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被稱為“史上最嚴”的財務專項檢查中,多家券商遭到處罰,處罰結果對券商的影響也越來越嚴重。
光大證券80億元的定向增發方案剛剛獲得證監會的批準不久,公司就因天豐節能IPO造假而被證監會調查。此事是否會影響其已經獲批的再融資進展,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7月2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對此事明確指出“根據《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上市公司因涉嫌違法違規正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的,不得非公開發行股票”。
光大證券媒體接待部周茜對《投資者報》采訪提綱的回復中表示,公司對投行天豐節能事件進行了深刻反思和檢討,并已經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證監會嚴打造假事件
此前,平安證券因萬福生科造假事件,證監會對其給予警告并沒收其萬福生科發行上市項目的業務收入并罰款,同時暫停其保薦機構資格3個月,而保薦代表人和相關責任人均被處于罰款、撤銷從業資格和市場禁入等不同處罰。
國信證券在隆基股份違法違規案中,未盡勤勉盡責和審慎核查義務,出具了具有誤導性陳述和重大遺漏的相關文件,證監會對其正式立案調查。被調查期間,其承銷的金馬股份、黔輪胎A的定增項目已經獲批,卻因國信證券被調查而被暫停。因IPO造假被立案調查,從而波及到定增承銷業務的情況還是第一次出現。
7月25日光大證券發布公告稱,證監會對天豐節能項目的現場調查工作已經結束,將按有關規定和程序移交行政處罰委員會審理。
按照《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公司現任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最近36個月內受到過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或者最近12個月內受到過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的,都不得進行非公開發行。
據證監會零容忍態度推斷,光大證券很可能受到警告處分,那80億元的定增項目就不再是擱淺,而是廢掉了。
一位參與了光大定增的內部人士對《投資者報》記者說,目前該項目雖然被暫停,但我們還是在正常的推進中,參與定增的機構也已經基本敲定,就差項目再度啟動了。
光大證券媒體接待部的周茜也對《投資者報》記者說到,項目處于暫緩狀態,公司正持續與潛在機構投資者保持溝通。
上述內部人士同時表示,光大證券的大老板實力雄厚,這次定增對光大證券意義非凡,應該會出手保一下,只要不處罰到公司,定增應該沒有問題。
定增壓力來自于證監會
根據光大證券公告,該項目非公開發行不超過6億股新股,增發價格不低于11.65元/股,預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0億元。資金將投向兩融等創新業務、加大對子公司的投入、其他創新業務。公司已于5月20日獲得批文,在拿到批文后,光大證券股價出現了短期的升勢。但在整個6月里,A股市場一路大跌14%,和市場高度相關的券商股更是跌得厲害,6月整體跌了22.5%。期間最低探底到9.15元/股,隨后雖有所反彈,但一直低于增發價格。
市場認為光大證券股價一直低于增發價,同樣會對增發順利進行造成較大壓力,但上述參與定增的人士不這么看。他對記者說,參與定增獲得的新股會鎖定一年,目前市場正是低迷期,一年后高于增發價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即使一年后股價依然低于增發價,大股東也會以一個協議價格回購。目前定增的壓力主要來自于證監會到底會不會處罰到公司,如果只是保薦人受罰,那就不會影響到增發。從目前項目的推進力度看,公司對增發的順利進行似乎有著十足的信心。
在增發公告中光大證券也明確指出目前公司凈資本規模與行業內可比大型券商之間存在較大差距,而許多新業務的開展都受限于凈資本規模,這次增發對光大證券來說,意義重大。
中信建投證券某資產管理部人士對記者說,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是今年券商最有力的創新業務,但是這個業務對資本金的要求也比較高,需要較大的資金支持,光大證券目前已取得質押式回購業務資格,增發中提到的投入創新業務較大概率是投入到此業務中。
降級后將難再融資
在近日證監會公布的券商評級中,光大證券依舊是AA級,這是由于每年的評價期為上一年度5月1日到本年度4月30日,公司被立案調查是在6月份,所以這次并沒有降級。可以預料到的是,在下一次評級中,將會有較大幅度降級。
降級不僅影響客戶信任程度和公司聲譽,還將波及到創新業務、通道和保薦業務的審批資格。比如,根據《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管理辦法》相關規定,證券公司要開展公募基金業務,必須滿足“最近12個月各項風險控制指標持續符合規定標準,凈資本不低于10億元人民幣,最近1年中國證監會分類評價級別在B類以上”等條件。
對光大證券來說,能有一年的緩沖時間,可以把預計到的損失降到最低,是值得慶幸的事情。但這也在側面反映出此次增發的重要性,如果這次不能完成增發項目,預計在較長時間內都無法進行再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