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2013年電影市場,《致青春》《中國合伙人》《富春山居圖》《小時代》這些國人自產的電影不畏《鋼鐵俠》等好萊塢大片的沖擊,票房紛紛破億,勢頭兇猛!是我們的電影水平突然有了質的飛躍?No no no,調查顯示,2013年上半年票房過億的電影中有66%采用了大規模的電影營銷。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早已過去,如今,國產電影的中國特色雖然有待考證,但其營銷方式卻充滿了中國味道,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吧!
1
心生共鳴——“感同身受”型
代表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失戀33天》
吆喝重點:就是要你哭!
還記得當年的國產小片《失戀33天》是如何在一片滲烈的票房廝殺中以黑馬之勢逆襲好萊塢大片的嗎?上映前電影官方微博發布的一個又一個“分手”視頻,伴著陳奕迅《好久不見》的歌聲,好一個催淚炸彈!這誰沒分手過呢?誰對過去的那段感情沒一點兩點遺憾的地方呢?于是還沒上映觀眾們就被搞得眼淚汪汪,在還沒從那股悲情氣氛中緩過來的時候,《失戀33天》的票房就已輕松突破3億元。其實長達110分鐘的電影,感染力遠不如5分鐘的宣傳視頻……
另一個善于此道的,便是今年的《致青春》。趙薇變身導演初試牛刀,各路明星好友集體忙著曬“青春”,制造全民回憶的同時,又為電影宣傳的高焰添足了柴火。
可其實從影院出來才明白,那只是趙薇以及一群人的青春,它遠不如《初戀這件小事》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那樣有共鳴。過7億元的票房,更多的也許是觀眾為了重溫過去而買的單。解析“感同身受”型電影
1 快銷時代,電影必須得有個能讓所有人來討論,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能讓人憋出幾滴鱷魚淚的話題。但話題能感動你,電影卻不一定,遇上一部直戳心底的,那是運氣好。
2 此類電影營銷善于在前期制造“代入感”,讓觀眾掏錢進電影院“懷舊”,至于電影有沒有那么好看,也就沒那么重要了。
病毒傳播——“自殺自黑”型
代表作:《富春山居圖》《小時代》
吆喝重點:爛成這樣是鬧哪樣?
集一切你能想到的電影類型于一身的《富春山居圖》上映不到兩周,票房居然直接殺入2億元!這一切都要歸功于公關反應神速,面對如潮惡評,索性采取了“自殺式”營銷,一撥撥明捧暗諷才華橫溢的影評讓焦點成功轉移到“這片子到底有多爛”上,沒看過“12星座女飛天”?對不起,你out啦!沒見過佟大為那匪夷所思的造型?對不起,你又out啦!于是經過一浪高過一浪的惡評,票房反而成功破3億元!既是投資人又是導演的孫健君可真是喜憂參半。
如果說《富春山居圖》是“主動自殺”,那《小時代》就是“被自殺”的代表了。這部原本奔著“感同身受”型的宣傳方式而去的電影,企圖在繼《致青春》后,再慨起一輪青春狂潮,但無奈那滿口名牌的青春,惹得《人民日報》和美國影評家都忍不住“友情出演”幫助“炒作”,雖然手法不是郭敬明所期盼的,但近5億元的票房,也夠他開心一陣子了。這不,《小時代2》迫不及待上映了!
解析“自殺自黑”型電影
1 都說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電影票房也一樣。片子拍得爛,只要營銷團隊敢于自嘲自殺自黑無極限,講不準還真能讓一部爛愧死回生,罵出一個票房奇跡來。
2 如果你既不是導演、演員或者任何一個人的粉絲,又或者你也不是特別具有挑戰精神,對于此類電影我們建議,上網看看就行了。不過,如果工作壓力大,一起去電影院嘻嘻哈哈一番,也未嘗不是減壓的好方法。
搶占天時——“節日主題”型
代表作:《泰囧》《中國合伙人》
吆喝重點:不看?嘿嘿。你就落伍了!
賀歲檔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2013開年利市的最大贏家非《泰囧》莫屬,以3000萬元投資突破13億元票房,甚至被感嘆“買《泰囧》的票的難度堪比春運”,導演徐崢卻說“其實我們是有備而來”?!短﹪濉返某晒κ翘鞎r、地利、人和各因素發酵而或的營銷產物,光線傳媒總監表示,該片的營銷長達四個月,為的就是將清晰的喜劇類型定位告知觀眾,強化賀歲的柵念。
而《中國合伙人》帶著“中國夢”校園創業題材,喊著“518,我要發”的口號,搭上端午節,搶占了影院40%的排片量,加上不錯的劇情,過得去的演技,贏得了較好的口碑效應,過5億元的票房難得印證了“正能量成就好票房”。
這不如今正值七夕時節,銀幕上《一場風花雪月的事》《一夜驚喜》《被偷走的那五年》《回到愛開始的地方》《宮鎖沉香》,從古代到現代,從新生偶像到老牌大腕,從喜劇到虐戀,集體都在談戀愛!
解析“節日主題”型電影
1 現在賀歲檔的競爭已經不算什么,就如同商家促銷要找借口一樣,電影營銷人也將國內到國外的節日研究個底朝天,沒有節日也可以創造節日,因為搶到這些假期的排片,就等于為票房保駕護航。
2 各電影公司的年度大戲必定要搶占節日檔,熱鬧的節日也不乏好片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