聯手正在向移動處理器進軍的英特爾。軟件方面,小米基于Andriod深度優化、定制、二次開發自己的手機操作系統MIUI,得到了用戶的好評。
5. 積極推出4G手機。隨著國內4G牌照發放的臨近,將為國產手機廠商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在4G手機的產品布局方面,中興、華為、酷派已經基本上與國際廠商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其中,酷派已在2012年與美國運營商MetroPCS達成合作,在美國市場聯合推出酷派首款4G智能手機“QUATTRO”;中興在海外市場也推出了單芯片4G智能手機“Grand X LTE”,并將在國內市場推出支持TD-LTE/FDD/TD-SCDMA/GSM的單卡雙待多模4G手機“Grand Memo LTE”;華為也已經在海外市場推出4G智能手機“Ascend D2 LTE”。
參 考 文 獻
[1] 彭臻,孟靜,陳光. TD手機出貨量首超WCDMA手機[EB/OL]. http://www.c114.net/news/51/a770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