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娘開始的相親之變
按照公司規定,林偉松們的上班時間從中午12:30開始,通過公司的網線與全國各地的付費會員聯系。此時后者結束了上午的工作,有時間和紅娘溝通。
“我們就是在電話里奔波的人。”林偉松說。雖然是網絡相親,但人們依然傾向于結識本地人,所以他每天在電話里奔波至少50個來回,最后的結果也許就是在遙遠的廈門,組織了兩個生活在同一個城市甚至同一個小區的陌生男女,開始了網上的第一次接觸。
相親業自古重女輕男。即便如今從業不分男女,但以林偉松工作的珍愛網為例,它的2000名紅娘中,男紅娘只占不到十分之一。“介紹對象這種事,應該女的來做才合適”的觀念依然根深蒂固;但一旦進入其中,男人的優勢讓他們很快就能頂起半邊天。
林偉松很清楚這點:他是男人,有和女性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但他又具有女性的某些特質,比如耐心,幽默,善解人意,樂于分享自己的經驗。這種“七分男人三分女人”的性格特征在新世紀最受女人歡迎,就像貝克漢姆。
“畢竟男人才最了解男人,如果我們服務的是女會員,這點就能幫她們提高相親成功率。”
林偉松服務過一位內蒙赤峰的中年女醫生。對方40歲,離異,赤峰的民風非常保守,她不敢讓周圍人知道自己離婚的事,因此選擇了不暴露隱私的網上相親途徑。
網絡紅娘只能通過網絡和電話與會員聯系,這是最大的劣勢;他們必須靠語言和語氣來說服對方,和對方建立起陌生又親密的信任關系,以此為基礎推進工作。林偉松花了一周時間才取得對方的信任,男紅娘的幽默感在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在幾個相親對象都屢見屢敗后,他給大姐發去一條短信:“XX大姐,你的幸福大事已經成功了三分之二,您同意,紅娘同意,就差對方同意了。”對方的回復讓他看到了兩人齊心協力的希望:“唉,為什么就老差這三分之一呢?”
三個月后,他倆找到了那個三分之一。
情感大師都是男性,男紅娘們也被寄以厚望。他們中的不少人都被分配到疑難組,服務于那些擇偶標準高、難度大、把紅娘當全能超人的“疑難會員”。因為難,男人的優勢也會大打折扣。
林偉松在一位替女相親的上海阿姨處折過戟,上海丈母娘是紅娘圈里人見人怕的類型。“她女兒是海歸碩士,27歲,在外資銀行工作,月薪一萬多兩萬元吧。對男士的要求是收入高兩倍以上,房子在上海中心城區,上海戶口,27~32歲間。”
27~32歲年齡段里,滿足阿姨標準的上海籍男士比大熊貓還珍貴,他最終只從公司海量的數據庫里找到了二十幾位“珍稀大熊貓”。
阿姨最后只同意見了其中一位;即便是這位,因身高比要求的矮了一點,見面后也被淘汰了。好脾氣的林偉松為此產生了懊惱和焦急的情緒,還有眼睜睜看著故事滑向既定結局的無能為力。
給人在網上介紹對象,雖然首先是商業行為,但每成一樁,紅娘們都有“送人玫瑰手留香”的自豪感;也因此他們理智上知道不要夾雜個人情緒,但情感上做不到,“我每天都和他們通話,為一段感情能走下去使盡渾身解數。”
上海阿姨不愿放寬條件,作為相親主角的女兒和紅娘的接觸更少,她只和林偉松有過兩次匆匆的電話交流。而只要離開網絡和電話,紅娘就對會員束手無措。四個月服務期結束那天,林偉松忍不住在電話里沖對方說了一句特別情緒化的話:“把幸福交給媽媽解決,你真的能找到幸福嗎?”
媒人和父母
1930年以前,相親大多憑仗媒婆的一張嘴和父母的擇婿看媳標準,相親又叫“相看”,父母同意了,媒婆才能組織一對年輕人進行短時間的相親見面。
組織和領導:
1949年后,相親成了組織的事。媒人被賦予政治色彩,多為單位的領導或師長等有身份地位的人。他們通常既牽線搭橋,又代替父母成為年輕人的婚姻決策者。當介紹人以談革命工作為理由將兩個人召集在一起,往往就是戀愛關系確定的標志。
紅娘和父母:
2000年后的網絡宅時代生活方式,讓做媒成為一個巨大的商機。人們對相親方式不再抵制,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紅娘的同時,收費不菲、服務專業、保護個人隱私的網絡紅娘,逐漸成為年輕人尋找相親對象的首選。子女沒有精力找對象,也讓父母重回主角地位,開始替子女擇偶,并用自己的觀念標準影響追求戀愛自由的子女。
紅娘:
1990年代,離婚潮導致的龐大離異中老年人群對婚姻提出需求,商業婚介紹所由此興起。不同于傳統媒人,因針對陌生人做媒,以謀利為主,只起到介紹對象、牽線搭橋的作用,人們開始用“紅娘”稱呼從業者。
媒體:
1990年代,電視相親曾紅極一時,但無疾而終。2010年后,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改良了電視相親節目,把相親變成一檔真人秀,掀起了新版電視相親熱潮。
未婚青年:
曾有兩個時代,青年人的相親大事是自己說了算。
一是1930年后,相親雖然還是離不開媒人,但民國政府頒布了《婚姻法》,規定婚姻自由、子女可自行決定結婚對象,在瘋狂追求愛情的知識青年那里,媒人只是寫入結婚證的名字,出現在婚禮現場的證婚人。
改革開放后的十幾年里,自由戀愛成為時尚,相親通常借聯誼舞會、看電影、參加文學討論會等方式開展。當戀愛關系確立后,他們會邀請單位或親友中的德高望重者擔任“閑媒”的角色,媒人同樣是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