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愛建股份2012年年報發布,其子公司愛建信托的業績也隨之曝光。2012年,愛建信托營業總收入為4.14億元,營業利潤為3.04億元,凈利潤為2.29億元。
愛建股份在核心競爭力分析中特別提到,愛建信托的信托業務規模和信托業務收入增長均在100%以上,信托公司的監管評級也進一步提高到了3級。
但《投資者報》記者注意到,高成長的背后現實是,其信托規模長期被甩在行業倒數。2012年經歷新牌照的換發、20億增資擴股的完成,以及哈爾濱項目的兌付,歷史遺留問題逐一化解,似有重回江湖之意的愛建信托,下一步將面臨團隊建設和產品線調整的雙挑戰。
20億大手筆增資
根據愛建股份2012年年報,截至報告期末,其全資子公司愛建信托總資產約28.49億元,凈資產約27.87億元,業務規模和信托業務收入增長都在100%以上。
一年中,其先后完成換牌、增資和歷史遺留問題化解等三大關鍵性工作。
去年12月27日,愛建股份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80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所持“哈爾濱信托計劃”終止暨信托財產分配的議案》,耗時多年的愛建信托對設立的哈爾濱項目信托追索和信托財產分配才畫上句號。。
愛建股份董事會同意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上海方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持有約3.87億元份額的“哈爾濱信托計劃”終止及信托財產分配方案。
此外,去年年中,愛建信托的注冊資本由10億元人民幣(含外匯資本金500萬美元)增加至30億元人民幣(含外匯資本金500萬美元)。這使得公司注冊資本一躍躋身行業第二,僅次于平安信托的69.88億元。
自《信托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實施以來,面對行業競爭的加劇和凈資本的缺口,不少公司通過增資的方式來達標、擴寬產品線,雖然單純的增資對《辦法》提倡的加強主動管理能力并無過大裨益,但它已成為監管考核達標和業務擴展的現實要求。
《辦法》的實行使得增資興起。根據Wind數據,在70家信托公司中,注冊資本從3億元到60多億元,差距巨大。僅18家注冊資本達到或超過20億元,而除了愛建信托,其余17家近年的業績和規模均處在行業的前半段。
根據Wind資訊統計年報數據,2009年至2011年,公司凈利潤在60余家公司中分列第45、44和54位。
2011年,公司信托資產規模雖然達到了108.18億元,但在披露公司中卻排在倒數第三。存量信托業務無多,大股東對增資寄望之深厚可見一斑。在去年6月的股東大會上,愛建股份高層表示,增資的成功,以及信托資產追索工作的結束將令愛建信托“中臺實力增強”,未來三年的發展目標瞄準信托行業的第一梯隊。
團隊亟待考驗
令人關注的是,因為歷史原因,公司多位高管被立案調查,愛建的監管評級曾被降至最末級,業務線基本停掉。2012年,其監管評級進一步提高到了3級。
《信托公司監管評級與分類監管指引》對綜合評級3級的表述為,“公司基本穩健,就該類公司的業務規模、復雜程度和風險特性來說,其風險管理的總體能力基本令人滿意。公司業務管理存在部分薄弱環節,但管理層有能力也有意愿進行處理。需監管部門一定程度的關注。一般而言,核心要素評級高于或等于3級。”
去年2月,愛建信托公開選聘副總經理。2009年8月,上海國際集團副總楊德紅前往愛建股份擔任總經理。跟隨他的還有沈富榮、周磊,擔任副總經理。
幾經人事變化,去年,年僅34歲的周磊擔任總經理,他的年齡比下面幾位副總小,因此受到市場的關注。
2012年上半年,通過推薦和招聘等多種形式,愛建信托大力組織發展團隊,業內預計,人才的缺口和團隊的磨合,將成為公司轉型的最大挑戰。
產品線單一成軟肋
早在2002年,愛建信托率先研發推出中國第一個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上海外環隧道資金信托計劃”,被譽為“信托業立春”的標志性事件。
根據Wind資訊統計,自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4月3日,愛建信托共成立46款產品,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領域,其中14款產品具有政信合作色彩。
在政信項目逐步規范和房地產風控趨嚴的情況下,產品線單一無疑成為愛建信托的軟肋。周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未來公司將圍繞三條主線來發展業務:不動產類、證券投資類和政府信用類,三者各占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