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開展趣味性教學能夠有效吸引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實現有效的數學教學。本文根據多年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經驗,就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引入趣味性元素進行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策略方法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他們在思維與邏輯能力上較弱,對知識的認識主要是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的。為此,應針對低年級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趣味元素,通過趣味性教學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帶動其學習積極性,在玩樂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質量。
1.情境教學帶動學習興趣
處于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偏小,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教學中若缺少學生感興趣的元素,將難以使其對課程產生學習動力,教學質量也就由此下降。為此,教師應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們創造出良好的教學氣氛,通過情境教學中帶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授減法運算的意義這一課程時,教師可應用講故事的方式,將教學點融入到故事當中,通過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講述方式,不斷吸引小學生的興趣及注意力。教師先講述一段:“從前有個老頭兒在山上養了一群猴子,每天給每只猴子分些桃子作食物。”說到這時,教師在黑板上畫7個桃子,然后問學生,“這是一天下來每只猴子能分到的桃子,說說看是多少個?”學生對著黑板數了數,回答:“7個。”老師又問:“每只猴子早上分到3個桃子,那么到晚上它們能分到多少個桃子呢?”學生在心里算了一下,回答:“4個桃子。”教師繼續講述故事:“猴子們雖然每天都能得到桃子,可久而久之,它們就嫌食物少,開始鬧脾氣了,老頭兒也不慌張,說從今以后,就早上四個桃子,晚上三個桃子吧。猴子們立即開心得上躥下跳,老頭兒卻得意地笑了。”講到這,教師可適當的進行總結性提問:“為什么老頭兒最后會得意的笑呢,猴子們真的得到更多的食物了嗎?”學生們立即思考起來,結果得出后不禁被猴子們遲鈍的腦瓜子逗樂了,課堂頓時熱鬧起來,回答:“分給猴子的依然是每天七個桃子,只是早晚的分法不同而已。”在這種既新穎又活躍的課堂氛圍下,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帶動起來,好奇心得到滿足,同時也對減法運算的意義有了實際的了解,數學教學的目的得到實現。
2.通過動手實踐培養思維能力
好動是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之一,若利用這種特征,將學生的興趣引入到學習上,將可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可在教學時開展動手實踐活動,學生通過在活動中調動多種感官,學習興趣越發濃厚,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也對知識有了更充分的了解。比如在教授“認識圖形和物體”這一課程時,教師不必急于向學生拋出結論,可讓學生們在家中選取魔方、牙膏盒、保溫瓶、三角尺等形狀分明的物體帶到學校來,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們把物體拿出進行對比、撫摸,從感官上認識和區分兩者間的不同。此外,還可鼓勵學生利用帶來的物體進行拼圖,學生自由的發揮動手能力,拼出了諸如大樹、汽車等圖案,如此不僅增強了他們的動手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在進行“七巧板”的教學時,可首先運用《曹沖稱象》這個故事引起學生興趣,然后給每個學生分別發一套七巧板學具盒。學生開啟學具盒后發現七巧板原來不過是由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這些普通的圖形所組成,沒有產生特別感情。此時教師引導學生們利用學具盒中的圖形模擬“曹沖稱象”的情景,學生們立即埋頭動起手來。過程中,課堂上不時傳出一聲驚呼,不時又響起陣陣笑聲,氛圍非常活躍。通過動手,學生們發現原來學具盒中這些看似簡單的圖形可以拼出那么多的圖案。教師接著讓學生們分組進行交流,展示自己的發現。在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對數學的好感度大大提高,同時也為今后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3.將游戲引入教學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將知識點直接灌輸給學生,而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與理論性都較強的學科,僅僅依靠這種教學模式在低年級學生看來會過于枯燥乏味,難以從思想上接受。為此,以游戲的方式將數學知識點展現給學生,使學生在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吸收數學知識,并培養出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如今,在新課改下,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材較之從前在每個章節和知識點上均給了教師更大的發展空間,這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也為教師在課堂上應用游戲式教學方式創造了良好的前提條件。比如在教授“一元錢的價值”這一課程內容時,教師暫且拋棄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選擇將知識點融入到課堂游戲里,讓學生共同參與到游戲中。游戲前,教師首先給出售貨員和消費者兩個角色,讓學生選擇扮演。扮演消費者的學生來到模擬商店里,努力尋找能以一元錢購買的物品,扮演售貨員的學生則思考哪些物品可以以一元錢的價格出售。游戲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講述在游戲中得到的感悟。通過這種游戲教學方式,學生在切實了解到“一元錢的價值”,同時也拓展了思維能力,其好玩天性得到充分滿足,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總而言之,數學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雖是一門邏輯性過強的學科,但只要在教學當中適當引入趣味元素,就能將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活潑而富有趣味性。教師通過設立情境、動手實踐和游戲等趣味教學方式,可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在這種氣氛下,學生不知不覺將知識點完全吸收并牢牢記住,令教學質量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縣五云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