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塊錢真的就可以辦公司嗎?
日前,公司最低注冊資本限制將被取消的消息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也令不少創業者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據中國廣播網,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表示,國務院新聞辦今天召開了發布會,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對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有關情況做出了介紹。
根據此前10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部署,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包括了五方面內容,一是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二是將企業的年檢制度改為年度報告制度,三是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登記條件,由地方政府具體規定,四是大力推進企業的誠信制度建設,五是推進注冊資本由實繳登記制改為任繳登記制,降低開辦公司的成本。
在一系列的改革內容推行之后,企業會有兩個直觀感受。一是注冊公司的門檻大大降低,過去辦公司根據公司類型的不同,會有3萬、10萬、500萬元不等的最低注冊資本限制,而今后除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這些限制都被取消了,理論上一塊錢就可以辦公司。另外,按照方便注冊和規范有序的原則,放寬市場主體注冊經營場所的登記條件。
那么,一塊錢真的就可以辦公司嗎?
對此,張茅介紹表示,社會上說的“一塊錢辦公司”是一個形象的比喻,并不是開辦公司就沒有條件、不用花錢就可以辦公司了,注冊資本只是設立公司需要具備的基本條件之一,而且維持CYE公司的基本運營也需要一定的資本,所以完全不花錢辦公司實際上也是不可能的,辦公司要有場地和人員。這次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以后,公司股東對出資額、出資時間、出資方式等自行規定,并記載于公司章程,股東沒有按規定的時間交付出資,那根據法律和公司的章程承擔民事責任,如果沒有按照約定交付出資,按時交足出資的股東和公司本身可以追究股東的責任。
張茅還介紹,實際上在試點地區看,大家對于辦公司還是慎重的,信用體系還是比較好的,所以出現夸大的和特別少的錢來辦公司的情況也是很少的,從試點的情況看基本是正常的。
◎中央擬放寬民宅開辦企業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張茅昨天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將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的登記條件,方便電子商務、創意產業等企業注冊登記,各地政府可根據本地的情況需要、社會管理的需要作出具體的規定。
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提出要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由地方政府具體規定。那么,這一條件將放到多寬呢?居民住宅能否用來經商辦企業?張茅對此進行了詳細解讀。
張茅說,住所是企業經營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目前各地因為情況不一樣,對住所登記條件也有所不同,一方面很多中小企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等企業以及初次創業的企業,對住所的要求不高,希望能夠根據生產經營的情況自主選擇住所,包括利用居民的住宅經商辦企業。
“出于社會管理的需要,并非任何場所都可注冊為企業的住所。”張茅提到,注冊登記的住所為住宅,經營者的經營活動可能會擾亂鄰里的生活,造成民事糾紛;注冊登記的住所是違章建筑或者是危險建筑,可能就會造成住所的合法性問題,造成危害隱患。
張茅介紹,因此此次注冊登記改革對住所的要求是按照方便注冊和規范有序的原則,放寬住所的條件管制,既要釋放更多的場地資源,特別是一些像電子商務、創意產業發展的要求,方便企業的注冊登記,同時也要把權力放到地方政府,根據本地的情況需要、社會管理的需要作出具體的規定,這樣既滿足企業的需要,也滿足加強社會管理的需要。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是否支持居民住宅作為公司的住所?對此張茅表示,原則上是放寬了,但具體情況,如果有的地方覺得可以,地方政府就可根據本地情況作出規定,有的地方認為需要加上一些附帶的條件,可能就會有一些自己的條件。
◎中小微企業創業的春天即將到來!
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在即,各種利好消息撲面而來。國務院日前召開常務會議,宣布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措施。此舉再次牽動關注經濟發展人士的神經,引發輿論叫好聲一片。
我們看到,此次改革,決策層意在放寬市場主體準入,創新政府監管方式,促進小微企業,特別是創新型企業更好更快發展,既延續了本屆政府一貫堅持的轉變政府職能要求,也提出了通過改革激發生產力,尤其是新興生產力的新要求,體現了諸多亮點。
我們認為,最令渴望創業的人們津津樂道的實惠之舉,無疑有以下幾點:取消了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3萬元、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1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500萬元的注冊登記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設立時股東(發起人)的首次出資比例和繳足出資的期限;公司實收資本不再作為工商登記事項;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由地方政府具體規定。這一系列措施不僅順應廣大市場主體的熱切期盼,而且符合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等新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有利于建設服務型政府,減少對市場的微觀干預,保障勞動創業權利,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使人民群眾在深化改革、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中更多受益。
取消注冊資本限制的改革措施,將激發新興生產力創業熱潮。中小企業、小微企業,大批海歸以及大學生創業企業,沒有廠房、土地,沒有多少固定資產,但這些企業有智力、有創造性,他們代表著新興的生產力方向。通過放寬準入門檻,激活一批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發展活力,特別是代表新興生產力發展的企業,符合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總體要求。
截至2013年9月底,全國各類市場主體總數達到5872萬戶。市場主體數量越多,產業結構越合理,中小微企業作用發揮越充分,市場就會越活躍,發展動力就會越強勁。同時,數據顯示,企業注冊資本與財政收入在總量上具有較強的正相關關系,企業注冊資本每增長1億元,就能帶動財政收入增長1490萬元。在市場經濟中,小微企業是最基本,最活躍的細胞,小微企業也最具有靈活性,能夠很靈活地調整方向,充滿活力,直接影響到經濟發展的后勁和內生動力,千千萬萬的小微企業發展好了,市場經濟就活躍起來了。企業是市場的活力所在,企業是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創新能力、服務型、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企業或許有更多機會與發展潛力。實體經濟中,只有最有活力的中小微企業發展起來了,中小微企業中的一些發展勢頭最好的企業會變成大企業,甚或成為世界500強企業。中小微企業朝氣蓬勃了,市場才更有活力。中小微企業的靈活性特點,比國有大中型企業更加能促進經濟轉型,增加消費,中小微企業的春天即將到來。
總而言之,推出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取消公司最低注冊資本,一定程度上比下放取締審批權意義更大。這是降低創業門檻的實質性舉措,有利于激活民間資本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增加稅收,從根本上有利于穩增長調結構,是一舉多贏的改革之舉,是釋放改革紅利的實質性步驟。
◎中國明后年將推GDP新核算體系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昨日在中國經濟年會上表示,明后年中國將推行新的GDP核算體系,中國GDP總量將增多。
“國家統計局正在依據2008年SNA的變化和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出現若干新情況,對于02年核算體系基本概念、基本分類、基本指標和基本方法進行系統梳理,計劃在明年年底或者猴年年初形成新的貨幣預算標準。”他表示。
據許憲春介紹,新的核算體系主要是在研發支出、住房服務、央行產出和勞動報酬、財產性收入方面做出統計變革。研發方面,將把研發支出作為投資形成固定資產,而不是生產其它產品的成本。不過也不是所有的研發開支都作為投資。
“把給所有者帶來經濟利益的研發支出作為固定資本形成處理,不給所有者帶來經濟利益研發支出仍然作為中間投入處理,比如基礎性的,比如文史研究,至少在暫時不給所有者帶來利益,就不能作為固定資產形成處理。”
其中,據許憲春介紹,將修訂中央銀行產出計算方法。按照08年SNA建議,把中央銀行從事金融服務分為三類,一類是或者正服務,第二金融中介服務,第三是金融監管服務。或者正服務和按照成本極亂,金融中介服務按照直接收費金融服務和間接收費進行產出。“金融監管服務是臨界性服務,如果收費彌補成本就按收費計算,如果不能彌補成本就按成本來計算。”
眾所周知,國民經濟核算提供的消費、收入、分配、儲蓄、投資、國際收支的重要指標數據帶任何國家都是宏觀經濟分析和管理的重要的管理依據。各個國家統一用國際標準來開展本國運算,這個可以保證各個國家宏觀數據之間的可比性。
許憲春指出,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必須適應新的體制,新的情況,新的需求,也要使河卵原則概念、方法指標數據具有國際可比性。
修訂還將包括,將雇員股票期權計入勞動者報酬,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收入計劃財產收入。他強調,“經濟所有權概念引入,將使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更加客觀反映我國某些交易活動。比如,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收入將會得到較好的反映。目前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收入已經成為農民收入重要組成部分,經濟所有權概念音符將增加農村居民財產收入,提高居民采辦性收入占居民收入的比重。”
◎民營資本有望逐步介入電信金融
公報中提到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完善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放寬投資準入等。這意味著,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減少政府行政審批、行政干預
昨日,三中全會公報公布后,上證報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財經評論員侯寧。侯寧認為,公報突出了市場化改革的總體思路,強調了市場的決定性地位,意味著全會后減少行政干預繼續向市場放權的舉措會陸續推出。而把經濟改革放在政治改革之前,意味著經濟改革仍將是今后十年的重點。
值得注意的是,公報強調要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建議統一的城鄉土地市場,則可能意味著國家在土地政策方面會有較大舉措繼后推出,市場關注的小產權房等問題可能面臨機遇。
他說,公報中反復提到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完善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放寬投資準入等。這意味著,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減少政府行政審批、行政干預,這也意味著在關系國計民生的電信、金融等領域允許民資逐步介入經營。
關于這一全新的市場體系,侯寧分析稱,一個開放且競爭有序的市場,首先必須是一個盡可能破除壟斷的市場,也是一個行政干預盡可能少的市場。市場要素的價格交由市場自身來決定。最新提法,將意味著今后在政府壟斷的經濟領域將全面引入競爭機制,而政府對具體市場行為的干預將越來越少,市場準入的玻璃門將會逐步摘除。而從已經實施的公司注冊改革來看,這場市場化為主導核心的經濟變革將會以引導民眾自主創業為主線展開。
而對于此次全會上新成立的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侯寧也表現出了熱切關注。他說,原來就有發改委,如今又專門成立了一個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一來,意味著中央要切實貫徹頂層設計的方針,強力推進各項改革;二來,意味著要從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著手更加全面地推進改革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