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過去的2013年,老牌百貨王府井并購了高端品牌春天百貨,蘇寧投出了史上最大一筆戰略投資,新發地批發市場借助京東商城高調觸網……傳統零售業在變革中尋找新的出路。在即將過去的2013年,小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手機業立足,網絡時尚品牌凡客誠品經過盲目擴張后集體反思,京東商城等大型電商開始尋求機會并購……新興的電子商務企業在保持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在修正前進的方向。
本報聯合北商商業研究院聯合推出2013年度業態盤點,試圖對過去一年零售業的大事件和發展趨勢進行梳理,希望能夠找出幫助零售業走出困局、繼續前行的星光。
一、烘焙業
1.現狀
危機四伏
由于近年來食品安全事故頻發,食品安全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重視。烘焙業在全社會的監督下也頻頻曝出安全事故,受到消費者的質疑。安全事故頻發除了與商家法律意識淡薄有關外,還與烘焙業的殘酷競爭有直接關系。
作為食品,生產日期和保持期被人們視做“生死線”。而今年金鳳成祥、85度C等多家企業均被曝出提前標注生產日期和修改生產日期,一次次觸動人們的神經。
事實上,烘焙業如今在國內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及發展前景。但由于目前行業門檻低,巨大的市場蛋糕吸引了大量國內外大小商家的涌入,而品牌雜亂的現狀直接導致殘酷的市場競爭。
2.趨勢
轉型升級
面臨整個行業的低水平競爭,先取得品牌優勢的商家必將搶得先機。市場的競爭最終是品牌的競爭。隨著消費者品牌意識的增強,商家開始轉型升級,將品牌轉變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如今,烘焙業連鎖品牌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好利來、味多美等一批企業雖然漲價已成不爭的事實,但各家企業也更重視品牌的美譽度及消費者的忠誠度。
其實,隨著烘焙業的發展,門檻將會越來越高,市場也將從價格戰的惡性競爭,逐漸升級至以品牌為核心的良性競爭。那些制作工藝落后、產品單一、品牌意識差的商家將會被淘汰出局。
二、眼鏡業
1.現狀
亂象叢生
目前中國可以說是最大的眼鏡消費市場。據中國眼鏡協會統計,中國目前已有3億左右人口佩戴眼鏡。按照市場上每三年就更新眼鏡的周期計算,中國眼鏡市場每年約需要1億副眼鏡,中國眼鏡市場的需求潛力是很大的。但是,目前國內的眼鏡市場可謂是魚龍混雜,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眼鏡市場內傍名牌現象頻頻出現,商家玩起文字游戲,山寨國產貨改個英文字母,就變成了國際名牌,種種行為迫使寶島、明亮等多家名牌眼鏡品牌紛紛走上了維權之路。
首先,眼鏡門店的選址對于位置、人流量等有一定要求,這意味著成本會被抬高,這些成本最終被轉移到用戶身上,從而導致門店眼鏡價格處于高位。
2.趨勢
進軍線上
事實上,人們對于眼鏡的需求由來已久,時至今日,眼鏡產品的功能早已超出了最初的視力矯正,越來越多的裝飾、時尚元素加入其中。這給了眼鏡行業發展的機會,一批眼鏡企業順勢壯大,并在線下建立起連鎖門店模式,有的甚至達到了上千家門店的規模。
但是,急劇膨脹的門店數量在行業亂象前卻顯得無能為力,由于這個行業專業性強,從業人員應該具備眼科醫學知識和嫻熟的操作技能,但是盲目追求暴利的背后,令消費者很難相信它的品質能夠有所保障。過去,配眼鏡去眼鏡店或眼科醫院是僅有的方式,但隨著網站運營、物流方式、網絡支付等多方面的完善,電子商務將快速發展起來。
三、黃金業
1.現狀
惜別牛市
在轉瞬即逝的2013年黃金市場,連續12年的牛市格局被無情打破,今年,或將成為黃金的首個全年下跌“空方完勝年”。自今年元旦伊始,黃金從1674美元高位后持續慣性跌落至目前1220美元的價位,之前還打破了1200美元整數關口達到了1180美元。全年的持續跌落令黃金牛市神話終結。
自今年4月中旬黃金價格持續走低之后,百姓購金狂潮也逐漸涌現。據了解,“五一”期間,菜百黃金銷售額達2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0%。4月國際黃金價格暴跌后,“中國大媽”強勢進入抄底。然而,隨著5月黃金價格不斷下跌,“中國大媽”搶金的故事發生逆轉。
2.趨勢
突圍“寒冬”
日前,德國商業銀行在一份報告中將2014年黃金均價預估定在1300美元/盎司,不過其預計明年底國際金價將回升至1400美元/盎司。該行表示,繼今年國際金價大跌后,明年將會溫和上漲,不過這需要投資需求以及亞洲實物金買盤走強的支撐。
在虛擬電子貨幣比特幣的價格超過黃金之后,依然有很多中國人去投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投資黃金的風險要遠遠小于投資比特幣。從長期持有的角度來說,黃金價格依然相對穩定,實物金的持有者任何時候購買黃金都是可以的,最好的方式依然是定期買入、長期持有。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