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個小鎮,名為維倫達文,它有個別稱,叫做“寡婦城”。在這個與浪漫愛情緊密聯系的朝圣圣地,居住著上千名寡婦。她們或是被家庭拋棄,或是一直孤單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其中還有人不惜千里跋涉來到這里,但是沒有人知道為什么會這樣。
42年前,年輕的吉奧莉·達斯跟著丈夫背井離鄉,來到印度北部的維倫達文鎮一起生活,并生了三個女兒。此后不久,吉奧莉的丈夫拋妻棄女而去,為了生計,三個女兒剛滿十歲就出嫁了。
過去的15年,吉奧莉獨自生活在維倫達文鎮,在寺廟中吟唱虔誠的歌曲,賺取幾個硬幣的報酬。和成千上萬的印度寡婦一樣,吉奧莉與現實世界隔絕了一切聯系,將余生都奉獻給了神。
年過六十的戈文達·達斯已記不清自己在這里居住了多少個年頭,但年輕時的生活經歷,卻依然歷歷在目。她出身在加爾各答市附近的一個小村莊里,婚后第二年,丈夫就因為肺結核離開了人世。隨后的近30年里,戈文達每天都在夫家不停地辛苦勞作,受盡虐待。終于有一天,身無分文的她決定踏上開往維倫達文的火車,成為這里萬千寡婦中的一員。
像所有來到這里的寡婦一樣,她將自己的姓氏改為“達斯”,印地語中意為“奴仆”。以此來表示自己愿意終身虔誠侍奉神靈,與夫家斷絕一切聯系。
維倫達文成為寡婦聚集地,可以追溯到五百多年前。來到這里的寡婦,固然不乏虔誠的朝圣者,但更多人到這里,僅僅是為了逃離野蠻殘暴的家庭。
許多寡婦不僅失去了收入來源,還遭到整個村莊的排斥驅逐,孤身一人倍感寂寥。有人被夫家趕走,以掠奪本該屬于她們的遺產。也有人被自己的兒子、兒媳像丟包袱一樣,狠狠甩出了家門。
每天一大早,吉奧莉、戈文達會和自己的同伴一道,從住處走一公里遠,到廟里和著樂器唱誦印度教的祈禱經文,晚上睡覺前,再重復一遍早上走過的路,每天一共要唱六個小時。通過這份“工作”,每個月,寡婦們可以從當地廟宇那里獲得125盧比(約合2.7美元)的生活補貼。
因為是寡婦,她們只能穿白色素服,不能佩戴任何首飾,她們的社會地位連乞丐都不如。很多人甚至認為,連看一眼寡婦都是極為不祥的。
一座小廟里,青年志愿者們攪動著成堆的米飯和達爾(用香料、小扁豆煮成的印度菜),寡婦們則盤腿坐在院子里的地上等待。她們三三兩兩地聚作一團,彼此訴說著各自的故事。
政府也修建了四處供朝圣者們交流的修行處所,一些寡婦棲居于此。為了幫助那些年僅二三十歲的年輕寡婦,政府將她們安排到服裝廠等地工作,幫助她們重新回到社會。
盡管政府和朝圣者們可以使這些從家庭中逃難出來的女人們免受饑餓,卻難以消除孟加拉地區存在的不公現象和長久以來的迷信。
在印度的家族文化中,女人在家里扮演相夫教子的角色。丈夫死后,她們的生活也與死亡相差無幾。如今,寡婦們已經不會在丈夫的火葬柴堆前迷失自我,但她們的生活依然充滿艱辛。
一位曾經到訪維倫達文的朝圣者稱,許多寡婦死后,尸體會被切成塊,然后裝在黃麻袋中處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