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信息化網絡建設的發展,人們對信息的需求與服務升級上的渴望也越來越強烈。移動核心網技術是移動通信的核心組成部分,決定著未來移動通信的發展的寬度和深度。本文結合現階段移動核心網技術研究現狀進行分析,探討面向未來的移動核心網發展方向。
【關鍵詞】移動核心網面向未來IMSEPC
移動核心網的發展方向是建設基與IMS技術的網絡結構,IMS,即IP Multimedia Subsystem,中文意義為IP多媒體子系統,本質上說是一種網絡結構。這就以為這一點移動核心網的未來發展方向是全面進入IP時代,IP融合化、智能化、高速化、快捷化、綠色環保是核心網的未來建設特征,也符合了人類現代信息化通信的新需求和新理念。從電路域方面,移動軟交換在先進的3G網絡時代已經全面從TDM傳輸電路轉向IP,實現了更高標準的寬帶化信息傳輸,在4G時代,GSM和CDMA兩大陣營將走向共同的IMS+SAE+LTE架構。
一、移動核心網的發展與演進過程
移動核心網技術在移動通信的發展與前進的道路上,在技術和協議上也在不斷的完善和革新。總體來說,其發展大體經歷了以下幾個發展階段:1、傳統的TDM交換。移動通信早期興起和發展是基于TDM交換技術,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 and Multiplexer)時分復用是指通過不同信道或時隙中的交叉位脈沖。典型的運用TDM交換技術的通信系統便是GSM技術。此技術無法根據用戶需求分配更為細化的單獨信道,在信息傳輸速率和資源利用率上都比較低。2、分組域。針對GSM在資源傳輸利用率低和傳輸速率無法滿足通信發展要求的情況,引入了分組域及時,對數據技術的通用分組無線業務進行開發,其技術理論是根據信息資源的部分需要和變動性質來分配數據組合,此技術對頻譜的利用率相對比較高,傳輸速率可以達到171.2kpbs。3、軟交換技術。按照目前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現狀而言,軟交換技術是當前核心網向未來發展的最佳過渡轉型選擇。軟交換技術通過一套基于PC服務器的呼叫控制軟件,實現PBX功能,系統不需要單獨鋪設網絡,通過局域網共享實現統一管理與維護,極大的降低了成本。4、引入IMS網絡。IMS適應時代發展的主要特征表現在:IMS網絡實現了業務與控制真正意義上的分離,從而大大的提高了業務能力;IMS網絡支持多元化的接入方式,支持無縫的移動性和業務連續性,為網絡運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IMS網絡在歸屬地控制上,實現了呼叫控制和業務控制的統一管理,提高了業務的一致性,可以更好的實現業務擴展;在統一策略控制上采用統一QOS和計費策略控制機制。
二、未來移動核心網主要演進方向
1、EPC是未來移動核心網的演進方向。其具有3大優勢特點:基于扁平網絡、控制與承載的分離;ALL IP承載。具體表現在:EPC將實現網絡的全面分組化,提供真正意義上的純分組接入,除了支持現有的3GPP系統接入和CDMA、WLAN等非3GPP網絡接入,并且可以實現不同網絡標準的之間的切換和漫游;EPC支持端—端QoS保證,簡化了網絡協議,提供了高效的信號指令控制與實現流程,降低也業務連接的時延,實現了全面IP化的核心網架構。
2、基與IMS核心網向融合方向發展。國際標準化組織在早期就已經將IMS定義為未來核心控制架構,包括3GPP、3GPP2、ITU-T等。IMS具有開放式標準架構,具有靈活的業務整合和實時觸發能力,以及對多媒體業務的管控和運營能力,由于IMS采用了與固定寬帶交換相同的SIP協議以及相似的架構,是的IMS能夠實現固網和移動網的無縫接入和業務隨時切換能力,為用戶提供了更強勁的無縫漫游技術支持,這給利用IMS實現移動、固網融合帶來了全新的發展契機和發展前景。
3、RCS技術的進步與發展。RCS(Rich Communication System)技術為用戶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交流、共享服務,除了傳統語音通信外,還包括靜態圖片、動態視頻、文本文字等信息,為用戶創設了更豐富和方便的溝通環境與體驗。RCS的目標是用戶提供可以定制的基于IP的增強性整合式信息服務。其也具有的商業價值包括,提高了運營商的商業競爭能力,為用戶呈現出更全面的現代化信息服務,為用戶定制可選擇性層面的業務,其消息業務基于電話號碼,通過手機地址薄可以實現便捷化應用,可以實現與固網用戶的互通。隨著IP技術以及LTE等無線超寬帶技術的拓展,將全面實現網絡的信息互聯化和寬帶高效率傳輸,這為得RCS技術的發展提供了網絡環境,RCS的發展將在傳統固網與未來互聯網之間架設一座可以高效連接的現代化信息橋梁。
參考文獻
[1]柴遠波,戚建平.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現狀分析[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6)
[2]趙慧玲,吳廣穎,梅承力.移動核心網絡技術發展探討[J].移動通信.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