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外貿業的發展而出現的進出口商品檢驗制度是我國貿易管制制度的重要部分,對對外經濟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但是,進出口商品檢驗制度存在著檢驗機構不規范、檢驗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問題,所以本文從存在的問題入手,著力完善進出口商品監管制度,著力探索有力對策。
【關鍵詞】進出口商品檢驗檢驗制度檢驗機構信息化服務
進出口商品檢驗制度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制度,由國家直屬的檢驗機構執行對進出口貨物的質量、數量、規格、衛生、安全等的檢驗和鑒定職能。事實警示我們,表現出的問題不容忽視,我們應完善檢驗制度、提高檢驗質量,以促進對外貿易經濟的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以及進出口貿易的平衡發展。
一、進出口商品檢驗存在的問題
1、檢驗機構不規范,檢驗結果公正性受質疑。商品檢驗體系有三部分,一是國家質檢總局,二是各地方的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三是獲得許可的檢驗機構,體系龐大造成管理混亂,國家質檢總局管理全國范圍內的商品檢驗,任務繁重,滲透到地方的能力相對薄弱,地方的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管理本轄區的進出口商品,這兩個層次上的部門各自的管理制度不統一、不健全,而第三層次上的檢驗機構商業性較強,稍有不規范便會影響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而現實中確實存在層次之間的利益壟斷。
2、檢驗制度不健全,執行法律公正性很難肯定。首先是進出口商品檢驗技術體系不健全。沒有統一的國際與國家檢驗技術標準。其次是現行法規與實際操作脫節。我國現行法規提出的許多硬性要求雖然符合國外使用標準,但卻不符合國內出口標準。再者是通關率有所下降。以前檢驗工作缺少設備支撐,檢驗工作難度雖大,工作隨意性也大,但如今檢驗設備繁多,檢驗關卡眾多,使得通關率隨之降低。
二、進出口商品檢驗的應對策略
1、建立一套完善的商品檢驗技術法規體系。首先在內容上,要繼續完善現有的商品檢驗法規,保證現行工作有法可依,堅持以法定檢驗制度為主體,逐步完善免驗、復驗、商品抽查、等一系列分制度。其次在模式上,要采用合格保證模式,堅持以監督管理為基礎,配以風險分析和質量管理,在監督管理的基礎上,對待審企業的產品進行必要的抽批檢驗。再次是程序上,增強公眾的參與性與公開性。依法治國的要求在這里具體表現為法制管理,核心是公正、平等,因此要完善行政法,做到最大限度的民主。
2、逐步健全進出口檢驗監管工作體制,規范商品檢驗部門。首先是建設高質量檢驗工作機制,準確商品檢驗部門的職能定位,形成政府總攬全局,分部各司其職的局面,商品檢驗部門對上支持政府,對下穩抓企業;對進出口目錄外的商品進行監督抽查,創新抽查模式,制定計劃、突出重點。其次,我們要規范檢驗部門,轉變三個層次各自的職能。國家質檢總局應實行職責分開制,監督與管理分開,然后再添加舉報功能以收集上市商品信息,并加強監控。對于地方的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應使之達到一種不偏不倚的狀態,既公正又合情。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商品檢驗工作隊伍建設,加強檢驗和監管這兩個重點部分的人才隊伍建設,進行專業培訓、形成專家隊伍。
3、信息化為商品檢驗服務,完善進出口商品檢驗監管系統。我們應提高商品檢驗技術手段和技術水平,以風險分析為基礎,綜合運用信息化,誠信經營等理念,完善進出口商品檢驗監管系統,提高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利用高科技實現檢驗技術的專業化;省信息局應打造一條龍無線電產品檢測服務平臺,為商品檢驗部門配備更好的檢驗工具,同時,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院委員會應提供更加專業的技術服務,加深條形碼技術在商品檢驗中的應用;中國進出口商檢信息庫系統應實現信息統一標準,軟件統一使用,數據實時上傳,信息互通共享,逐步建立一套全國通用的商品檢驗監管檢測系統。
三、結束語
在我國對外貿易迅猛發展的今天,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的承上啟下作用異常凸顯,進出口商品檢驗部門擔當的職能不容模糊,我們要明確進出口商品的檢驗、監管的本質內涵與深遠職責,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著力完善進出口商品檢驗技術體系,加強商品檢驗隊伍建設,保證進出口商品的質量與安全,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建設新時期的國門衛士。
參考文獻
[1]楊嵐.完善我國進出口商品檢驗的對策思考[J].中國貿易,2011(8):31-33
[2]王志民.現代檢驗檢疫制度下的檢驗監管模式的探索,檢驗檢疫科學第四期,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3]張明.創新檢驗檢疫模式的思考[J].中國檢驗檢疫,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