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自詡為無敵“斗士”、百病不侵的你,不經意間發現自己越來越疲憊,感冒發燒時不時地就找上了門,腸胃也變得嬌氣不給力……于是,打針吃藥便成了家常便飯,身體欠佳、動輒請假休養成了你的新標簽。每次生病都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而且經常反復發作,更讓你覺得無所適從:這是怎么了?
其實,問題出在你的免疫力——這都是免疫力低下惹的禍。
免疫力被稱為“21世紀最好的藥品”,是上天賜給我們的保護天使。如何為我們的免疫力打造黃金戰甲,重塑五彩青春已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
人體免疫系統的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皮膚和黏膜
它們不僅能夠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還有殺菌的作用。這道防線不屬于人體內環境。
第二道防線——溶菌酶和吞噬細胞
它們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第一、二道防線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天然防御功能,人人生來就有,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異性免疫(又稱先天性免疫)。
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和免疫
細胞產生的抗體
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體、淋巴結、胸腺、骨髓和脾臟等)和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吞噬細胞等)借助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而組成。第三道防線是人體在出生以后逐漸建立起來的后天防御功能,是出生后才產生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異性免疫(又稱后天性免疫)。它在抵抗外來病原體和抑制腫瘤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些和免疫力有關的小毛病
我們生活的四周,充滿著看不見的細菌和病毒。它們無孔不入,借著呼吸、傷口及各種接觸侵入人體,免疫系統就如同將士,隨時在為我們的健康與之作戰。
免疫系統一旦出現問題,身體就會相應暴露一些小毛病。這就是免疫系統給我們的健康警報。
經常感冒
一年中,每個人多少都會有感冒的經歷,一般不超過3~5天,身體就能完全康復,這對免疫系統是一次非常好的“軍事演習”。但如果頻繁感冒或者每次感冒都持續2周以上,就要關注你的免疫力了。
過敏
如果免疫系統變得過于敏感,那么,它會對在正常情況下并無惡意的闖入者作出過激的反應——過敏。這些外來者包括花粉、灰塵以及魚和貝類等。
皰疹
反復患這種病毒性疾病,是肌體免疫力低的信號,千萬不要大意。
經常感到疲勞
工作經常提不起勁,稍微一忙就感到疲憊,體檢也查不出什么器質性病變,休息一段時間后你的精力會有所恢復,可持續不了幾天,疲勞感又出現了。
傷口易感染
身體不小心被劃傷后,幾天之內傷口就會紅腫,甚至流膿,愈合得很緩慢;身體的某個部位,比如臀部長個又痛又癢的小癤子,過幾天其它地方也長了一個。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問題,都是免疫系統對你的提醒。
腸胃易“罷工”
用餐后,其他人都安然無恙,而你卻上吐下瀉,都也是免疫力低的表現。
喜歡吃甜食
吃太多的糖不只是增加體重這么簡單。研究發現,食用100克糖(相當于三罐汽水中含有的糖),會大大阻礙白細胞殺死細菌的能力。可怕的是,這種效果的持續時間還長達5個小時。
“吃”出你的免疫力
人體的三道免疫防線都是由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組成的,所有與免疫有關的器官和細胞的生成、發育和發揮功能都需要各種營養素的支持和參與。飲食不當會造成人體營養素的缺乏、過剩或不平衡。如果人體必需的營養素缺乏就會造成人體免疫功能損害。怎么辦呢?缺啥補啥吧。
增強免疫力“菜單”
食用真菌
食用真菌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也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免疫功能,促進白細胞、單核巨噬細胞數量增加,增強吞噬功能,促進淋巴母細胞轉化,促進抗體生成等,調動機體抗癌能力,對預防和治療腫瘤均有積極作用。
猴頭菇:味甘平,有扶正補虛、健脾養胃的功效。用猴頭菇配合肉類煮食,既是賁門癌、腸癌等消化道腫瘤的抗癌藥物,亦是美味佳肴。
香菇:味甘香,有養胃益氣功效。香菇中有一種香菇多糖成分能增強機體的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香菇亦可配合魚、肉類煮食、達到扶正補氣的作用。
銀耳:性味甘淡、平,有潤肺養胃、滋陰生津的功效,是一種理想的清潤滋補品。
乳品
牛奶:牛奶性味甘平,有補虛損、益脾胃、生津液的功效。牛奶的蛋白質中含有人類所需的全部氨基酸。
羊奶:性味甘溫,有補虛養血的功效,山羊奶的脂肪及蛋白質含量比牛奶高,綿羊奶更高。
新鮮蔬果
水果和蔬菜提供人類必需的各種營養素。自然界中的天然抗癌物質,也廣泛存在于新鮮水果和蔬菜中,這些食物富含各種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多糖類和食用纖維。新鮮蔬菜供給機體一定量的粗纖維,以保持大便通暢,對防止腸癌有積極意義。
全谷類食物
全谷類食品含有葉酸、硒、維生素B等有益于心臟健康的元素。這些元素還可以控制你的體重,并減少患糖尿病的危險。其中的纖維含量使你在每餐之間的時間里感到不饑餓,同時還可以促進你的消化。
增強免疫力的功能性食品
補益類中藥
這類中藥大多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提升免疫力效果較好的中藥有:黃芪、淫洋藿、黃精、女貞子、白芍、首烏、狗脊、人參、菟絲子、枸杞子。
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維生素有維生素C、維生素E和維生素A等,微量元素有鋅、硒、錳和有機鍺等。有研究表明,給60名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加服1片復合維生素片,一年之后,他們的免疫反應靈敏度提高了64%,體內產生了更多的T細胞、抗體及其他免疫活性物質,衰老明顯延緩。
螺旋藻
蛋白質含量高達60%~70%,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E、維生素C,有效糾正酸性體質,使人體處于略堿性,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力,并具有抗腫瘤效應。
活性多糖
這是一種新型高效免疫調節劑,能顯著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強淋巴細胞(T、B淋巴細胞)的活性,起到抗炎、抗細菌、抗病毒感染、抑制腫瘤、抗衰老的作用。主要有植物多糖、動物多糖、菌類多糖、藻類多糖等。如香菇多糖、靈芝多糖、茯苓多糖、銀耳多糖(TF)等。
雙歧桿菌和乳酸菌
能增強免疫系統的活性,激活巨噬細胞,使其分泌多種重要的細胞毒性效應分子。能增強機體的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反應,提高NK細胞和巨噬細胞活性,提高局部或全身的抗感染和防御功能。
Tips:
請切記,這些功能型食品雖然增強免疫力的效果較明顯,但還是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用“心”增加免疫力
當你身體疲憊的時候,你是否也覺得心累?研究表明,若是因工作造成生活作息混亂,令身體無法充分休息或造成失眠的問題,免疫力也會水降船低。反之,身、心、靈正向循環,則能恢復甚至增進自體的免疫能力。提高我們的免疫力,激發我們的正能量,用“心”就可以做到。
少發脾氣,多信任別人
根據研究,“敵意”低的人,血液的帶氧腺體數目也會增加,帶氧腺體就像高速公路的開道車,可以讓人的免疫細胞快速抵達病菌入侵現場。
多開懷大笑
大笑可以減少壓力荷爾蒙。哥倫比亞大學一項對民眾觀賞歡笑錄影帶的研究也發現,開心一下會增加口水分泌,并且增加唾液中的抗體。
多幫助人
做善事之后,腦啡釋放的量會提高,從而增加快樂、減少因憂愁造成的壓力蛋白。
增加親密接觸
許多醫師的經驗發現,無論幼兒或成人,若是常常有人充滿關懷地撫摸、擁抱他們,對于疾病的抵抗力都會增強。
建立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
時間給人的壓力是有“毒”的,這種壓力會快速累積皮質類固醇,讓人產生疲憊感,降低人的免疫力。但在同一時間要做多少事,要看個人;動作快的人被要求慢慢來,也會增加壓力。
不要憂慮太多
圣經有一段經文“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干”,經過醫學證明是正確的,因為憂郁癥患者也有更高的骨質疏松比率,而且體內T細胞與殺手細胞的比率都比一般人要低3成以上。
Tips:
大量的科學研究和臨床實踐證明,針灸能夠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針刺足三里、命門、筋縮等穴位,能明顯增加T細胞數量;針刺足三里、腎俞、啞門等穴位,可以使白細胞總數上升。自我保健可用手指按壓上述穴位。
按摩,我的免疫我做主
大家都知道按摩能夠治療許多疾病,其實按摩更是一種“治未病”的好方法。俗話說“揉腹推背,能活百歲”。每天堅持按摩保健,就能有效提高身體免疫力,為健康增添一份保障。
前胸
前胸是人體陰氣所匯之處,做好前胸保健,既可以寬中理氣,還能改善人體肺部功能、提高抵抗力。
建議:可以采取虛掌叩拍的方法來保健。將五指并攏、掌心中空,對準胸部正中間的胸骨,以適當力度拍擊。每次拍擊3~5下,每次停10秒左右,每天3~5次。此外,也可以每天堅持用手掌,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摩擦前胸(上自頸部下至心窩部),每次摩擦數十次至百次。
腹部
腹部是精氣集中之地,是臟腑所在之所,被養生學家視為保健“要塞”。做好腹部保健,對調整人體氣血、改善體內臟腑功能有顯著效果。
建議:可用雙手從胸骨下交替向下推到下腹部,稱為“推心置腹”。也可對肚臍進行熱敷按揉:將手心放在肚臍上面,采用逆時針和順時針交替的方法輕揉肚臍及四周。長期堅持,對增加腸胃蠕動、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有很好的作用。
腳
腳部穴位較多,且對應著人體的五臟六腑,是體現人體局部和整體之間相關關系的典型部位。做好腳部保健,對保持身體經絡穴位的強弱平衡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建議:腳部保健可以采用熱水浸泡、搓腳、叩擊、按壓等多種方式,能起到溫經通絡、開竅醒腦等作用。
后背
后背與前胸相反,是諸陽之匯。后背保健做得好,能去邪氣、治療諸虛勞損、強身健體。現代醫學也發現,人體背部皮下蘊藏著大量免疫細胞,如感冒或中暑后,“按摩背部”和“刮痧”就可以激活背部免疫細胞。
建議:平時可采用推、揉脊柱兩側背腧穴的方法進行保健,也可以通過手掌拍打、叩擊來疏通經脈。此外,在背部涂抹精油或按摩膏等按摩背部,擦至皮膚溫熱潮紅,對抵抗感冒、扶助正氣、增強身體免疫力有好處。
脊柱
脊柱是人體神經中樞,并且直接連接大腦,是督脈巡行之地,也是諸陽之匯。做好脊柱的保健,對于刺激神經系統功能、增強大腦功能、調節臟腑功能、提高人體對病毒侵襲的抵抗力有很好的作用。
建議:脊柱的保健也可以采取熱敷、涂抹精油或甘油進行按摩的辦法來進行。
提升免疫力,運動不能少
運動時身體會出現溫度調節、神經內分泌的反應會直接引起免疫系統許多參數的變化,如運動可使中性粒細胞急劇升高,細胞中的干擾素可增強自然殺傷細胞、巨噬細胞和T淋巴細胞的活力,而這些細胞可以吞噬病毒,因此運動能提高身體免疫力。
堅持運動12周才能增強免疫力
雖然運動能提高免疫力,但并沒有立竿見影的功效。一般短時間運動后中性粒細胞很快就恢復正常了,這個時間大概是一個小時。運動停下來,免疫細胞數就會下降。要想提高身體免疫力一定要堅持運動,根據個人不同情況,一般是12周后身體才會有足夠的抵抗力。同時,運動能疏導心理緊張,減輕心理壓力,消除精神疲勞,穩定情緒,這也有助于提高機體的細胞免疫能力,減少各種疾病的發生。
三大運動,快速提升免疫力
健步走
作為全民健身推廣的“健步走”是最安全的鍛煉方式。每小時走5~6公里,每分鐘大概走120~140步。保持中等強度,即運動時心率約為170減去年齡,比如40歲人的心率約為130次,60歲約為110次。
游泳
游泳可提高人體對冷的適應能力,可以刺激并促進血液循環和代謝,提高體溫調節的靈敏度,增強身體對外界冷熱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另一方面,游泳時,由于水溫對皮膚的刺激,使得皮膚的血管急劇收縮,血管一次大力收縮后,隨之是一次相應的舒張,這樣一張一縮血管就能得到鍛煉,從而調節人體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瑜伽
胸腺是身體內細胞免疫的中樞,位于胸腔縱膈內。其主要功能是調節T淋巴細胞比例及分泌胸腺激素,使機體保持細胞免疫功能,殺傷外來病菌等。瑜伽的許多體式和呼吸法都有刺激胸腺的功能,通過刺激胸腺的分泌,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
運動提高免疫力應細水長流
運動提高免疫力不是“臨陣磨槍,不快也光”,而應細水長流,貴在堅持。專家推薦的頻率是,每周3~5次,每次運動30~45分鐘。另外,過度運動會令人體產生大量造成緊張的荷爾蒙,使身體處于過勞狀態,反而給人體抵抗力帶來負面影響。
Tips:
跳繩——男人預防慢性病的法寶
跳繩是一種非常健康的有氧健身運動,它可以增強人體心血管、呼吸和神經系統的功能,對關節炎、肥胖癥、高血壓、失眠癥等慢性病有很好的預防效果。年齡漸長的男人們,若不想慢性病纏身,那就時常跳跳繩吧。
一般認為,20歲以上的人,1分鐘跳繩110~130次最妥當;30歲以上的人,每分鐘跳90~100次;40歲以上的人,跳80~90次;50歲以上的人,跳70~80次最為妥當。跳繩的時候最好選一雙舒適的軟底運動鞋,這樣可以防止受到震蕩損傷關節。
可以自己設計一套“跳繩漸進計劃”。一開始,僅在原地跳1分鐘;5天后即可連續跳3分鐘;兩個月后可連續跳上10分鐘;半年后每天可實行“系列跳”(如每次連跳3分鐘,共5次),直到一次連續跳上半小時。可別小看了這個,一次跳半小時,就相當于慢跑90分鐘的運動量,這已是標準的有氧健身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