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日,美國聯邦破產法院法官史蒂文·羅茲經過近5個月的深思熟慮,最終做出了一個政治上很不受歡迎的裁決——
因為底特律市已無償付債務能力,符合美國聯邦破產法第九章的破產保護條件,從法律的角度,政府向員工承諾的養老金,屬于合同的一種,和政府所欠的其他債務并無不同,應當同等對待。雖然密歇根州憲法規定不允許削減公務員的養老金,可是這條州憲法與聯邦破產法相抵觸,因此法院裁定底特律可以削減公務員的養老金來減輕負債,從而最終實現破產重組。
在2013年7月18日,底特律政府正式向密歇根州東區法庭申請破產,從而成為美國歷史上申請破產的最大的城市時,就引起關注無數。因為這一舉動,不僅對于密歇根州經濟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也對美國其他各大經濟不景氣的地方政府擺了個范例。
此番破產被批準,更是顛覆了美國人一直認為公務員養老金受法律保護的概念,立即掀起軒然大波。
觸碰了“政治禁區”
美國媒體紛紛猜測,其他也因養老金開支大而不勝負荷的城市如芝加哥、洛杉磯和費城等可能跟進。果然,飽受公務員養老金之困的伊利諾伊州在此裁決的第二天,就在州議會光速通過了爭論不休的養老金改革方案:削減對公務員承諾的養老金、削減根據通貨膨脹而每年增加的養老金百分比及提高現役公務員的退休年齡和自費額度……
長期以來,美國公務員養老金是任何人都不敢碰觸的政治禁區。而人口老化、經濟衰退、城市經濟結構轉型等多種因素導致美國許多市政府都無力負擔滾雪球般越滾越大的養老金。
據美國媒體報道,底特律市的負債達到185億美元(1美元約合6.11元人民幣)之巨,債權人超過10萬個,其中很大一部分,正是養老金。底特律欠了兩萬多名退休雇員總預計35億美元的退休金和57億美元的健康福利。
伊利諾伊州也是美國公務員養老金負擔最重的州之一,而該州最大的城市芝加哥,也是美國養老金入不敷出情況最嚴重的城市,每月要用超過運行資金的20%來付養老金。
夏威夷、阿拉斯加、堪薩斯、羅德島、新罕布什爾、路易斯安那、康涅狄格、肯塔基與伊利諾伊州,都存在養老金基金嚴重不足的問題。芝加哥市長伊曼紐爾在州議會通過決議后,也發表聲明稱,養老金改革勢在必行,否則芝加哥就得砍政府開支或者加稅,而這些都不是人們希望看到的舉措。
工作22年,養老金可養40年
那么,到底美國公務員的養老金能領多少?
聯邦政府不能決定地方政府的養老金福利,而各個地方政府規定不同。以伊利諾伊州為例,他們的公務員享受最終工資的75%為退休金,對比私人企業,這堪稱相當優厚。如果退休前月工資5000美元,養老金就有3750美元,且死后未亡配偶可以繼續領取(但仍需繳稅)。
這樣的收入在美國雖不算富裕,但足以過舒適的生活。一些地方警察和消防員,工作22年后就可以退休,也就是說如果18歲加入警察隊伍,40歲就可以退休,然后靠養老金活40個年頭根本不足為奇。因此,私企員工對公務員享受的養老金一直頗有微詞。
不得不承認,公務員養老基金時不時都會爆出丑聞。芝加哥個別政治上有勢力的商人或咨詢公司老板,在公立學校里做一兩天代課老師,居然都可以加入公務員養老金計劃里分一杯羹,難怪公眾對政府養老基金管理毫無信心。
也有不少人指責代表公務員利益、與政府就養老金問題長期談判的公務員工會不講理,無論地方經濟好壞甚至地方政府是否資不抵債,一味堅持養老金不可削減的原則不可能持續。
有人建議,政府應效仿私企,讓公務員參加自存養老金計劃,并允許他們繳納聯邦社會福利金,實行多重保障,而不是把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里,單一依賴政府。
年輕一代的公務員也樂意參加自存養老金的計劃,畢竟大約40%~50%的公立學校老師會在入職頭5年就辭職。對他們來說,政府承諾的養老金可望而不可及。而且,這樣一來,公務員就有更多選擇,即使不到退休換工作也不需要擔心失去養老金。畢竟,美國公務員的養老金對工作時限越長的人,待遇越優厚,這其實對人員自由流動和政府機構活力,都沒有好處。
但也有人說,消防員、老師、圖書館員、街道清潔工等為城市服務的公務員,保證所有市民的生活質量,一旦削減他們的福利,對整個城市都會造成負面影響。而且,養老金的承諾從另外的角度看也是制約公務員操守的利器,近幾年出現的一些公務員刑事案件,大多是他們的養老金福利一律被剝奪造成的。如果沒有這項福利,難保一些公務員不會腐敗貪污,趁著快退休撈幾把。
底特律判決將帶來深遠影響
自然,公務員對政府甩掉養老金包袱非常不滿。照目前情況,底特律市政府很可能只會付20%承諾的養老金福利。美國公務員的工資比私人企業要低,許多人根據政府承諾的豐厚養老金規劃個人財務,特別是那些接近退休年齡的老員工,干了一輩子,就指望著靠養老金退休。如今突然失去安全網,根本無法通過重新找高薪的工作補上可能的缺口。
底特律的一位42歲的消防員,當上兼職理發師來補貼家用,他說政府的承諾無法兌現,實在讓人傷心。伊利諾伊州的一位老師則說,她得縮減家庭開支,特別是慈善方面的支出。
他們認為,這都是政府對養老金基金管理不善的惡果,反而要員工來承擔實在不合理。政客一味追求高收益的股票投資,卻漠視隨之而來的高風險,而且也不愿采取措施來填補財務漏洞。同時,公務員們也責怪華爾街金融大鱷們太無恥貪心,賣垃圾股票給養老金基金的管理人員,使得基金缺口越來越大。可這一切,根深蒂固,很難得到徹底解決。
無疑,法庭對底特律政府養老金的判決,對美國今后的政府運作將帶來深遠影響:一方面,低工資和低福利會導致越來越少的人愿意進政府部門工作,越年輕的公務員,越對養老金的承諾沒有信心,降低了士氣;另一方面,政府雇員工會對工資立場更加強硬——工會寧愿爭取現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漲工資,也不能信賴政府對將來高養老金的承諾。
曾經強勢的美國工會,近幾十年來不可同日而語,全美只剩下11%的公司雇員還參加工會。公務員如今仍是美國工會的主力,因此工會也會在養老金的問題上力爭到底,不過底特律的判決一出,工會將來在法庭上的勝算又少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