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河北邯鄲有90公里的邱縣是個經濟落后的農業縣,因為歷史上沒有出過什么名人,很多中國人并不知道有這么個縣。但是2013年秋天,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的兩次有關邱縣反腐漫畫的批示,讓邱縣和它的“青蛙漫畫組”出了名。
2013年8月,100多幅青蛙漫畫組的反腐題材漫畫被刊登在監察部網站上,中紀委書記王岐山看到后就邱縣廉政漫畫作出批示:“(中紀委)宣教室可派員去看看,對可否大范圍運用提出意見。”不久,王岐山再次批示:“可否在即將開通的中紀委網站上設廉政文化板塊,邱縣的漫畫形式亦可辦成‘網展’,這樣看的人多,成本低且能互動。”10月30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面向全國征集、推廣一批以反腐倡廉為主題的優秀漫畫作品。
慘絕的經歷中領會人性
“青蛙漫畫組”實際成立30年了,可是在50多年前就已經有了雛形。創始人之一的陳跛子,本名陳玉理,1934年出生時髖關節脫臼,因家貧無錢醫治,落下殘疾。陳玉理說給自己起這個自嘲的筆名,一是不掩己短,二是不忘苦難,自強不息。
1963年,人們開始逐漸能吃飽,雙雙回鄉當農民的陳跛子與李青艾結為夫妻。
徹底成為農民后,陳跛子與李青艾平時種地,業余時間畫漫畫,還創作一些玻璃畫、壁畫和雕塑。有時他們的作品還能在《人民日報》等報刊上發表,玻璃畫也經常能賣點錢貼補家用。夫婦兩人共同創作的作品也開始用“陳與李”的筆名。平靜的生活一直到了1968年,當地“抓國民黨”大案的啟動。
陳與李都被牽扯到這個案子中,因為李青艾出身富農,專政組的頭頭說,她8歲就加入了國民黨,是受國民黨指派嫁給出身貧農的陳跛子的,是高級特務。李青艾和自己的第二個孩子,當時還不到兩歲的“臭兒”一起被關進專政組私設的監獄,地點就在陳跛子大郭斗村祖宅里。
陳跛子畫的系列漫畫《農民李六》里,就反映了部分當時的場景——《瓦工活》,畫得是李六被專政組面帶微笑熱情地叫去把磚頭削出刀鋒,結果削好后,李六的妻子就被押著跪在刀鋒上;《找娘》畫的是李六去專政組監獄接妻子,結果妻子渾身燒傷走了出來,嚇得孩子都不敢相認。《生死離別》畫的是李六的親戚受不了革委會的刑訊逼供,跳井自盡了。陳跛子至今記得,自己的親戚在自盡時本來快被打撈上來了,可是沒想到他自己蹬開救他的繩索,再次自殺了,死得決絕。
《農民李六》系列漫畫已經描繪得很溫和了,李青艾回憶說,在被關進監獄時她還帶著孩子,專政組用李青艾畫的油印的漫畫捆成火把,一邊燒李青艾的胸腹一邊逼迫李青艾承認自己是國民黨特務。
從1968年6月一直關押到10月,李青艾以為自己不可能活著出去了,那時來邱縣調查“抓國民黨”案的一位軍宣隊代表發現,邱縣三代會在整個案件中有明顯偽造證據的行為,就通報上級叫停了這個案子,并把沒被整死的人都放了出來,給了一定的經濟補償。李青艾被釋放后送到石家莊治療。45年了,如今李青艾的胸口上的燒傷還沒有徹底愈合,經常發炎。
改革開放后,邱縣的“抓國民黨”大案才徹底獲得平反,冤案制造者有的被判處死緩,有的被判處有期徒刑。
吃害蟲的青蛙
20世紀70年代初,身體虛弱的李青艾和陳跛子一起,帶著幾名社員繪制玻璃畫,畫的內容有韶山沖、毛主席去安源,然后拿到市場上去賣,一幅玻璃畫能賣兩元五角,成本是一元八角,每幅畫能賺七角,生活開始有了保障。
1979年,陳跛子和李青艾獲得平反,兩個人落實政策到了邱縣文化館工作,專職繪畫。1981年,陳跛子與李青艾再次畫起了漫畫,“陳與李”仍是他們最經常采用的筆名。
1982年是“陳與李”生命中難忘的一年。這一年,他們結識了華君武、方成等一批美術界名家。華君武鼓勵他們一定要扎根農村,從農民群眾的生活中找素材;方成則建議他們不要只是自己畫,要帶徒弟,建一支漫畫隊伍,專門畫農村題材,為廣大的農民群眾鼓與呼。
受方成的啟發,第二年,邱縣“青蛙漫畫組”成立。為啥叫青蛙?李青艾說:“我們就想,青蛙又能吃害蟲,又能唱豐收,是農民的好朋友,跟我們的漫畫意義相同。從此以后,我們都是‘小青蛙’。”
如今,在“青蛙漫畫組”學習過的“小青蛙”已過千人,這些“小青蛙”遍布邱縣各鄉鎮,他們白天勞作于田間地頭,晚上在燈光下思考創作,經過不斷地在報刊發表、參加美展,“青蛙漫畫組”開始在河北省和漫畫圈有了一定名氣,個別人還成為新華社的簽約漫畫家。華君武曾說:“天下畫漫畫的人不少,農民作漫畫的卻不多,農民成立漫畫小組更是前所未聞。”
因為充滿濃濃的生活氣息,“青蛙漫畫組”的作品得到了中國漫畫專家的好評,多次在全國獲獎,還頻頻在報刊上發表,中國最有名的專業漫畫媒體《諷刺與幽默》也時常刊登這個小組的作品。陳跛子說:“我們是在生活中畫漫畫,在漫畫中過生活。”一次陳跛子買了個電加熱器“熱得快”,沒想到,剛用一次就壞掉了,他就此事畫了張漫畫《熱得快,壞得快》,商店老板聽說后,趕緊上門道歉、退錢。街道旁,郵筒里的信件長期不取,李青艾就畫了一幅畫,把郵筒的肚子畫得大大的,題目是《郵筒懷孕了!》,郵局知道后,立即進行了整改。
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腐敗現象的出現,也讓反腐漫畫成為“陳與李”和“青蛙漫畫組”創作的題材之一,這才有了后來“青蛙漫畫組反腐漫畫登上監察部網站”事件的誕生。但是,雖然“青蛙漫畫組”的漫畫從來不點名,也不影射具體案件,仍然偶爾會得罪人。有一次陳與李畫了一幅《棉鈴蟲》的漫畫,把貪污的官員畫成棉鈴蟲,企業被畫成棉桃,結果沒幾天就有企業領導告到了縣委。
說起這30年間“青蛙漫畫組”反腐漫畫的發展變化,李青艾有些躊躇,“還真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漫畫分政治題材,教育題材,幽默題材,反正是有了好創意,就畫,并沒有刻意去畫反腐漫畫。”李青艾覺得,最難畫的不是反腐,事情擺在那里,諷刺就是了。最難畫的是主旋律歌頌題材,你必須把幽默漫畫的成分放進去,“搞不好就不好看,很牽強”。
30年來,青蛙漫畫組繪制的主旋律漫畫還是占的比重大,幾萬幅漫畫中諷刺題材大約占了四成,涉及反腐敗的比例就更低了,這次是邱縣紀委特意從數萬張漫畫中挑選出了百幅反腐漫畫送到了中紀委。
如今,夫婦兩人都以博物館正高職稱退休,每月共有7000多元退休金,生活還算安逸閑適。他們的四個孩子有的在美國工作,有的在政府機關。邱縣為“青蛙漫畫組”建了一個800平方米的漫畫博物館,每個月還有近50名老成員來聚聚,交流繪畫經驗,或者一起去當地中小學的“蝌蚪班”培養中小學生畫漫畫。
李青艾說,雖然自己歲數越來越大了,可是邱縣當年“抓國民黨”冤案的一幕幕情景,還是不時會浮現在她的腦海,“為什么會出這么狠毒的人呢,發明了這么多酷刑,簡直不是人。”李青艾說,“我到省里,省領導見到我說,‘李青艾呀,你們邱縣沒啥有名的東西,就兩樣有名,一樣是抓國民黨,一樣是你們青蛙漫畫組的漫畫’。”李青艾一直覺得,自己的“青蛙漫畫組”可以普及一些藝術知識,讓邱縣的人們變得更有文化,“這樣就不會出現這么多壞人了”。
她說,現在最想做的,是把她和孩子在文革時受的罪一項項都用漫畫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