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指數最近的下跌備受市場各方人士的關注,基金經理們的調倉行為更是處在風口浪尖。他們是集中在退出創業板?還是各有不同的操作風格和思路?本周,我們特別邀請了南方基金公司基金經理楊德龍做客“基金經理面對面”欄目。楊德龍認為,創業板個股應及時獲利了結,防范大幅回落的風險,同時,可適當關注年報業績優秀的藍籌股的反彈機會。
創業板個股應及時獲利了結
《投資者報》:近期創業板高位震蕩下挫,今年以來表現搶眼的電子傳媒板塊個股紛紛跳水,投資人應如何應對這一市場的新變化?是繼續持有還是落袋為安?
楊德龍:今年以來,周期股與成長股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分化格局。大盤藍籌股走勢低迷,而創業板指數屢創新高。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今年經濟僅實現弱復蘇,周期性行業盈利不佳,大盤藍籌股沒有上漲動力,而創業板中的一些熱點行業吸引了大批資金關注;二是股市低迷導致賺錢效應差,市場新進資金匱乏,從而難以撬動大盤股上漲,轉而追逐小盤股,取得局部資金優勢,形成局部牛市;三是今年政策上強調經濟改革,而很多創業板個股符合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雖然現在還沒有業績支撐,但已然受到資金爆炒。另外,暫停一年有余的IPO一直沒有重啟,對創業板的資金分流作用沒有體現,資金可以放心進行炒作。
在本月初創業板指數創出歷史新高之時,我們就認為創業板泡沫終將破裂,擊鼓傳花的游戲接近尾聲。從估值上來看,大小盤估值差距再次接近歷史高點,創業板指數整體估值水平超過60倍,泡沫化程度越來越高,見頂跡象明顯。現在還有些人糾結,本次回落會不會再次絕地反擊,不敢貿然離場。其實,現在炒創業板已經是火中取栗,就算投機對了,以后也會還的。
年報優秀的藍籌股存在獲利機會
《投資者報》:目前不少基金經理在調整自己的倉位結構。與前三季度相比,你認為基金的操作風格會出現哪些變化?你所管理的基金將淡出哪類股票,又將加倉哪類股票?看好或看淡的理由是什么?
楊德龍:在美國延遲QE減碼,以及國內經濟、物價和流動性都基本保持平穩的情況下,上證指數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但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成長股由于前期漲幅過大,回調壓力很大,可能打擊市場人氣,拖累主板表現。目前市場風格正在轉換過程中,資金大量從創業板等成長股上撤出,流入績優藍籌板塊。與前三季度相比,基金的操作風格也將相應從炒作成長股轉向挖掘低估藍籌股。我們在操作上將做好風險控制,及時從成長股上獲利了結,增加一些低估值、業績增長穩定品種的配置,特別是一些弱周期板塊,如中小銀行、券商、汽車、醫藥、品牌消費品等,繼續規避強周期板塊,如鋼鐵、化工、有色、煤炭、航運等。
《投資者報》:你未來有何措施,來保障你所管理的基金的凈值與排名的增長?
楊德龍:最近前期漲幅過大的題材股大幅下跌,對一些重倉此類股票的基金造成很大的凈值損失。由于對估值高企的成長股配置比例較低,以及在月初對前期漲幅過大的個股及時進行了減持,本輪下跌對我們基金凈值影響不大。我們認為,四季度市場風格將逐漸有利于藍籌股,未來一段時間,我們將繼續關注年報業績優秀的藍籌股的反彈機會。三中全會將近,對于政策受益板塊,我們也將重點關注。
著手應對中速增長階段新變化
《投資者報》:在本年度最后幾個月中,你最關注的問題有哪些?
楊德龍:本輪經濟復蘇持續性不強,隨著補庫存的結束以及外需低迷不振,四季度經濟增速可能還會有所回落,全年GDP增速預計在7.7%左右。本屆政府對于經濟增速下滑的容忍度已經提升,經濟政策更加強調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因此目前出臺經濟刺激計劃的可能性很小。考慮到國內經濟企穩復蘇持續性并不明朗,而流動性支持力度有所減弱,盡管海外流動性支持會提升、國內改革利好不斷兌現,但市場已經對此有所預期,未來隨著經濟可能不斷趨弱,短期來看,市場存在一定回落壓力。
在本年度最后兩個月,我們將重點關注四季度經濟增速情況、政策變動、美聯儲退出QE節奏以及資金面變化等方面的問題,因為這些方面是影響A股走勢最重要的因素。
《投資者報》:11月9日備受關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就要召開。你對未來政府政策方面有何預期和判斷?
楊德龍:本屆政府小幅犧牲經濟增速、提高增長質量、強化金融風險控制的決心較為強烈,大規模刺激政策出臺的概率很小,預計近兩年我國經濟增速將保持在7%~8%之間波動。在短期政策支持力度偏弱的背景下,經濟自然下滑的壓力越來越大。
但是,要實現中國夢必須有較快的經濟增速作為保障,今年7.5%和明年7%的增長仍然是必須要完成的,經濟增長大幅失速的可能性不大。
整體來看,中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入中速增長階段,2015年,我國潛在增長率下降2%~3%。我國增長階段的轉換過程很可能已經開始,東部發達地區的增速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是潛在增長率的變化,難以通過調控來調高。我們相信,未來十年,中國經濟有望保持7%的年均增長率,有效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