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魚龍混雜的創業板中,板內公司正逐漸分化,上市后業績一落千丈的公司已漸漸浮出水面
10月30日,創業板迎來上市四周年,板內上市公司已出現明顯業績分化。
該板塊內上市的公司一直標榜高成長性,然而,部分公司上市后業績卻一落千丈。根據《投資者報》統計,天龍光電、東方日升、向日葵等光伏企業的最近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均下降200%以上。
回顧四年前的10月30日,籌備達10年之久的中國“納斯達克”正式開市,包括神州泰岳、華誼兄弟、探路者等在內的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在眾人期待中上市交易。
創業板開板四年,盡管經歷著大起大落的市場環境,且飽受市場的質疑,但毫不妨礙資本對它的關注與認可。
自去年12月以來,創業板指數表現強勁,且大幅跑贏納斯達克,其內生性增長成為上漲的根源,新興產業在經濟及股市中的地位終將被歷史證明。今年以信息服務類的新興產業為主題的創業板上市公司成為機構投資者爭相追逐的熱點。樂視網、藍色光標、掌趣科技成為今年創業板漲幅最大的三大牛股,就是最好的證明。
市場從來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在創業板的強勢表現下,有高成長的“牛股”,就有長不大的“衰股”。本期《投資者報》以創業板所有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的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參考指標,評出創業板50家長不大公司(詳見P21),其中,光伏企業天龍光電業績下滑最厲害。
估值接近“天花板”:市盈率50倍
截至10月31日收盤,創業板平均市盈率50.37倍,板內上市公司數量由4年前的28家增加至355家,總市值由1399.67億元擴容至1.38萬億元。4年間,創業板公司家數增長了近12倍,市值擴大了近9倍。
曾被比作中國“納斯達克”的創業板在去年底以來的經濟下行周期,被寄予經濟轉型標桿的厚望。上海一家風投機構的總監,曾向記者表達過這樣一種觀點,“創業板的強勁走勢,正充分指明經濟轉型的走向。”
截至10月29日,355家創業板公司三季報已全部公布。這355家創業板公司今年三季度凈利潤總計185.86億元,同比增長5.10%。而同期中小板同比增長7.53%,滬深主板同比增長18.72%,這樣看來以“高成長、快發展”著稱的創業板企業的業績并不能讓人滿意。
然而在三季度凈利潤增速指標低于中小板和滬深主板的情況下,創業板指數從年初至10月31日的漲幅近60%,遠遠高于中小板的21%。
創業板的成長從來都是“糖果”與“炮彈”齊飛。創業板年內的平均市盈率最高值已達到56.34倍(10月21日達到這一水平),60倍的市盈率是否也是其估值的“天花板”?
據媒體報道,從國內外歷史情況來看,60倍動態市盈率是創業板難以破除的“魔咒”,達到這一估值水平后,往往迎來的是泡沫破滅。
而平均市盈率已經接近60倍的“魔咒”之際,創業板估值泡沫化再度引發市場聚焦。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創業板已經進入高風險區域。今年5月,深交所曾責令包括樂視網、歐比特在內的連續數日漲停的9家創業板公司發布風險提示公告,業內人士稱,這是監管層為風頭正勁的創業板“潑冷水”。
50家長不大公司:機械設備業最多
作為構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制度安排,四年前推出的創業板市場被賦予了助推經濟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重要使命。
而據熟悉創業板公司的一位北京投資機構的高層講:“創業板的最大機遇來自中國經濟的轉型。而創業板對創新型企業的支撐作用也不容忽視。從近年來的風投市場就可見一般,高新技術的高成長的中小企業往往更受青睞。”
從行業分布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的效果越來越明顯,創業板公司廣泛覆蓋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環保節能、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而機械設備顯然不是其中的幸運兒。在《投資者報》統計的50家長不大的創業板上市公司中,機械設備類企業入榜最多,共16家。且凈利潤復合增長率下滑最大的三家企業均屬于機械設備中的光伏設備制造企業,它們是天龍光電、東方日升和向日葵。
機械設備行業的16家上榜公司近三年的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平均降幅達到116%,今年前三季,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總計58.48億元、1.20億元,同比增長為18.30%、164.51%。
三季度機械設備業績降幅確實收窄。其中的主要原因是2012年三季度的業績基數較低,去年三季度機械行業業績已經出現大幅下滑。
深交所曾發文表示,創業板市場主要定位于成長階段的中小企業。大部分創業板公司由于起步階段資源有限,一般都集中于單一業務、單一區域、單一產業環節或單一客戶,時刻面臨著行業波動、區域市場萎縮、上下游環境變化等外部沖擊,業績容易出現起伏。
其中,天龍光電成為榜單中“冠軍”,該公司是國內光伏設備龍頭企業。近三年的凈利潤復合增長率下滑幅度近300%。2009年12月登陸創業板之后,該股股價一度達到38.78元。經過連續調整,截至10月31日收盤,股價只有 6.66元,上市以來跌幅高達74.9%。事實上,天龍光電自2012年一季度即開始虧損,直到今年三季度末時也并未扭虧,光伏行業的寒冬顯然無法支撐公司業績高增長。
“妖股”中青寶:負增長與高成長
A股自去年末反彈以來,創業板指數一路上揚,不斷創出歷史新高,誕生了華誼兄弟、光線傳媒、中青寶、樂視網等一大批明星股。中青寶自去年末反彈以來,今年最高價曾一度漲到132元,最低也到過13元,有人戲稱它為“妖股”。
現在中青寶卻“奇跡般”地登上了創業板50家長不大的公司,近三年的復合增長率為-26%,股價從開盤至今漲幅達到120%。其財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營業總收入近2億元,同比增長42%;凈利潤近3000萬元,同比增長107%。
公司良好的業績表現,主要取決于公司現有新游戲產品(包括端游產品、頁游產品)的穩定運營、海外業務的持續發力等因素。
中青寶是國內第一家在創業板上市的網游公司,其游戲覆蓋客戶端游戲、網頁游戲、手機游戲等。據公司網站顯示,其目前運營的游戲有38 款,游戲資源豐富。中青寶將向公司智能終端產品用戶提供定制游戲服務。
公司調整戰略后,在保持客戶端游戲、網頁游戲穩定的基礎上重點發展手機游戲,業績有望迎來較大的爆發彈性。
此外,公司和兆馳股份的合作顯示其在電視等多維終端布局的發展思路。在互聯網電視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的背景下,這一合作有望放大優質內容的變現價值。
從業績表現來看,中青寶前三季度利潤逐季均實現較快增長,前三季度營收增幅分別達41%、47%、36%,而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的增速則分別達111%、57%、269%,顯示公司的業績在去年的低點之后,今年第三季度的增速又上了一個大臺階,拐點明顯。
業內人士認為,移動游戲股在經歷二、三季度暴漲后,四季度現資金可能存在“出逃”的情況。手游行業是否已經開始擠泡沫,業績增長及業務整合將成后期主要關注點。
十大牛股誕生:得益于改革紅利
創業板牛股產生的土壤多源自“改革紅利”。傳媒、互聯網等牛股輩出板塊恰恰是國家經濟轉型重點扶持的行業。
今年的牛股大部分落在了創業板。《投資者報》統計了創業板開盤至今股價漲幅最大的“十大牛股”。信息服務行業的企業占據了7席,其平均漲幅超過400%,足以笑傲整個A股市場。統計顯示,創業板漲幅最大的3家公司均來自信息服務行業。這一行業中的子行業傳媒和互聯網,恰恰也是國家經濟轉型重點扶持的行業。
其中,屬于文化傳媒板塊的樂視網則成為了創業板開板四年來最“牛”的股票,其上市以來漲幅高達679.72%。截至10月31日收盤,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樂視網的市盈率高達120倍。
此外,藍色光標的累計漲幅也超過500%,掌趣科技、富瑞特裝和易華錄等7只個股股價累計漲幅超過200%。上述個股最新市盈率則在48倍~182倍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