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哆啦A夢》這部漫畫誕生于1969年,在80年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雖然哆啦A夢口袋里的一些道具是用于制造消費品的,甚至還有一臺樸實無華的糯米年糕制造機,但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卻在物流領域,如竹蜻蜓和時光機。
雖然在物流領域的很多憧憬后來都沒有成為現實,哆啦A夢的時光機、星際超光速旅行、穿越于任意水體之間的潛水艇等,到今天基本還屬于黑魔法,而通訊和影像技術的快速發展是21世紀的壯舉,這些方面有些杰作已經不遜色于哆啦A夢所處的22世紀。
只要看到他的道具有百分之多少成真了,就知道理工宅男給世界做出多大貢獻了。當然,像“先記日記”、“重量吸入槍”、“冒險茶”、“反重力皮帶”、“假如電話亭”這類違背物質第一性原則的道具,在本世紀恐怕只能是空想的了。
知識補充:順便說一句,哆啦A夢生日是2112年9月3日,他今年負99歲了!
多屏幕互動
哆啦A夢告訴我們的:
第79集——用鏡子做廣告
這一集里哆啦A夢掏出一個“遠射鏡子”,大雄在這個鏡子前面表演,鏡子可以用積水、地板等任何反射面當顯示器給展示出來。奇葩的是,哆啦A夢竟然說這東西沒什么用,砸碎算了!學齡前的我簡直嚇得屁滾尿流啊,這么高級的東西你都下得去手?
膜拜解讀:
用積水、地板等任何反射面當顯示器——這個技術現在肯定八字還沒一撇,但用各種屏幕做廣告,這不就是分眾傳媒干的事兒嗎?而且單從廣告說,那APP里的內嵌廣告插件豈不是更兇狠?
現實逆襲:
“智能”i背包
廣告屏幕類型的產品已經相當普及,這充分實現了哆啦A夢的顯示大屏,甚至有些屏幕還增加了觸屏的互動。但這些都是商用產品,跟消費者沒什么關系。這里介紹一個新開發的小產品,這款所謂的“智能”i背包設計理念十分簡單而且相當人性化,它內置一個透明櫥窗的小包可用來放置平板電腦,將平板與手機相連接后,使用特定APP就可控制平板上所顯示的內容,比如向右滑動手機屏幕,平板上就會出現右轉向箭頭;剎車減速時,屏幕上會出現“減速慢行”的字樣。當然咯,您還可以自己寫一段話,讓后面的路人時刻注意到您。
多屏互動的APP已經很多見,比如尼康相機和手機之間的Wireless Mobile Adapter Utility,手機和安卓電視機頂盒之間的視頻……手機、電視、相機、平板與電腦之間早已暢通無阻。
私家題外話:
現在的廣告比那個時代狡詐多了,為何哆啦A夢連這個都砸呢?可能是發明者那會兒太淳樸了。我有時候特懷念那個年代,那時候前沿科學大爆炸,發明創造搞了一大堆,科學家自己都不知道要干什么用。砸鏡子這段倒是很反映當時的情況。
大數據
哆啦A夢告訴我們的:
第115集:顯示行蹤的徽章
大雄想挨個兒通知同學來打棒球,卻不知道同學們都在哪兒,在那個連小夫都沒有BP機大哥大之類的時代,哆啦A夢給每人發了一個帶跟蹤器的徽章。
至于“曲線不說謊”這種類似葛大爺提出的“問題終端機”的東西(背景提示:大雄、小夫、靜香、胖虎什么事情都想爭個名次而要求評比),哆啦A夢為了科學地分出個伯仲,拿出一個絕對公正的排名工具,名曰“正確曲線”。無論提出什么項目,這東西都會幫你排出名字來。
膜拜解讀:
現在看,這不就是手機上的GPS定位服務嗎?在漫畫里這個產品暴露了隱私,引起了大家公憤,現實中嘛,嘿嘿。
現實逆襲:
Siri互動
哆啦A夢還有類似的奇幻寶貝——畫上一個人的面孔,然后對它說各種不同的話,他都會把本人的意思表達出來。還有預知回信的郵筒,在科技超發達的今天,這不就是角色扮演版的Siri嗎?
數據分析模板
“曲線不說謊”等工具在當時可能挺新奇,但頭好幾年開心網上就有“好友PK”——你胖還是大雄胖這種事兒,群眾都能替你們分出名次來。在如今大數據時代,只要你上網,哪怕在微信朋友圈里點個“喜歡”,你的行為、習慣等通過網線嗖嗖地就被微軟、谷歌、百度、雅虎、蘋果知道了。最狠的是淘寶,會根據你的消費習慣給你設置多達260個標簽。你愛逛什么價位的產品、愛幾點下單(天天半夜下單估計是單身屌絲),這些海量信息的分析讓你的情況“被透明”了。而且淘寶也在銷售數據分析模板,你再想跟誰比較比較,知道該怎么辦了吧?
不僅是在線的,有些線下店鋪通過電子商務方案解決公司的改造,來分析每個會員的購物喜好,歐洲的高端零售商已開始部署名為EyeSee的假人模特。這種假人模特由意大利Almax 公司生產,EyeSee外觀看起來像任何其他模特,并且被放置在店面櫥窗當中展示。不過,其中已經被嵌入隱秘攝像頭和相應的面部識別軟件,能夠識別進店和瀏覽櫥窗的客戶年齡、性別和種族,從而為使用該假人的公司進行數據采集,為之后的大數據挖掘做準備。
私家題外話:
但就像1950年代艾森豪威爾提醒美國人需要關注“軍工勾結復合體”一樣,大數據時代的企業和政府對個人資訊的搜集已經對公民自由形成了威脅。不知來自22世紀的哆啦A夢能否給我們新的智慧來解決科技和隱私之間的矛盾呢?
3D投影
哆啦A夢告訴我們的:
第105集:室內旅行機
大雄在家很無聊,哆啦A夢拿出一個“室內旅行機”,可放映出立體風景,讓他在家也有外出旅行的感受。
膜拜解讀:
如今3D投影儀產品已經不少見,電玩領域驚天地泣鬼神的快速發展也讓3D技術朝向多領域發展,另外還有強大的投影秀,絕不遜于哆啦A夢的室內旅行機。不論是任天堂將體感技術應用到 wii 中,又或是手機、平板游戲的更新換代,在過去的幾年內3D技術都算得上突飛猛進。
現實逆襲:
投影秀
2013年北京演出的兒童劇《安徒生密碼》中,大量運用美輪美奐的3D投影技術,3D的相關應用開發帶來的效果出奇地好,把現場好幾千雙眼珠玩弄得滴溜溜轉,還省了不少道具錢。
投影游戲
目前微軟研究中心致力于通過 IllumiRoom 這項技術讓家用平臺的游戲更具有帶入感。IllumiRoom 使得游戲畫面突破屏幕的桎梏,通過一個帶有 Kinect 技術的攝像頭和投影儀,能將整個客廳變成游戲場景。攝像頭掃描玩家的位置、房間的大小和擺設,將圖像信息處理之后通過投影儀顯示圖像。投影的內容可以覆蓋整個房間,一些特效的表現也十分出色。雖然目前這款游戲僅作為概念產品在CES2013 上展出。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年內這款產品將與世人見面。
私家題外話:
哆啦A夢還用“立體復印紙”就能復制物體外形。如今的3D打印技術雖沒有立體復印紙那么方便快捷,但是功能厲害多了,目前工業級的打印機已經能制造槍支了。工業方面的事兒咱們管不著,我只知道消費級的3D打印機已經可以“造小人兒”。
航拍器+無線攝像頭技術
哆啦A夢告訴我們的:
第22集:自家用衛星
為了搞偵查,哆啦A夢派出了會飛的耳目到小夫家窗外偷看,坐陣在家用監視器就能一覽無余朋友的狀況。
膜拜解讀:
從軍用技術來說,這個已經太小兒科了。哈佛大學有關部門成功研發出超小型飛行機器人,如今他們已經開始向爬蟲界進軍。僅有4.4厘米長的四肢爬行小機器能夠負載比自身還重的物品,或許某天3D打印電池的發明會讓此類微型機器人擺脫線纜束縛,成為科幻電影中可隨意跑動的間諜昆蟲哦!
現實逆襲:
可航拍遙控直升飛機
作為拍攝工具,輕型飛行器加無線攝像頭,入門級別的只有幾百塊。Parrot AR.Drone基于四軸智能設計,擁有四個獨立螺旋槳,初次目睹其風采,無不眼前一亮。這款飛行器的下方還加裝有重力感應裝置、陀螺儀、機械控制芯片等部件,利用智能飛行技術可以糾正風力和其他環境誤差。飛行器內置ARM9 CPU,Linux操作系統,通過WiFi來控制。用戶可以使用iPhone手機、iPad、iPod Touch等對其進行飛行控制操作。在未來,它將擴展到在安卓等其它平臺上使用。
私家題外話:
AR.Drone 2.0增加了安卓版軟件,增加了可拍攝 720p 高清錄像的攝像頭,結合手機中分享視頻的軟件和社交網絡,用戶可以了解附近是否有 AR.Drone玩家。顯然,AR.Drone 2.0 的定位已經向著攝像社區的方向發展,或許能夠吸引更多的攝影愛好者吧。
哆啦A夢伴隨著孩子實現著夢想,我有時候很懷念那個時代。那么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以至于沒有人敢斷言什么是不可能的。發明家也都是夢想家,不像現在,開發軟件都先要問一聲能賺多少錢。也許懷舊本身是廉價的,但羨慕一個夢想飛揚的年代,我們有錯嗎?假如華爾街發行一支叫夢想的股票,專門實現那些“沒有用”的道具,你愿意買幾手?