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根據課題研究需要及物聯網技術在高職院校中專業建設要求,本文重點介紹了物網聯網技術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門禁識別管理、學生活動范圍的定位管理、一卡通校園卡智慧管理、學生繳費消費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應用,探討了物聯網技術應用對完善學生日常管理所起的作用,為學校多領域物聯網技術應用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強實用價值。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RFID;高職學生;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G311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物聯網的準確定義其實至今還沒有形成,一般認為,物聯網是通過各種傳感設備,把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可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如把各種傳感器嵌入或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形成物聯網,通過無線信息的收發,便于通訊和監管,不用數據線,成本低,使用便利。實際上,物聯網是在傳統互聯網基礎上發展延伸出來的,可以為任何物品間的信息交換提供通訊保障。而傳統互聯網只能為人與人之間或人與物品間提供通訊,因此物聯網范圍更廣,應用終端種類更豐富。
2 物聯網在高職院校管理中的應用現狀
隨著高職院校的發展,學生管理方面的工作改革逐步深入,校園內的學習生活環境雖然越來越好,但同學之間、學生與學校間的關系卻越來越復雜,學生的日常管理和教學管理也日趨多樣化,所有這些都使得物聯網技術在學生管理工作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物聯網技術,學生的心理、言行等信息可以及時獲取,這對于加強少數個性強的學生管理很有幫助,同時對處理一些突發事件也起到很大的作用。當前,我們的物聯網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物聯網產業規模還沒有形成,但發展潛力巨大,值得好好研究探索[1]。目前,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應用物聯網技術比較好的學校有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無錫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等幾所,射頻識別(RFID)技術已經被這些學校廣泛應用。例如:學生的門禁卡、就餐卡、圖書卡、上機卡等都結合了RFID技術,而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更是把門禁卡、就餐卡、圖書卡多卡合一,為智慧校園工程的實施跨出了重要一步。物聯網的核心技術包括RFID技術,學生在校園里通過使用手機終端或RFID卡就可以實現購物、就餐、閱讀電子讀物等,這些只是物聯網技術在學校工作中的初步應用,更深層面的研究需要更多學校的加入[2]。
3 學生日常管理中用到的物聯網技術
(1)身份識別技術——門禁人臉識別系統
圖像識別技術及傳感網絡技術的應用使得攝像頭具有一定的智能功能,可以根據傳感網絡收集到的信號自動拍攝,還可以記錄對應的圖像信息。這些圖像信息可以和后臺數據庫的信息做比對,從而迅速識別來人是本校學生還是外來人員,大大減輕了宿舍管理員的工作強度。若系統比對發現來人是被通緝的罪犯,還可以立即自動報警,并提醒管理員采取相應防范措施。該系統的識別過程如圖1所示。
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后學生可以用自己裝有RFID卡的手機終端開門。門的上方安裝有傳感器控制的門禁裝置,在遇到撬門情況時,門禁裝置可以自動發送報警信號給學校保衛部門。同樣原理,在教室、圖書館、實驗室安裝門禁裝置也可以控制本校學生自由進出,實現校園管理的智能化。
(2)跟蹤定位技術——預防學生突發事件
目前,很多學校都實現了無線網絡覆蓋,無線局域網在給廣大師生提供網絡通信便利的同時也為物聯網的技術實現提供的前提保障。學??稍诓賵觥D書館、教學樓、實訓基地等遍布校園各處架設RFID接收器,通過RFID卡和接收器之間的通訊聯系確定目標位置,再利用無線局域網完成定位顯示[3]。當持有RFID卡手機的學生進入RFID接收區域時,RFID卡會自動和接收器之間建立聯系,每個接收器都連接在局域網上,通過計算機軟件數據分析處理結合電子地圖、表格統計、文字信息顯示等形式實時跟蹤學生的位置和行動軌跡,從而達到預防學生突發事件發生的目的。系統可設置具有潛在危險的區域范圍,一旦發現持卡學生進入,系統立即通過短信等形式警告學生暫緩進入該區域,同時通知相關管理人員第一時間趕往現場以阻止可能的突發事件,使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系統跟蹤定位過程如圖2所示。
(3)智慧管理技術——方便學生的學習生活
智慧管理是基于智慧校園卡系統基礎之上的,該系統應該從統一身份識別、統一數據信息、統一網絡平臺、統一數據傳送安全標準等方面綜合設計實現,使每個管理子系統、各讀卡終端的智能化程度達到最佳。利用物聯網實施的智慧管理技術,需要將很多功能集中植入學生帶有RFID標簽的校園卡或手機終端中,學生可以使用校園卡或手機完成借書、就餐、門禁、校內購物,車輛進出等事情。這種“智慧管理”在新生入學時更能得到體現,新生利用校園卡可以完成注冊、繳費、宿舍入住、校內購物、軍訓考勤等,大大節省了辦事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對學生和學校是雙贏的結果。
(4)物聯網記錄學生繳費等信息
智能校園卡可廣泛應用于學校財務室、食堂、超市,凡是有學生持卡上繳學費、就餐、購物,各種交易消費信息都能被系統記錄。這些記錄在學生申請助學金、困難補助或學校評定助學金、發放困難補助時具有參考價值[4]。學生在新學年時可根據自家情況通過智能校園卡使用手機或網絡終端向學校相關部門提出助學金或困難補助申請,相關部門通過物聯網平臺收到這些申請后,根據貧困證明及學生上一學年或學期的消費記錄綜合評定助學金或困難補助發放額度,在通過物聯網把助學金或困難補助發放情況短信通知學生,同時將發放的助學金或困難補助轉賬到該學生的智能校園卡。讓真正困難的學生得到幫助,避免助學金和困難補助發放的不合理性。
4 結束語
高職學生自身管理能力普遍比較低,學校層面加強對在校學生的日常管理十分必要,而借助物聯網平臺管理學生,學校的日常管理水平可以更上一個臺階,同時也是信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高職學校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意義重大。
(1)可促使學校原有網絡更開放、智能化程度更高、綜合信息服務質量更完善,有效提高學校信息服務水平,提高物聯網技術應用效率。
(2)通過物聯網、網絡終端等設備搭建的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學生、教師、行政管理人員均可定制適合自身個性的服務項目,如:教師可獲得適合自己專業的教學資源,并可共享、協助完成備課工作。學生也可以獲得自己喜歡的學習資料及實時信息,更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和娛樂時間,豐富業余生活,提高學習效率。
(3)學生的日常管理可以更科學、更細致、更規范、更人性化,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校園智慧管理”。
參考文獻
[1] 王晶妹.基于物聯網的數字化校園建設研究[J].軟件工程師,2012,3:40-42.
[2] 岑偉,林兵.物聯網在企業信息化管理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及應用,2013,9:74-75.
[3] 黃瓊瓊.高校物聯網專業前景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10(9):2386-2388.
[4] 林秋平.基于物聯網的高校物流實驗室建設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6(30):201-204.
作者簡介:
周子立(1963-),男,本科,高級工程師,副教授.研究領域:計算機信息處理及計算機應用技術.
陸慧娟(1962-),女,博士,教授.研究領域:機器學習、物聯網、協同(云)計算、數據挖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