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動中成長
梁寶月出生于1996年5月20日,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女生。從小到大,媽媽一直重視對她的教育,不僅讓她學鋼琴、學英語,還培養(yǎng)她熱愛讀書、求知好學的習慣。
由于多才多藝,寶月剛到時學校就引起老師的注意。老師對她媽媽說:“這孩子很有天賦,一定錯不了的。”沒多久,寶月就成了校園里的小明星。她不僅是班長,還是課代表,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當時,她參加了書畫大賽、舞蹈大賽、主持人大賽等,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后來,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東北育才學校。
寶月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女孩,能以最快的速度適應新環(huán)境,和同學們打成一片。開學第一周,她就站在講臺發(fā)表競選演講,給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熱情開朗也得到同學們的認可,大家都非常支持她。這段時間,寶月?lián)蔚穆殑崭嗔耍嚅L、學生會外聯(lián)部長、社團聯(lián)合會副主席等,她現(xiàn)在是東北育才教育集團學生會主席。這些頭銜可不是自給的,其中凝聚著她的不懈努力。有人說她犟,有人說她執(zhí)著,只要她認定的事,就會風雨無阻地做下去。即使會遇到很多困難,哪怕沒有實現(xiàn)的可能,她也不會輕言放棄,力求一個美滿的結(jié)局。初三時,學校組織學生拍畢業(yè)照,老師讓她做一份位置對應的人名表。初三年組有五百多人,老師讓她在三天內(nèi)完成。她當天就找到各班班長,畫好表讓他們填上人名,然后去教務處要了一份年組成績單,晚上在家里做了三個多小時,終于完成了表格,并用各種顏色加以區(qū)別。第二天上交時,老師驚訝地說:“這么快呀!你真能干!”
作為學生干部,寶月還積極投身到活動的組織與策劃中來。她組織過“班班有歌聲”、校園藝術節(jié)、籃球聯(lián)賽、主持人大賽、科技創(chuàng)新節(jié)等大型活動,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班班有歌聲”是學校的傳統(tǒng)活動,各班在不到5分鐘的時間內(nèi)用合唱的形式表達了對祖國的祝愿。去年,寶月又加入一些新元素,增加了集體舞的環(huán)節(jié),還布置了很多道具,十分有特色。這次活動不僅把同學們引入音樂的殿堂,增強了班級凝聚力,還加強了愛國主義教育。“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從選歌到編排,大家都付出了不少辛苦。”寶月不僅要做好全校的整體工作,還負責班級的隊形和舞蹈部分,排練期間,她忙前忙后的,沒有準點吃過午飯。“最終,我班獲得了一等獎,大家都非常興奮……”她還在學校第一屆音樂會上,和一位學長演奏了(《土耳其進行曲》。“我彈了12年的鋼琴,老師在確定人選的時候首先想到了我。經(jīng)過兩周的練習,我已經(jīng)把二十多頁的譜子熟記于心。上場前有些緊張,彈了一會兒就放開了。演出后,臺下掌聲陣陣,讓我無比激動。”
在實踐中歷練
寶月所在班級是創(chuàng)新教育實驗班,所以動手的機會比較多。從高一起,她就參加了機器人實驗室,每周利用一下午的時間學習編程和單片機技術。起初,寶月對那些零件并不感興趣,只是充滿了好奇。后來,她從“奇形怪狀”的零件里找到了樂趣,并試著編程和組裝。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尤其是編程,來不得半點馬虎。寶月從最基礎的程序?qū)W起,一點點地深入,還和同學一起組裝機器人。這里激發(fā)了寶月對電子技術的興趣,她進入一個神奇的世界。在實驗室,寶月還自己動手焊電路板。剛開始,她用不好電烙鐵和焊錫,手指被燙傷多次,但這絲毫未減她的熱情。她向老師請教,一次次地嘗試,慢慢地掌握了“火候”,直到獨立完成焊接工作。“當機器人在按照命令完成任務時,頓時,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仿佛自己變成了科學家。”在科技節(jié)上,寶月還參加了承重跨江橋模型比賽。“我們用報紙、膠水做一個38厘米長、10厘米寬橋。這座橋雖然是紙做的,卻具有很大的承重能力。我們用膠水先把報紙粘成紙板,然后裁成條狀,橫縱拼接,提高各個方向的承受力,最終負載起85公斤的重物,獲得了第一名。”
不僅如此,寶月還帶領同學們到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參觀,了解金屬材料的應用技術和科學儀器的工作原理。在那里,大家都被科技的神奇力量所感染。“那里的工作人員先給我們介紹了金屬研究所的發(fā)展歷程,雷博士還做了一個關于鈦合金的講座。鈦合金材料在航天航空、人體生物工程等領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我們看到了這種新材料的巨大發(fā)展空間,也感受到了科研人員是如何認識自然界中的物質(zhì),研究它們的規(guī)律,并將它們應用到國民經(jīng)濟建設中來的。”回校后,同學們還寫了學習體會,進行了交流和討論。
寶月不僅組織活動,還積極參與活動,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家里,那堆積如山的證書就是最好的證明。2009年,她參加了“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獲得省級一等獎;2011年,她參加了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獲得二等獎;2011年,她參加了全國中學數(shù)學聯(lián)合競賽,獲得一等獎;2012年,她參加了沈陽市青少年發(fā)明創(chuàng)造大賽,獲得優(yōu)秀設計獎……上個學期,寶月通過學校推薦和嚴格復試,有幸參加了李嘉誠基金會主辦的“與大師同行”活動。本次活動在汕頭大學舉行,有6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師參與其中。“海外杰出生物學家林海帆教授,為我們做了一個關于信息技術與未來醫(yī)學的報告。大師們不僅有淵博的知識,更有強大的人格魅力,教育我們?nèi)绾纬蔀榭茖W家,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一路走來,讓寶月感受最深的是香港之行。她一共去過兩次香港,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次,當時正趕上香港大學舉辦“體驗在港大”活動。港大建在山上,這里環(huán)境優(yōu)美,學習氣氛濃厚,即使是假期,學生們陸續(xù)地往圖書館走。他們手里捧著書,靜靜地走著,好像在思考著問題。偶爾有風吹過,樹枝輕搖,花香飄來,讓人感到無比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