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纖到戶(FTTH)是目前寬帶接入網絡提速的主要建設模式,作為一項比較新的技術,在工程應用中的相關建設原則和設計規范還不完備。本文總結和分析了FTTH日常建設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希望能夠給寬帶接入網絡規劃和工程設計人員提供參考。本文主要論述了FTTH建設原則并對工程設計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FTTH建設原則OLTODN結構工程設計
一、FTTH建設原則
1.1OLT建設原則
OLT的部署應結合接入層光纜網現狀和業務發展趨勢統籌規劃,在建設前期應明確OLT的覆蓋區域及范圍,一般情況下OLT覆蓋半徑應控制在3km范圍以內,對于業務發展潛力較大、用戶密度相對較高的地區實施OLT下沉,縮短OLT的覆蓋半徑;同時考慮就近上聯BAS設備,在條件允許下,OLT雙上聯BAS。
1.2ODN建設原則
(1)覆蓋方式分類。可分為FTTH細覆蓋和FTTH粗覆蓋。①FTTH細覆蓋:引入光纜、光分路器端口、入戶光纜按覆蓋家庭總數一次建設到位。②FTTH粗覆蓋:引入光纜按覆蓋家庭總數一次建設到位,光分路器端口按覆蓋家庭總數分步建設,入戶光纜按需布放。(2)覆蓋方式選擇。根據市場預測情況選擇細覆蓋或粗覆蓋。①新建:市場預測兩年內入住率≥50%,宜采用細覆蓋方式;市場預測兩年內入住率<50%且光纜入戶難度大(無弱電井、無到戶暗管),宜采用粗覆蓋。②改造:采用粗覆蓋。(3)分光方式。①一級分光:市場及工業園區,ODN網絡可采用一級分光方式,分光器放置于戶外光交內,分光比可采用1:8—1:64。分光器端口的初期配置原則上為覆蓋用戶數的10%-20%,通過逐步增加光分模塊數量來實現端口的擴容。在市場及園區合適位置放置光纖分配箱,戶外光交至光纖分配箱布放配線光纜,配線光纜芯數根據入戶光纜數量的1~1.3倍配置,預留不少于2芯的備用纖,在光纖分配箱內做成端接續,通過適配器與入戶光纜對接。②二級分光:用戶相對集中的高層小區,ODN網絡建議采用二級分光方式,第一級分光器放置于小區光交,第二級分光器放置于樓道光纖分路器箱內,一般采用1:8和1:16分光器,兩級分光器分光比乘積不得大于64。分光器端口的初期配置原則上為覆蓋用戶數的20%-30%,通過逐步增加光分模塊數量來實現端口的擴容。
1.3不同場景的FTTH建設模式
(1)公眾小區。(a)接入方式選擇:原則上應采用FTTH進行全部覆蓋。(b)建設要點:根據小區情況選擇分光方式;需考慮垂直布線到位,水平布線至少考慮水平通路,保證后期水平布線順利施工。一般按用戶數30%配置端口數,ONT數量配置不超過10%。(2)商務樓宇。(a)接入方式選擇:優先采用FTTH方式進行覆蓋,需配置語音端口。(b)建設要點:按照樓宇情況,可選擇一級、二級分光;原則上不考慮水平布線,在水平區域物理空間不明確的情況,需考慮水平通路。(3)專業市場。(a)接入方式選擇:專業市場采用光纖到樓層的方式。(b)建設要點:把若干棟劃分為一個配線區,在配線區中心位置設置光纜交接箱并在交接箱內放置分光器。(4)工業園區。(a)接入方式選擇:工業園區應在園區內設置光交接箱,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引入。可以采用光纖直接引入或PON方式。(b)建設要點: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一級、二級分光,如用戶密度低采用二級分光方式。
二、FTTH工程設計
2.1光纜交接箱
(1)500戶以下住宅小區應在小區內設置光纜交接箱,低于300戶宜安裝144芯掛墻式光纜交接箱,大于300戶宜安裝288芯落地式光纜交接箱。(2)住戶規模大于500戶的住宅小區應根據建筑群分布情況設置1-2個576芯落地式光纜交接箱。(3)光纜交接箱應有良好的接地,接地電阻為5~30Ω。
2.2光纜分纖箱
(1)光纜分纖箱宜安裝于地下室、樓道或弱電井內。(2)光纜分纖箱在樓道上的安裝高度宜為箱底距離地面1.8m,井內安裝高度宜為箱底距離地面1.5m。(3)光分路器必須安裝在具有防塵、防潮功能的箱(框)內,可以有多種結構形式,如戶外落地式光交、戶外掛墻式光交、室內掛墻式光分纖箱等。
2.3引入層光纜
引入層光纜以星樹型結構遞減配纖方式為主,引入層光纜主要選擇6-24芯束狀光纜。引入層光纜應根據業務發展情況與接入設備同步建設。
區域內有光纜接入需求的每棟建筑都應規劃為一個用戶光節點。對于普通住宅的引入光纜,應按照FTTH模式的纖芯需求選取,建議對每棟住戶在180戶以下的住宅樓配置6-8芯光纜,180戶以上的住宅樓配置12芯光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