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2013年度的旗艦產品,三星Galaxy S4智能手機于4月26日正式向全球50個國家發售,首月的發行量達1000萬臺,預計本年第二季度的供貨量將高達3000萬臺,三星在智能手機領域的主導地位可見一斑。
其實,早在今年3月,蘋果和三星這兩大智能手機霸主在智能手機市場的爭奪戰就已經烽火連天、硝煙彌漫了。兩大公司使出渾身解數,期望在美國這一關鍵市場攻城略地。
三星Galaxy S4還未推出市場,便出其不意地采取先發制人的銷售策略,不惜一擲數百萬美元的超高預算,于3月14日晚在曼哈頓的無線電城音樂廳,向來自全球的媒體及粉絲團高調舉行發布會,會場5900個座位無一虛席。其實早在去年,三星便在美國砸下4億美元廣告費,不但在網絡播放視頻,新機的相關傳言也不斷攻占媒體版面造聲勢,可謂來勢兇猛。
面對三星大兵壓境,蘋果沉著冷靜,運用超低預算,在三星無線電城事件之前,發揮其在本土新聞界的影響力,派遣公司的營銷副總裁,直接面對幾十個具有影響的媒體,如《華爾街日報》和路透社做宣傳,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利益。在三星無線電城事件之后,蘋果公司又推出了新的吹捧iPhone的網頁,并按資料庫數以百萬計的電郵名單發送其鏈接,高調宣傳蘋果的經典設計。
但無論是蘋果還是三星,雙方在網絡視頻的交戰不相上下,點擊率均沒有突破50萬,兩大公司勢均力敵,呈膠著狀態。回首10年前,自智能手機推出以來,尤其在過去的兩年中,連接消費者和媒體體驗的重塑方式促使美國智能手機的銷量成倍增長,用戶總數翻了近一倍,已超過1.25億人。
當然啦,這一行業的激烈競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每隔幾年,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消費者也不停地變換更替智能手機品牌。歷史經驗表明,新玩家也能迅速瓜分市場份額,可謂“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想當年,手機制造商諾基亞是世界第一品牌,實現規模驚人的新技術所固有的移動寬帶,受到過無數人的追捧(我也是其中之一),銷售橫跨150多個國家,年收入約300億歐元。但由于科技創新不及時,更新換代不夠快,使其無法“可持續”發展。在市場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下,諾基亞被蘋果和谷歌擊敗,股價從2007年的每股40美元,下跌至2012年每股2美元。
據《財富》雜志估算,蘋果和谷歌的崛起“吃掉”芬蘭5%的經濟,把諾基亞逼到了變賣芬蘭總部大樓以求變現的窘境,為了求生又不得不“投奔”軟件老大——美國公司微軟,掙扎著以求譜寫手機的新篇章。
當喬布斯在2007年6月推出iPhone的時候,售價定在499美元和599美元,那時世界經濟已露出陷入危機的蛛絲馬跡。手機推出之后,蘋果的股價從每股83美元升至122美元,2008年的大跌回落至94美元,但之后又是一路飆升,至2012年9月上升至最高峰——每股705美元。
而三星不讓蘋果專美,三星的新一代Galaxy手機系列登場了!尤其是Galaxy S4的所有創新功能,都是依據世界各地消費者的見解和需求所研制。自三星放出煙幕將推出Galaxy S4之后,蘋果股價不斷下跌,更進一步跌破400美元,使人不禁想起當年的另一個手機霸主黑莓(BlackBerry)這幾年來慘不忍睹的狀況。
萬事皆有可能,特別在瞬息萬變的智能手機戰場上,蘋果重蹈諾基亞的覆轍,不是沒有可能的,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