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言
@連鵬 老人幫癌癥老伴沉江自殺獲刑,據(jù)說其曾沿江堤哭送數(shù)百米。看完這條新聞,心情復雜。看到人間生離死別,只能說,請珍惜身邊人。全世界范圍內,安樂死都有爭議,只有少數(shù)國家允許安樂死。判刑是合理的,況且法院雖然判老人四年刑,監(jiān)外執(zhí)行刑期,也算情法兼顧了。如果真要反思,老婆婆那句“死了不會給兒子們添麻煩”倒刺痛人心,國人病不起。
@微博熱推 我們的教育,最大的失敗是歷史教育。歷史是引導孩子建立正常思維和價值觀的最有趣讀本。可我們的歷史課本,與政治讀物太相似,政治術語泛濫,對人性的分析解剖太少。最失敗的是,歷史教育粉飾暴力,貶斥思想與智慧,給孩子輸灌了暴力至上的價值觀念。必須對歷史課本進行修訂,不要讓孩子再喝狼奶。
@易中天 事實上,所謂“上綱上線”,就是在動機上做文章。文字獄也是。文字獄的背面,則是“光榮榜”。因為能夠攻擊別人“居心叵測”,就可以標榜自己“赤膽忠心”。唯一要做的是表演:表態(tài),站隊,曬功勞,秀忠誠,講信仰,唱贊歌。某些人眼里常含淚水,就因為他對動機愛得深沉。
@張鳴 官場最恨的是誰?最恨那些從內部往外透露消息的人,在他們看來,這些人是最可恨的內奸。這樣的人,一旦敗露,不被整死,也好不了。如果官場沒有道義,沒有是非,只有潛規(guī)則,那么最大的潛規(guī)則,就是內部的事不能向外捅。
@廣州日報 思想和價值觀才是男人的肌肉,情懷和品格才是男人的魅力。魯迅說,真男人應該這樣:世上如果還有真要活下去的人們,就該敢說,敢笑,敢哭,敢怒,敢罵,敢打,在這可詛咒的地方擊退了可詛咒的時代!
@王利芬 如果你名校畢業(yè),是碩士、博士,你進入職場后要盡快讓公司或機構的同事忘掉你的這些特征,在業(yè)績和執(zhí)行任務中跟人比。因為名校、高學歷這些仍屬少數(shù),過于強化會讓同事反感,若業(yè)績不行只會蒙受更多嘲笑。尤其是博士不要印在名片上,把自己降到最低點更利于成長。
@張怡筠 我發(fā)現(xiàn)許多大人毫不在意自己的狀態(tài),只關注孩子的狀態(tài)。自己時常焦慮,卻希望孩子面對壓力能夠淡定;自己許久不讀書不學習,卻希望孩子要熱愛書本熱愛學習;自己總是沒耐心聽孩子說話,卻希望孩子要乖乖聽自己的話;自己常亂發(fā)脾氣,卻希望孩子能講道理……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是父母先優(yōu)化自己。
@王旭明 有人問春晚如何大改?我答兩字:取消。年三十央視和各省衛(wèi)視拿出自己特色節(jié)目,滿足不同口味,多好。告訴你,全國人民看一臺春晚并齊聲叫好的時代一去不返了。又有人問國足如何大改?我仍答兩字:下放。讓足球回歸民間、市場和各地,誰踢得好誰是國字號,多好。告訴你,國家包辦一切是死路一條。
@王掰掰 一個警察朋友要去辦私事,怕警車太招眼,就來跟我換車。我出去的時候就開著警車。按喇叭有人讓道,逆行沒人管,遇見紅燈照過……確實節(jié)約了不少時間,感覺蠻爽。回來反思一下,權力這東西真可惡,連我這么品行高潔的人都不能抵擋它的誘惑,難怪官員會弄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草根
@思想聚焦 民國時期,有學生問國學大師劉文典,怎樣才能寫好文章,他說只要注意“觀世音菩薩”就行了。學生紛紛不解。劉文典又說:“觀就是要多觀察生活;世就是要明白社會上的人情世故;音是文章要講音韻;菩薩是要有救苦救難、為廣大人民服務的菩薩心腸。”心存觀世音菩薩才是好作家。
@班主任的課 之前看新聞,社保理事長戴相龍表示,建議延長退休年齡至65歲。真到那時,可能就出現(xiàn)了這樣的一幕——年輕人無法就業(yè),每天逛公園;老年人沒法退休,每天上班。于是早上的時候,老太婆就喊了:“你上午去公園遛鳥之前,先送你爺爺去單位上班。”
@袁鐘2010 20多年前參加會議,我關于氣功的發(fā)言引起在場氣功師不滿,四個氣功師向我發(fā)難,我不得不說:“你們可馬上向我集體發(fā)功,如果我被你們移位,本人當場認錯。”可他們卻說:“我們的功信則靈,不信則不靈。”我拿起一紙包說:“我若有包老鼠藥,信也能毒死你,不信也能毒死你,這就是科學,你那是偽科學。”
@老婆的叫法 皇帝稱老婆叫梓童,宰相稱老婆叫夫人,文人稱老婆叫拙荊,雅士稱老婆叫執(zhí)帚,商賈稱老婆叫賤內,士人稱老婆叫妻子,酸秀才稱老婆叫娘子,莊稼漢稱老婆叫婆姨,有修養(yǎng)的人稱老婆叫太太,沒文化的人稱老婆叫老婆,年輕人稱老婆叫媳婦,老頭子稱老婆叫老伴。
@迷霧 我在肯德基炒股,坐在電腦旁。一個乞丐在我邊上坐下來,向我乞討。我給了他一塊錢,繼續(xù)看K線。他沒有走,看著我在干什么。過了一會,他悄悄地說:“這股過了布林中軌了。”我驚詫地睜大眼睛問他:“這個你也懂?”他說:“就是因為懂這個,所以我才有了今天。”碎片
@柯云路 一個好的男人,會幫助你成全夢想讓你的世界更寬廣,而不是讓你放棄夢想跟著他,使你的世界變得越來越狹窄,最后只剩下他。而現(xiàn)實就是,當你的世界只有他的時候,他會把他的這個世界給了別人,最后女人變得一無所有。
@周國平 光陰蹉跎,世界喧囂,我自己要警惕,在人生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閑心是不容易的。如果哪一天我只是埋頭于人生中的種種事務,不再有興致趴在車窗旁看沿途的風光,傾聽內心的音樂,那時候我就真正老了俗了,那樣便辜負了人生這一趟美好的旅行。
@王石 一個人為錢犯罪,這個人有罪;一個人為面包犯罪,這個社會有罪;一個人為尊嚴犯罪,世人都有罪。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如果一個人絕望,那么所有的人都不安全。所以,永遠不要對他人的苦難無動于衷,因為誰也無法保證下一個不是你。
@雪小禪 幸福的人都喜歡沉默。一直喋喋不休說自己如何幸福的人一定內心是虛弱的。當一個人內心足夠強大時,說與不說,都已無用。最重要的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向,一意孤行走下去。找到生命中最確定的信息,那些相似的人或事物終會走到一起,那些不相似的人或事物,終會背道而馳。
@任志強 一、忙不重要,忙什么才重要。二、40歲后,宜清閑不宜激進,宜藏鋒不宜露勢,宜口訥不宜激辯。三、保守一個秘密比傳播一個秘密更有價值。四、智者無言,無言自威,要勤睜眼慢開口。五、要為受窘的人說一句解圍的話,為沮喪的人說一句鼓勵的話,為疑惑的人說一句提醒的話。六、認識靠緣分,了解靠智慧。
@胡堅 常遇到有小聰明的人,特別涉及個人利益得失,小聰明很多,想盡辦法占好處,不吃任何小虧,自以為高明,其實是旁人沒同他一般見識。但是,這種人真正遇到困難矛盾和問題,往往束手無策,什么主意也沒有,腦子一片空白。聰明不能小,智慧需要大。
(青青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