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地氣可養陰
天為陽、地為陰。現代人每天住在高樓大廈中,與地面的距離越來越遠,吸收的地氣(地陰)也越來越不足,這就使得我們身體中的陰氣逐漸變少。立秋時節,天氣涼爽了,我們可多到郊外或者鄉村去,如果能赤足接觸地氣就更好,經常到海邊、山林、河邊等地陰較多的地方去鍛煉也能收到良好效果。除了赤足而行,深呼吸、做瑜伽冥想都是養陰的好方法。
滋陰潤燥護肺氣
秋季主肺,因此在秋季要特別呵護我們的肺部。肺主司呼氣,以鼻竅與大氣相連,以皮膚汗孔與外界相通。因此,肺喜歡濕潤,最惡干燥,很容易受到外來邪氣的侵襲。尤其是秋天的燥邪,所以有“燥易傷肺”之說。如果肺部受到燥邪入侵(特別是秋燥),就容易發生咳嗽、干咳無痰、口干舌燥等小毛病。想要護好我們的肺一定離不開滋陰潤燥。
防燥潤肺 滋陰為上
立秋是從“夏秋養陽”過渡到“秋冬養陰”的轉折點。秋季陽氣漸收,陰氣漸長。人們要順應自然界“秋主收、冬主藏”的規律而重視蓄養陰精(陰精是精、血、津、液等的總稱),以適應收藏的需要,為來年陽氣生發打好基礎。秋季養陰就好比一株干渴的鮮花,如果在春夏時節養陰就如同中午澆花,澆下去的水分很快會被蒸發掉,而秋冬養陰則如同傍晚澆花,水分不僅不會被蒸發,花朵還可兼得晨露的滋養,因此秋季養陰效果最佳。
“養陰”好食材
銀耳
銀耳能滋陰清熱、潤肺止咳、養胃生津、益氣和血、補腎強心、健腦提神、恢復疲勞,具有滋潤而不膩滯的藥用特點。銀耳一般制成干品,以干燥、白色微黃、朵大體輕、有光澤、膠質厚者為佳品。
玉竹
玉竹的根莖含有鈴蘭甙、鈴蘭苦甙、糖類、黏液質、維生素A類物質,能改善心肌缺血的異常心電圖,可使心搏加強。中醫認為玉竹性平、味甘,功能養陰潤肺、益胃生津,適用于肺陰不足,燥熱咳嗽、干咳少痰;胃陰不足,舌干口渴等。
山萸肉
山萸肉為山茱萸的果實,含有維生素A、山茱萸甙、皂甙、鞣質等,有利尿和降壓作用,對化療引起的細胞數目降低有提高作用,若與枸杞子、熟地等滋補腎陰藥物一起同食物相配,可做成滋補腎陰的藥膳,對治療高血壓、神經衰弱、性功能減退都有較好的療效。
立秋巧飲菊花酒
菊花在我國的傳統醫學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嗅可聞,可吃可飲,均能幫助人體達到去火解毒的效果。立秋時節,炎熱的夏季余毒還沒有過去,人體在伏天會遺留下許多“暑熱”,造成人體肝火增加。立秋這天可以準備一壺紹興黃酒,溫熱后放入幾朵黃菊、幾朵白菊,菊花是解毒的“圣物”,黃酒則有活血化瘀的效果,兩種食材加在一起能幫助身體解毒活血,飲一小杯即能緩解夏季暑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