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導入】
舞蹈,是一種以動作和神態(tài)表現(xiàn)人物感情的藝術,難描難畫,更難以用文字來表述。而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冰心卻在《觀舞記》中以優(yōu)美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這種“飛動”的藝術,文中,作者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多角度地描寫了卡拉瑪姐妹優(yōu)美的舞蹈,把視覺形象轉(zhuǎn)化為語言形象,使讀者在回味文章的同時,不僅身臨其境地欣賞到了舞蹈藝術所特有的形體美,而且還獲得了語言和舞蹈的雙重審美享受。
因此,在學習了這篇課文后,同學們既要在品味語言文字之美、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的同時,還需學習作者大量地運用修辭手法描寫視覺形象的寫作方法。
【技巧揭秘】
語言是作文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生動而富有個性的語言會讓文章錦上添花,使人讀來賞心悅目。任何新穎的素材、精美的結構、深刻的主題,都要依賴語言表達實現(xiàn)。冰心的《觀舞記》之所以寫得形象生動,正是因為作者緊緊地抓住了卡拉瑪姐妹跳舞時的動作及神態(tài)特征,并運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法,盡可能地把視覺形象轉(zhuǎn)化為語言表達,讓讀者調(diào)動起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使每個讀者都能夠體悟到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之美。
【原創(chuàng)佳作一】
觀聾啞兒童表演的《劃船舞》
□夏正國
在今年的元旦晚會上,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有幸到縣人民劇場觀看了特教學校聾啞兒童表演的《劃船舞》。由于表演者是一群聾啞兒童,所以,我真不知道,他們在沒有聲音的世界里,是怎樣聽懂《眾人劃槳開大船》的配樂,又是怎樣跟得上節(jié)奏的?但事實上,他們所表演出的這場令人震撼的舞蹈,我真不知道該怎么來形容他們的表演。
假如我是個畫家,我就要在白紙上,描繪出他們無與倫比的舞姿;假如我是個音樂家,我就要用美妙的歌聲來唱出他們旋風般的舞步和游龍般的舞姿;假如我是個攝影師,我要記錄下他們靈動優(yōu)美的舞姿和輕盈矯健的體態(tài),定格住那生命的躍動與心靈的和諧。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是一個初一年級的學生,只能用平凡的文字來描寫這令人嘆為觀止的舞蹈藝術。
幕布漸漸拉開了,音樂響起,聾啞兒童們開始了他們的舞蹈。只見他們的兩只手一前一后,很默契地配合著,時而展開,時而又合攏在一起;他們的兩腿自然分開,前腿弓,后腿蹬,動作是那樣嫻熟,又是那樣整齊!隨著《眾人劃槳開大船》的配音節(jié)奏,他們的身子一仰一俯,一弓一伸,兩只手同時做著劃船的動作,忽而如流水般疾速,忽而如流云般緩慢,忽而輕快,忽而強健。但不管怎樣的舞步,都給人以柔中帶剛、剛中帶柔的感覺。
突然,他們換了一種姿勢,分成了好幾組,左右相對分列開來,音樂也開始變快了,好像有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在推著他們前進。他們在舞蹈中漸漸地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他們自己。哦,我明白了,那是“百舸爭流,千帆進,波濤在后,岸在前”的氣勢!此時此刻,我仿佛感到這里沒有演員,沒有觀眾,只有一群齊心協(xié)力的人們齊聲喊著號子航行在茫茫大海里。他們時而攜手并進,表現(xiàn)出他們堅強的決心;時而肩并肩地此起彼伏,左右晃動。這一連串優(yōu)美的動作,不僅讓我看到了舞蹈的優(yōu)美,也讓我看到了他們不畏困難、迎難而上的堅毅品格。
看到這兒,我不禁為這群孩子們感到惋惜:他們既聽不見音樂,也說不出自己的感受。但我也為他們感到驕傲,因為他們成功地克服了這樣的困難,積極向前,用優(yōu)美的舞姿表現(xiàn)出他們樂觀的一面。
精彩的舞蹈結束了,臺下傳來了陣陣掌聲,雖然他們什么也聽不見,可是他們卻能從觀眾的臉上看到他們的演出成功了,他們用聾啞人的方式向觀眾表示感謝。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他們的魅力、品格與風采,更讓我明白一個道理:一個人,即使身有缺陷,但只要意志不垮,就一定能夠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未來。
點評:本文仿照冰心作品《觀舞記》的寫作方法,運用了生動形象的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恰當準確地表現(xiàn)了一群聾啞兒童表演《劃船舞》的場景。文章開頭用疑問語氣,領起下文,吸引讀者。接著極盡所能,緊緊地扣住觀看《劃船舞》而留下的深刻印象。此外,文中和結尾出現(xiàn)的抒情性及議論性的語句在文中也起到了突出主題的作用,為文章增色不少。
【原創(chuàng)佳作二】
在愛的季節(jié)里成長
□夏小艷
一個人不管長多大,總要經(jīng)歷四季的風雨;一個人不管走多遠,總有另一個人在牽掛著你!所以,我始終堅信,在成長的季節(jié)里,每個人都不會忘記那份自己曾經(jīng)所擁有的愛!
——題記
春天這個季節(jié)又輕又柔,你聽,“沙沙沙”,她踏過樹葉,漫過原野;夏天這個季節(jié)又急又快,你聽,“嘩嘩嘩”,她撫摸流水,電閃雷鳴;秋天這個季節(jié)堅實厚重,你聽,“咚咚咚”,撒下冷霧,扛起收獲;冬天這個季節(jié)呢?在我看來,冬天像是水波擴散,無聲無息,沉著冷靜,孕育希望。而媽媽的愛,正如春夏秋冬一樣,時而輕柔,時而迅捷,時而火熱,時而冷靜……
每當夜晚,我剛剛躺在床上時,我準能聽到遠處傳來的一陣“沙沙沙”的腳步聲,我知道,這是媽媽走來給我蓋被子的聲音,她的腳步又輕又柔,生怕發(fā)出一點動靜來。媽媽的愛似溫暖的春,此刻,我總是閉著眼故意不出聲,因為那是媽媽的愛化成的腳步聲,伴我酣然入睡。
每當放學,我焦急地在校門口徘徊等待回家時,嘈雜之中準能聽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嘩嘩嘩”,傳入耳朵。保準是媽媽,我敢肯定,因為媽媽來接我放學的腳步聲,總是又急又快。媽媽的愛似炎熱的夏,每當這時,我便飛快地撲進媽媽懷中,聽著她那急促的喘息聲,盡情地感受著她那夏天般熾熱深沉的愛,一直伴我平安回家。
每當犯錯,我惴惴不安、孤立無助時,我總會聽到媽媽“咚咚咚”地走過來,我心里的節(jié)奏立刻像搶拍似的狂跳。媽媽的愛似包容的秋,她總是原諒我的幼稚與無知,她總是告訴我從哪兒跌倒了,就從哪兒爬起來。她那如秋天般厚重堅實的愛,伴我走過了人生道路上的一道道坎坷。
每當考試,我的心情變得不安與暴躁時,我腦海中總能浮現(xiàn)出媽媽微笑的面容。于是,我的思緒被打開,頭腦隨之靈光起來,說也奇怪,很多難題竟然迎刃而解了。媽媽的愛似沉默的冬,因為她知道如何安撫我,她總是靜悄悄地,不讓我有所察覺,教會我沉著冷靜,孕育希望。
春夏秋冬,寒來暑往,我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媽媽的愛在伴我成長。
點評:文章采用題記的結構形式點明主旨,主體部分先用擬人、排比、比喻寫出媽媽的愛與四季相似的特點,總領下文。接著選取了四個小場景,與四季聯(lián)系起來,分別扣住媽媽所表現(xiàn)出的愛猶如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特點寫作,顯得入情入理。而題目、開頭、結尾的三處緊密呼應,也體現(xiàn)了作者不凡的構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