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旭輝走過來的樣子,十分熱情。他握手很用力,看著你的眼睛。他總是微笑著,你幾乎一下子不能猜出他的年齡。他穿著藍黃條紋的襯衣,上面有些時尚的圖案—一個騎馬的小人。
這個湖南出生的大男孩,似乎有些刻意掩飾自己的年齡。他在淘金大數據,他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藍海—一個建立在中外知識產權網(下簡稱“中知網”)基礎上的新興商業模式。
在大數據這一概念日趨火熱的同時,企業家更多的會關心如何把概念接地氣,轉換出商業價值。如同馬云建立淘寶一樣,謝旭輝建立聯瑞集團的初衷,就是為“買”和“賣”建立一個平臺,讓知識產權的轉化更便捷,更有可行性。
“讓天下沒有做不成的買賣”——這是謝旭輝的創業理念之一。而所謂大數據的價值在他眼里,不過是在龐大的交易數量下分析后的延伸價值。知識產權在中國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不僅有國家的政策鼓勵,且知識產權的注冊量也十分的大。但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將這些知識產權轉化落地為利益。
就在這個貌似不被太多人關注的領域,他5年淘金5個億。謝旭輝堅信的是,中知網即將深入系統運營,面臨著聚變爆發的可能。
“讓專利不再只是沉睡”
大數據的時代似乎悄無聲地到來,很多人已經走在了前面。謝旭輝并不認為自己先知先覺,但他有著一種源自內心深處的判斷力。
5年前,他在香港和律師朋友,成立了聯瑞。在這之前,又有著很多的故事,他被媒體描募成鐵桿的“毛派”。
“我不想給自己身上貼上任何的標簽,我只是一個比較純粹的生意人。”謝旭輝看到的商機其實很簡單,他5年前在香港和知識產權領域的律師朋友聊天,結果就發現了這個商機。他于是開始創業,先在香港注冊了公司,第一個分公司就開到了廣州。
謝旭輝的創業動機并非空穴來風—他眼睛中那些沉睡的專利,就是他即將獲得的人民幣。當前,高校的實驗室里沉睡著大量的先進的專利技術,但這些專利大多都只是鎖在了保險柜里,沒有創造出它的實際價值。同時,那些沒有足夠資金進行科學研發的中小企業,又迫切需要這樣的技術。
就這樣,需求產生了——聯瑞就是這樣的渠道,它不僅為兩者提供中介服務,還為知識產權解決了定價問題—知識產權不是普通商品,它的價值缺乏一個事實的判斷。因此當買方和買方出現心理價位落差時,聯瑞會聘請專業權威的機構對專利進行一個圍繞穩定性、技術性和法律性的評估。
估價問題解決后,如何開始交易?謝旭輝開始注重做產品。今年5月份,他代表聯瑞參加了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即將在8月份推出中知網的1.5版本,年底時2.0版本會上線。謝旭輝期望的是,“聯瑞的中知網基本能像阿里巴巴一樣,進步到可以在一個網上完成交易流程的高度。”
談及聯瑞和大數據的整合,謝旭輝言語間倒是不無得意。“中知網的免費注冊用戶已經達到5萬,而付費的企業也超過了3000個。”在不遠的未來,聯瑞的發展規劃也是雄心勃勃,他們把眼光放在了個人創作市場,他們即將開發一個叫“曬原創”的產品。與優酷、YouTube不同,在這個網站上上傳的一切作品都是原創的,而且是可以被購買的。
“讓所有的創作者不僅可以滿足展示的需求,還可以使他們的作品創造財富價值。”謝旭輝苦心布局的并非只是一個正版的平臺而已。這樣的一個SNS系統還可以滿足很多社交交流的功能,從而吸引用戶,加大會員量。至于具體的盈利模式,收費的對象還是企業,對于這些個體創作者,他們還沒有收費的打算。
針對傳統媒體的轉型話題,謝旭輝也給出自己專業的意見,對于影響力和財富收益的矛盾,他認為分層轉載的形式最現實—就是一般的快訊新聞可以轉載,但深層次的深度報道就一定要簽訂轉載協議。再者,和專業的門戶網站合作要更規范,報社可以通過中介服務機構的介入,進行定價評估,從而達成一個更合理的買賣。
在這種思路下,該公司還新推出“聯瑞通”,為客戶構筑的交流平臺部落,使客戶可以共享全球與聯瑞有業務往來的覆蓋制造、金融、地產、物流、貿易等行業近50萬家企業及聯瑞180多個合作伙伴(包括知識產權代理機構及律師事務所)的資源。
談及聯瑞的未來,謝旭輝開始未雨綢繆。他要和國家人事部合作規劃一個“中國知識產權規劃師”的考試,為這個新興的行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基礎。
“知商時代必將會來臨”
今年6月底,謝旭輝去了一趟法國。為期兩天,主題為“開啟中西方CEO對話的‘雙車道’”的第四屆國際資本峰會6月24日和25日在法國巴黎舉行,中國的政商人士也是明星薈萃。中國前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青島市副市長劉明君、聯想集團柳傳志、復星高科郭廣昌約300人出席會。
峰會期間,聯瑞先后與前歐洲中央銀行行長、法蘭西銀行榮譽主席、三十國集團主席讓·克洛德·特里等中歐政商代表就知識產權、科技、品牌戰略等議題進行了討論,并向出席會議的政商界人士介紹了聯瑞知識產權“確權-維權-用權”三權戰略推進原則和權利確定、法律咨詢與維權、創新成果評估及轉化等全方位知識產權服務戰略。
在這些積極向國際推銷自己理念的背后,謝旭輝還是最為看重自己首提的“知商”概念—一如馬云創造的“網商”。在謝旭輝的規劃中,知商和中知網一樣,是聯瑞戰略規劃的重中之重,是聯瑞能夠真正“爆發式發展”的未來。
關于大數據與公司的關系,謝旭輝畫了四個圓—從內到外分別是交易、平臺層服務、融資、數據。在融資這個圓里,中小企業需要一個服務機構去對公司進行評估和包裝,幫助他們去獲得資金。在貸款利率市場化政策出臺的當下,他們更為關注高科技公司的成長性,資質以及付費問題。
另一方面,融資的渠道不只有傳統意義上的銀行,還有很多民間的金融機構也愿意為這些前景好的中小企業提供中小微貸—這也是銀行貸款利率市場化的前兆,而首當其沖的有如漢口銀行,其唯一主營業務就是知識產權行業,服務對象定位為中小企業的銀行。
至于大數據的服務延伸,謝旭輝特意舉了一個例子。比如廣州市的交通,當交通總隊在整個廣州的監控達到一定數量時,他們完全可以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為所有的駕車者提供一定的便利服務,但是他們沒有做。而阿里巴巴做了,它掌握了消費者的消費數據,連商務部都會向他們要數據。
而在知識產權這個行業,國家標榜的知識產權的轉化率為50%,但在謝旭輝看來,連美國都不可能達到這個數字。在中國,海量的知識專利只留在了實驗室里,現實的轉化率最多只有3%,甚至更少。這樣的現實狀況也決定了這種新興商業模式的誕生,知識產權需要一個買賣的中介區幫助轉化,而不少企業也需要他們為其進行一個產業的升級。
在大數據時代,很多純咨詢型的數據公司應運而生,謝旭輝對這樣的咨詢型企業還是具有一定的憂慮。他擔心的主要有兩點,一是數據上是否保持中立,二是企業的數據,是否真的能對消費者產生影響。中國的銀行可能只會接受像麥肯錫、波士頓咨詢這種的專業的服務,而且,銀行本身就有自己的精算師,買來的數據也是僅供參考。這樣,公司目標群,最好定位在企業而非銀行會比較現實。
謝旭輝目前欣賞的企業家都比較低調,比如聯想的柳傳志,以及大起大落的史玉柱。作為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的超級粉絲,那種賣理念的商業模式他也相當推崇。“成功的企業必須要有一個可持續的發展理念,至于馬云,我算是年輕時曾經欣賞過吧。”
摘編自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