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韓國國防部宣布,8名文藝兵“因出入色情按摩場所并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將被軍法處置;同時,韓國國防部決定取消文藝兵制度。一直以來,文工團都是各國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它豐富了軍隊和百姓的娛樂生活;另一方面,它也因明星丑聞、商業味太濃等原因而飽受詬病。這個外表光鮮內里神秘的軍方組織,到底是怎樣運作的呢?
美國文工團:隊員學歷高,總統好伙伴
美國最早的文工團是1798年7月11日遵循美國國會法案而成立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樂隊。在美國,陸、海、空幾大軍種以及軍事院校都有自己的文工團。它們基本有兩大特點:一是業余化、半職業化趨勢明顯;二是軍隊文藝工作者等級低階化。美軍文工團的最高軍銜為上校,不設將軍。和中國軍樂團的團員都是軍官不同,美國的軍樂隊成員一般由喜愛音樂并有一技之長的士兵組成。少數樂隊成員經選拔培養,成為軍官,擔任樂隊指揮和管理者。
各主要軍樂團的成員主要來自民間音樂界,包括管樂、弦樂和歌唱方面的人才。應征者往往來自民間一流音樂學院,具有音樂碩士甚至更高的學歷,還要有在民間演出的經歷。這些選拔出來的音樂專才平時要做很多任務,除了勞軍演出外,也會出現在外交、慶典場合。有“總統親隨”之稱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樂隊是美國十大高級軍樂團之一,它與白宮的關系最早可追溯至1801年的元旦——當時,美國總統約翰·亞當斯曾邀請軍樂團到行政大樓演出。次年,總統托馬斯·杰弗遜又請來樂團在他的就職儀式上演奏。在總統宣讀完就職誓詞后,美國海軍陸戰隊樂隊將演奏4次《鼓號齊鳴》,隨后是《向統帥致敬》,奏樂期間,美軍第3步兵團總統禮炮炮兵連將同時鳴炮21響。兩百多年來,每一次的美國總統就職典禮上都有他們的身影。
除此之外,美國文工團還得進行很多慰問普通民眾的免費演出。每年夏季,各大軍樂團的露天消暑音樂會都會在華盛頓舉行,盡管演出場地簡陋,但樂隊的表演質量絕對一流。
不過,美國軍樂團也不是永遠榮光加身,其最大爭議之處就在于它的支出過于龐大。美國媒體曾報道,全國的軍樂團加起來一年要花5億美元,僅海軍陸戰隊在2009年的軍樂隊花費就達5000萬美元,其中1000萬美元用在由130名音樂家組成的“總統親隨”樂隊上。海軍陸戰隊還有600名樂手,每年花費達3500萬美元。陸軍軍樂隊每年花銷更大,達1.95億美元,共有5000名樂手。這些錢全都由美國的納稅人支付。而花銷過大也讓樂團本身壓力重重,因為國會很可能會壓縮他們的預算。
韓國文工團:靠明星力量宣傳軍隊
韓國軍方不只一次整頓文藝兵了。大概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韓國各個地方部隊開始選取有特長的士兵組建文化宣傳隊。到了1996年,韓國國防部取消文化宣傳隊,取而代之的是直屬的唯一一支宣傳支援隊,名額僅有20人(實際上常常不會招滿)。要想進入這支隊伍需經過十分激烈的競爭,隊伍招募的人員,很多都是正處于強制服兵役期的一線明星們。
對于那些以文藝兵身份服兵役的明星們,韓國軍方會不斷地提供演出機會以增加其曝光率。軍方本身也會不時公布一些明星們當兵的照片,像《My girl》中的李東旭、《天國的階梯》中的李莞……明星們身穿軍裝英姿颯爽的形象可以讓粉絲們大飽眼福,也讓韓國民眾對軍中生活有更多了解。
文藝兵的演出任務一點也不輕松。如果是像Rain一樣的頂級明星加入宣傳支援隊,各部隊的慰問演出要求就會接連不斷,軍隊的宣傳視頻和海報拍攝任務也都會交給他們。有時候,地方政府也會以明星文藝兵出演為條件,向軍隊提議舉行聯合演出。一位歌星曾匿名向媒體爆料,服役的兩年時間里,其參加的演出就超過300多場。另一個外人并不知曉的秘密是,不管這些明星文藝兵多么大牌,他們的演出都屬于義務性質,他們必須放棄自己的肖像權,也不能從其演出制作的音像制品中獲取分成。
盡管明星文藝兵們看起來星光熠熠,但在韓國觀眾眼里,他們的軍旅生活卻顯得可鄙:他們憑什么享有“特權”?據韓國媒體報道,2011年,韓國藝人Boom服役期間的假期日數比一般士兵的四倍還多。有民眾說:“聽了Boom退伍后在各種節目里講述的軍營生活經歷,有種被騙的感覺。”
韓國軍方此次對文藝兵的聲討從今年1月開始,彼時,正在服兵役的Rain被曝光利用公務時間外出和韓國著名女星金泰熙約會,后來Rain被罰禁足七日。而引發文藝兵制度被取消風暴的直接導火索則是8名文藝兵被爆出在一次慰問演出后去了按摩店。現在,他們和上級管理人員都已受到處罰。
中國文工團:文職將軍當道,商業運作為主
中國文工團的建制來源,要追溯到工農紅軍宣傳隊。在戰爭年代里,宣傳隊的最主要任務是“飛機讀報”。一旦前方打了勝仗,“飛行讀報員”就攥著小報向戰友報告,“同志們,聽勝利消息!”讀畢不等人散,又趕往下一個部隊集中的地方。此外,“擴紅”也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在紅軍募兵高峰期,每個宣傳隊員平均每天都能招來一個新戰士。
土地革命時期,軍隊利用一些能歌善舞的士兵走鄉串戶,用文藝表演的方式宣傳中央方針,在當時農村文化生活極度貧乏的情況下,這種工作方式很受農民喜歡,畢竟絕大多數人民群眾識字不多,難以理解紙面宣傳品上的含義,但是可以通過歌唱、曲藝形式被大眾所理解。
建國后,文工團作為軍隊的一部分入城固化。在當時的各總部、各軍兵種中,都建立了文工團這個編制。
文工團的文職干部或是獲得軍銜的文職軍官,都需要在解放軍部隊文藝院校里學習,所以他們要先考上部隊藝術院校,如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不過,軍隊也會采取特招演藝人員入伍的做法,如韓紅、紀敏佳、龐龍等。除了文工團,軍級以下單位也組建自己的文化演出單位,叫作“演出隊”。每年部分軍級以下單位會到地方藝術院校招收文藝兵,藝術學生可以報名選拔,不過僅享受士兵待遇。
和美國文工團的團員相似,中國文工團團員在剛當兵時也需要接受軍事培訓,但是都不會被派去參加戰斗,即使上戰場,主要也是通過勞軍表演鼓舞士氣。除了領取基本工資,文藝兵還可以拿到演出經費和軍隊補貼。
在中國,對于文藝兵等級的爭議一直存在,比如曾經一度被熱炒的“文職將軍”。盡管后來有關部門已澄清沒有“文職將軍”這個說法,文職干部“不授予軍銜”,可實際上,這些文藝兵是按照其“文職級別”而獲得相應的待遇,如文職二級就對應少將軍銜的工資。以海政文工團副團長宋祖英為例,其專業技術評級是三級,與之對應的軍銜是大校級,但很顯然,她并不是真正的將軍。
和韓國的“明星隊”不同,部分加入文工團的中國明星似乎更熱衷于軍隊之外的演出。最出名的應數鳳凰傳奇,他們享受的是正團級的待遇,可他們依然有自己的經紀公司,依然有演不完的商演。
盡管有消息稱,當部隊演出任務和商業演出沖突時,軍隊文藝工作者必須完成前者,但是許多藝人依然喜歡往文工團擠。近年來,類似鳳凰傳奇、“超女”紀敏佳入伍的消息,讓人覺得,文工團也越來越愛吸收成名歌手以壯大自己的實力。更有報道指出,某部隊文工團在青歌賽時與唱片公司達成協議,雇用根本不是軍人的藝人來參賽拿獎。
深陷市場的中國文工團讓大眾不得不懷疑,這個團隊是不是在享受了體制的好處后又走進市場,從而兩邊甜頭占盡。比如《我是特種兵》這樣的電視劇的拍攝和發行工作就是由文工團負責的,因為市場反響好,該劇還推出了好幾個系列。中國文工團,似乎已深陷商業大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